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仪陇参观朱德故里

永春

<p class="ql-block">朱德故里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写作时间:2025年8月14日</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康永春 乔建初</p> <p class="ql-block">昨天(2025年4月18日)我们在四川广安参观了邓小平同志故居,今天滴滴打车将近300公里到四川南充仪陇县马鞍镇朱德故里参观 。</p><p class="ql-block">朱德故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核心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达52.5平方公里,由琳琅山、柏杨湖、蓬莱阁、插旗山景区和马鞍古镇五部分组成。景区以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为主体,融合丁氏庄园、川北大木偶等人文资源,结合琳琅山、四方田等自然景观,形成集“伟人瞻仰、旅游消费、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区。</p><p class="ql-block">朱德故居建于1820年,面积336平方米,是朱德9岁至23岁生活的居所,堂屋匾额由郭沫若题写。</p><p class="ql-block">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通过9个主题展厅、560张历史照片、420件实物及10处场景复原,全面展示朱德从佃农子弟到开国元勋的革命历程。</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景区入口处的餐馆用午餐,然后进入景区,门票免费,乘景区观光车,车票每人23元,行程23公里。观光车走9个景点,我们实际参观了3个景点,时间就到下午4:00多了。参观过程中要走2-3公里的山路,虽有石头台阶,但上上下下的,没有点儿体力真不行。</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朱德同志故居、出生地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三湾改编时,开创“党指挥枪”的传统: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定海神针”,朱德坚决执行。毛泽东评价其“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朱德同志60岁时,为他老人家题词:人民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5A级景区标识</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朱德雕像</p> <p class="ql-block">山路上挂着朱德故里的宣传灯箱</p> <p class="ql-block">在去朱德故居的路上小憩</p> <p class="ql-block">朱德故居,这座房子是朱德祖辈租用丁姓大地主的房子,100多年了,房子依然没有损坏</p> <p class="ql-block">故居前有水塘</p> <p class="ql-block">朱德祖父母卧室</p> <p class="ql-block">朱德父母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朱德卧室</p> <p class="ql-block">我是从这个窄窄的木梯上到朱德卧室的。还能看到他在少年时期使用过的装书的背篮、算盘、砚台等等</p> <p class="ql-block">朱德卧室这个窗户,是朱德自己开的。有了这个小窗,二楼卧室明亮多了,方便了学习</p> <p class="ql-block">朱德的叔叔朱世禄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朱德家煮酒的作坊</p> <p class="ql-block">盛酒的大缸</p> <p class="ql-block">朱德与母亲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每当皎月当空的时候,母亲一边摇着纺车,一边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母亲的支持下走上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朱德诞生地简介</p> <p class="ql-block">朱德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当时全家共十一口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艰难地支撑着家庭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朱德1-9岁生活的地方。他共有8个兄弟姐妹,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放学回家就自觉帮家人干活。农忙时节整日跟着母亲劳动,朱德从没觉得苦,反而学到了很多生产知识</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贫苦佃农家庭</p> <p class="ql-block">朱德故居简介</p> <p class="ql-block">在朱德同志旧居前留念</p> <p class="ql-block">朱德纪念地:琳琅井</p> <p class="ql-block">1900年遇大天旱,14岁的朱德割草时突然发现水源,于是和小伙伴一起挖了一口土井</p> <p class="ql-block">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此留念</p> <p class="ql-block">朱德和战马的雕像,大厅的壁画上书写着毛主席为朱德的题词:人民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言</p> <p class="ql-block">1906年朱德作诗:立志报国</p> <p class="ql-block">护国名将</p><p class="ql-block">1909年,朱德去昆明考试,顺利进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他离开家乡之后,老宅子由三叔和幺叔住着。</p><p class="ql-block">1922年,朱德去寻找共产党,从上海到北京一直没有找到,直到去了柏林,遇见周恩来后,立即加入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朱德参加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南昌起义主力军南下潮汕失利的紧急关头,他率起义军余部,转战湘、粤、赣边,为人民军队保存了革命火种。1928年领导发动了湘南起义,并率部向井冈山进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0年8月,朱德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先后与毛泽东、周恩来共同指挥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的“围剿,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河</p> <p class="ql-block">红军过湘江。湘江是长征路上国民党军队部署的第四道封锁线。由于红军携带辎重过多行动迟缓,尚未过江就遭到优势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为了渡过湘江,红军各军团浴血奋战,损失惨重。12月1日,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大部渡过湘江,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欲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12日,中央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讨论红军的战略行动方针问题,朱德参加了会议。会议接受毛泽东提出的转兵贵州的建议。会后,朱德命令各军团、纵队“西进贵州,寻求机动。”</p><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朱德和周恩来根据黎平会议精神,发布《关于军委执行中央政治局决定之通电》,对红军的行动做出新的部署。</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参加者名单。</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26日,朱德出席中共中央在懋功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红军北上创造川陕甘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朱德同张国焘作斗争,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阻止张国焘分裂图谋,在长征中力挽狂澜,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保存红四方面军革命力量。</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卓木碉会议上发言,与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p><p class="ql-block">朱德于1937年8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与彭德怀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同年9月11日,八路军正式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的职务相应调整为总司令,但“八路军”这一名称仍被广泛沿用。</p><p class="ql-block">朱德领导抗日游击战略实践:亲赴山西抗日前线,使八路军从5万人扩展至40万人,奠定中共抗战中流砥柱地位。</p><p class="ql-block">他制定南泥湾开发计划:解决边区粮食问题,为新中国农垦事业奠定基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成果可追溯至其规划。</p><p class="ql-block">他组织石家庄战役:解放战争中首场城市攻坚战,推动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进程。</p><p class="ql-block">他领导军事统一战线工作:利用滇军旧部关系促成南昌起义、辽沈战役中滇军将领起义等关键事件。</p><p class="ql-block">朱德一生身经百战,多次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而没有负伤。</p> <p class="ql-block">1943年朱德的侄儿来信,知道体弱年迈的钟太夫人在有生之年想见他一面,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他未能实现母亲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朱德与母亲陈列室序言:中共中央为一位伟大的母亲没有在生前见到朱德总司令一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颂挽词:…她的优秀品质被世人所敬仰,她是伟大的。在延安指挥各解放区战略反击的朱德伤心不已,泪眼朦胧中,母亲携他走过的历程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朱德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突出战绩。</p><p class="ql-block">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共进行战斗约10万次,其中1940年参战9625次,1945年总计达91584次。</p><p class="ql-block">毙伤日军373,460人,毙伤伪军296,966人,俘日军2,886人,俘伪军239,754人。</p><p class="ql-block">缴获长短枪45万多支,轻重机枪7,400多挺,各种炮1,280多门。</p><p class="ql-block">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牵制日军兵力的1/3至1/2。</p><p class="ql-block">兵力从改编时的4万多人发展为1945年的102万余人,兵力增长近25倍。</p><p class="ql-block">朱德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包括林彪、粟裕、陈毅等,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将领基础。</p><p class="ql-block">他推动游击战战略战术形成:坚决执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成为人民军队的核心战术。</p> <p class="ql-block">庆祝北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朱德穿着元帅服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将革命进行到底,朱德作诗:岁寒劲节矜松柏 ,正直撑天永不移。</p> <p class="ql-block">朱德一生始终坚定维护毛泽东领导,以低调谦逊作风赢得全党全国人民爱戴,被毛泽东誉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称其革命历史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朱德:我不算英雄,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p> <p class="ql-block">朱德开心地和孩子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朱德一生喜欢兰花,曾为兰花赋诗40多首。1962年1月1日,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赋诗《咏兰展》:“春来紫气出东方,万物滋生齐发光。幽兰新展新都市,人人交口赞国香。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p> <p class="ql-block">朱德雕像 厚德载物</p><p class="ql-block">“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这嘹亮的歌声,我们耳熟能祥。我们知道朱德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与毛泽东一起创建了第一支人民的军队;从小学就学过课文井冈山时期朱德的扁担;知道长征过雪山时他穿的是自己编的草鞋,过雪山之后,身体强壮的他得了支气管炎,后遗症一直没有治愈;知道他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红军进行的坚决斗争,朱毛不能分家,维护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也知道朱德1960年唯一一次回仪陇老家,表弟在门前一愣,你就这么回来啦,穿的不如县干部……</p><p class="ql-block">而这次到朱德故居参观,再次领略了朱德在将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成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毛主席为朱德题词:“人民的光荣”。周恩来同志称赞朱德同志的革命历史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这是党和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朱德同志当之无愧!</p><p class="ql-block">朱德同志的伟大业绩深刻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他为党和人民毕生奋斗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高超政治智慧,是留给党和人民的极其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激励中国人民中国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p><p class="ql-block">朱德的光辉形象再一次在我们心中升华!</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对朱德的评价:朱德同志就是这些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巨星,朱德同志在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