<p class="ql-block"> 2025.7.4.(星期五)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夜好睡(酒店房间有制氧机和加湿器),早上起来感觉神清气爽,窗外晴空万里,阳光照射着窗玻璃,也照进了我心里。我和小liao吃过早餐,买了两个氧气罐,便打车前往心中朝圣的布达拉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布达拉宫坐落在玛布日山上,山脚下是宽阔平坦的马路,人行道上游人如织,不少人穿着藏族服装,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黄色转经筒,行色从容。如茵的草地上鲜花盛开,云层很低,笼罩着天际,仿佛触手可及……多美的晨景,多美的画卷呀!我们陶醉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们脚步的移动,离布达拉宫越来越近了,抬头仰望,只见一座红、白墙体分明的宫殿高高耸立,那份超越世俗的庄严与神圣感不禁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现存建筑主体为17世纪重建成果。布达拉宫总高约117米,主体建筑共13层,坐落于海拔3700米的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式建筑群,融合了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整体布局以佛教坛城为核心,依山而建,分为白宫和红宫两大系统,融合藏式碉楼与汉式建筑风格。 </p><p class="ql-block"> 白宫: 位于红宫东侧,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居所和政务机构所在地,包含寝宫、会客室、办公区等。 建筑群依山势层叠,外墙白色象征慈悲,内部装饰以红色、金色为主,金碧辉煌。 </p><p class="ql-block"> 红宫: 位于白宫西侧,是宗教活动中心,包含佛殿、经堂、灵塔殿等。 顶部鎏金铜瓦,内部壁画、唐卡、灵塔体现藏传佛教艺术,整体红色象征智慧。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顺着上坡路、随着人流,不知不觉来到了“雪监狱”。雪监狱位于布达拉宫脚下,是旧西藏地方政府关押犯人的场所,它的总面积达到1050平方米,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东面是监狱,西面则是仓库。</span></p><p class="ql-block"> 监狱内设有5间牢房,用于关押一般犯人;而北侧的两间地牢,则用来分别关押两名重犯,其中一间被称为“蝎子洞”。</p><p class="ql-block"> 雪监狱内刑具众多,刑法残酷。包括手铐、脚镣、石帽、竹签、剁手脚的刀子、挖眼的铁勺、站笼、董夹、皮鞭、木枷等,旧西藏时期这样的刑具多达25种,当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成为了令人闻之胆颤的吃人魔窟,是人间地狱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西藏解放后,西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雪监狱里陈列的各种刑具成为了旧西藏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刑具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伤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爬到半山腰,觉得有点累,停下脚步一边吸氧,一边眺望远处的风景,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洁白的云层下,山峦连绵起伏,一座挨着一座。山边树木葱郁,现代化的建筑和古老的藏式碉楼相互映衬。新修的高楼大厦展现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而那些古老的碉楼则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它们共同构成了拉萨独特的城市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墙体采用花岗岩砌筑,厚度达2-5米,有白墙、红墙之分。白墙外层覆盖白色涂料,每年需粉刷一次以保持外观。涂料由牦牛奶、白糖、蜂蜜、藏红花等材料混合制成,这种特殊涂料被称为“泼甜墙”,具有防腐、防潮功能,可保持墙体长期洁白。 </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红墙主要由白玛草砌压而成。白玛草是一种柽柳枝,经过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后,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层层夯实并用木钉固定,最后涂上赭红色颜料。这种工艺不仅减轻了墙体的重量(对于高达13层的布达拉宫尤为重要),还具有防腐和抵御风雨侵蚀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红墙在西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赭红色的白玛草墙是西藏社会等级的标志之一,只有贵族家族或寺庙才能使用。此外,红墙的颜色代表勇敢和政权。</p> <p class="ql-block"> 数不清爬了多少级石阶,终于站在金顶、白墙红瓦的宫殿前。金顶闪耀,阳光洒落,明晃晃地让人不敢直视。大红柱子上雕刻的飞龙好像在腾云驾雾,彩色帷幔被风吹得轻轻摇摆,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宫殿内部,壁画与佛像交相辉映,神秘庄严的氛围让人屏息凝神,心生敬畏又充满好奇。布达拉宫,这座云端之上的梦幻殿堂,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宗教和神秘的气息,让游客感受到信仰的力量,</span>心灵得以洗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站在布达拉宫的顶端,视野一下子变得无比开阔。向下望去,整个拉萨城尽收眼底。洁白无瑕的云层像厚厚的棉絮,环抱着拉萨、守护着拉萨。群山蜿蜒起伏,树木郁郁葱葱;城中的建筑错落有致,有的高,有的矮,现代化的气息和古老的韵味在这里完美融合,这座城市既保留了它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我仿佛走进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里,怎么也看不够,心中满是对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赞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山须走另外一条道,我们沿着山坡往下走,俯瞰山脚,看到有一个湖泊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个湖泊名为龙王潭(藏语:宗角禄康),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修建布达拉宫时从山脚取土形成的天然水潭,后成为拉萨著名园林景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龙王潭因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在此迎请八龙入水而得名,藏语“宗角禄康”意为“布达拉宫后的龙王庙”。湖畔种植的柳树相传为文成公主引入的“公主柳”,湖中心是拍摄布达拉宫倒影的最佳位置。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布达拉宫下到山脚后,要经过了一条长长的转经路,金色的转经筒沿路整齐地排列成了一道金光大道,形成独特的宗教景观。这条转经路叫做“孜廓”,孜廓是藏语的音译,意为“顶转”,特指围绕布达拉宫的转经道。该转经道全长约2公里,连接宗角禄康公园与布达拉宫,是拉萨最完善的转经道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路上游客络绎不绝,随处都是来转经的信徒,他们在口中念经,轻摇手中的转经筒,滑过手中的佛珠,虔诚祈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在这条道上偶遇了乞讨者,我身上带的现金不多(自从有了微信扫码支付后,就几乎不带现金在身上,今天特意带了几十元现金以防急需之用),很快就被我布施完了,当最后一张20元人民币给一位老妇人时,被旁边的一位抱小孩的母亲看到了,她伸手向我讨要,我见她怀中的小孩一岁左右,可能确实有困难,便温和地对她说: “我没有现金了,你的手机呢,我给你扫码!”她回答说没有手机,我说:“那怎么办呢?”我想找家商店买点东西可以换点现金给她,她跟着我们走了约半里路远,可是一直没有发现商店。路上行人匆匆,我不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不敢冒昧地去找陌生的过客换现金,更不知道别人是否带了现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那个母亲和孩子曝晒在太阳下,我担心她们受热,女儿这时也说:“妈妈,不知道还要走多远才有商店,别让她跟着我们走了!”我只好抱歉地告诉那位母亲,真的没办法,不好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只是一介平民,并不“达”,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只能尽己所能去多关心、多帮助身边的或遇见的需要帮助的人。心存善念,脚踏实地地行善积德——是我勤劳善良的父母教给我的信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走到马路边后叫了滴滴回酒店,坐在车上,我忽然感觉脸有点轻微的刺刺的疼,一会儿全脸都感到麻木了,我猜想是不是因为空气干燥,今天水喝得较少呢?下了车,先到住宿的酒店旁的一家餐厅吃午饭,然后回酒店休息。脸上一点好转都没有,我告诉小liao脸上麻木的情况,她听了很着急地说:“妈妈,要不去医院看看吧!”并赶快百度查找原因,原来面部麻木也是高原反应的症状之一,一两天后会自动消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说:“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必去医院哦。”我赶快去洗脸补水,敷面膜,又喝了两杯热水,然后睡觉。午睡了起来,女儿问我好点没有?我告诉她好些了,脸上没那么麻木了。我们便出门去参观扎基寺。</span></p> <p class="ql-block"> 扎基寺是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扎基东路的一座著名藏传佛教寺庙,以供奉财神扎基拉姆而闻名,是西藏唯一的财神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span>具有独特的宗教氛围和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扎基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色拉寺的分寺,在藏语中,“扎巴”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数字“4”的藏文变音,扎基寺即“有4个僧人的寺庙”,这是因为最初的扎基寺只有色拉寺派来的4位僧人管理。这座寺庙不需要门票,可免费参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不是虔诚的信徒,但在扎基寺也感受到了这里绵延不断的香火气息和浓厚的宗教文化。因西藏所有的宫殿和庙宇里面都不允许拍照,所以不能用镜头定格某些美好,只能用心去感受、领悟“缺氧不缺信仰”的拉萨古城的沧海桑田和圣洁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晚餐后,我和小liao回到了酒店房间,我的面部麻木感已经完全消失。来藏这三天,家人们也多次打电话询问我们母女的高反情况,牵挂担心,说身体如果受不了就打道回府。但从这几天我们在拉萨的身体反应状况来看,只是属于轻微高反,不影响我们的行程,明天将离开拉萨,跟团出发看西藏的奇山异水,愿一路平安顺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