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

旭日东升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南省登封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 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塔身上下混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这种密檐形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仅此一例。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柔合丰圆,饱满韧健,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历经15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的形制, 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是中国建筑艺术与西域建筑艺术交流结合的完美见证。嵩岳寺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p><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古建筑瑰宝,中国四大名塔(河南登封北魏嵩岳寺塔、云南大理唐代千寻塔、山西应县辽代释迦塔、山西洪洞明代飞虹塔)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塔”。</p><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作为密檐式塔的鼻祖,在佛塔的类型上有极大的开创性,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它代表了东亚地区同类建筑的初创与典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嵩岳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嵩岳寺塔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6日,乘登封中岳嵩山嵩阳景区观光车前往嵩岳寺塔参观游览,迎面而来的是雄壮巍峨的嵩山,横亘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公路上“神州第一圣地”牌坊,路标指向左转“嵩岳寺塔”,右转“法王寺”。</p> <p class="ql-block">石砌的圆坛后面是嵩岳寺塔——“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标志</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标志</p> <p class="ql-block">走过嵩岳桥,来到嵩岳寺山门前</p> <p class="ql-block">登上台阶,即是嵩岳寺山门,上方可见嵩岳寺塔塔尖。</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山门</p><p class="ql-block">进入嵩岳寺,主要是观赏唐代碑、北魏塔和堪称植物化石的国槐,重点是国宝级的文物——北魏嵩岳寺塔。</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改名闲居寺。隋文帝仁寿二年(601年),闲居寺改名嵩岳寺,嵩岳寺塔亦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首先看到的是大德大证禅师碑</p><p class="ql-block">大德大证禅师碑刻立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主要记述了大德大证的生平事迹和佛教禅宗初祖达摩至大证北宗九祖的传法世系,以及对大证禅师的热情颂扬和伴念,碑文为王维之弟王缙所撰,徐浩书。该碑对研究禅宗历史有很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抬头即望见嵩岳寺塔,塔身高耸,面向正南,背依嵩山,傲立人间,直指青天!</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p><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为青砖、黄泥砌筑的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总高37.045米,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下部上下垂直,外壁没有任何装饰。塔身之上是15层的叠涩密檐,密檐之间矮壁上砌出各式门窗492个。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柔和的抛物线。塔刹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宝珠等组成,塔下有地宫。</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塔身</p><p class="ql-block">塔身分为上、下两部分。即第一层用叠涩腰檐将塔身分为上、下两部。塔身下部高3.59米,上下垂直。上部高3.73米,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p> <p class="ql-block">近观嵩岳寺塔</p> <p class="ql-block">叠涩密檐</p><p class="ql-block">塔身上部有叠涩密檐15层。叠涩檐之间,是极矮的直壁。由于诸层檐叠出的砖数不一,叠涩檐弧度各异,各层檐间的壁高自下而上递减,檐宽逐层收分,使之外轮廓呈现抛物线造型。叠涩檐间的塔壁上均辟有门窗。每面正中砌筑板门2扇,门两边各配一“破子棂窗”。唯第十层因壁面狭小,仅一门一窗。除南面第五、七、九、十、十一、十三层及东南面的第十五层辟真门外,其他皆为假门。叠涩檐间共砌门窗492个。</p> <p class="ql-block">塔刹</p><p class="ql-block">塔顶在唐代重修。塔刹通高4.745米。自下而上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及宝珠等组成,皆为青灰条砖平顺垒砌后砍制而成。宝珠与七重相轮上涂白灰层。宝珠上部残为平顶,伸出金属刹杆。</p> <p class="ql-block">嵩岳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白衣殿</p> <p class="ql-block">伽蓝殿</p> <p class="ql-block">最后观赏卧龙槐</p><p class="ql-block">卧龙槐,又称国槐,估测树龄:2000年。卧龙槐主干偃卧,虬枝绿叶,葱郁青翠,远观如龙伏地状,近看则树干蜿蜒曲折,与千年古塔共同见证了历史变迁。 ‌‌</p> <p class="ql-block">卧龙槐标志</p> <p class="ql-block">卧龙槐主干部分</p> <p class="ql-block">卧龙槐左侧枝</p> <p class="ql-block">卧龙槐右侧枝</p> <p class="ql-block">绿树隐映的嵩岳寺塔</p> <p class="ql-block">河南行</p><p class="ql-block">郑州篇 之《嵩岳寺塔——“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本组图片拍摄于2025年4月26日</p>

岳寺塔

密檐

塔身

嵩岳寺

卧龙

建筑

文化遗产

砖塔

宝珠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