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观光,是吴哥古迹游之外最让人感兴趣的安排。</p><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拥有旖旎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画家笔下洞里萨湖的高脚屋,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游船缓慢地行驶在洞里萨河上,扑面而来的微风,吹去一身的燥热。</p> <p class="ql-block">船蓬覆盖着不知名的干草,下垂的叶条,像披散的秀发,随风飘舞。</p> <p class="ql-block">远处,水牛悠闲地泡在水中。</p> <p class="ql-block">洞里萨河真可谓“黄金水道”:浑浊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黄色的光泽。螺旋桨搅起的泥浆,像拖着一条黄龙。</p><p class="ql-block">洞里萨河,不是黄河,胜似黄河,可比黄河还黄河。</p> <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又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它承载着大量的水上运输任务。湖上到处都有货船来来往往。</p><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还有客运码头,据说,从暹粒走水路,五六个小时就能到达首都金边。</p> <p class="ql-block">在雨季,洞里萨湖面积最大可达1、5万平方公里以上,几乎接近柬埔寨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了。可是到了旱季,湖水又回流到湄公河,湖面只剩下两千多平方公里了。</p> <p class="ql-block">当雨季来自湄公河的丰沛河水,源源不断地灌入洞里萨湖,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河道、远处的红树林,都变成一片汪洋。只有在雨季,才能看到洞里萨湖碧荡漾、一望无垠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随着游船缓慢地前行,河道渐渐变宽,忽然之间,河道变成了湖面,让人顿觉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主湖区悄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置身一望无际的洞里萨湖深处,没人提醒我们穿救生衣,难免有些紧张。</p><p class="ql-block">导游林先生可能看出大家的顾虑,他告诉大家:如果不小心落水了,不要急着喊“救命”,而是要先站起来。原来这个季节的洞里萨湖,别看湖面很大,可是平均水深却不足一米,没有危险。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p> <p class="ql-block">湖上有许多为游客服务的设施。</p><p class="ql-block">这家水上超市,是由几只大船链在一起的,停泊在湖中央。</p> <p class="ql-block">超市里摆满各色各样的旅游记念品,显然是为游客准备的。</p> <p class="ql-block">远处那艘停泊的大船,好像是一家水上餐厅。</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种经销生产资料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随着一步步深入湖区,一座座高脚屋引起我们的注意。”水上人家”的概念才逐渐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这些简陋的高脚屋,就是传说中的“水上人家”。</p> <p class="ql-block">对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早有耳闻,可是在亲眼目睹了他们简陋的生活环境后,还是有些出乎意料。</p> <p class="ql-block">所谓“水上人家”,指的就是生活在洞里萨湖水域的越南裔柬埔寨人。越南人移民柬埔寨,是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的。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躲避战争,越南移民数量进一步增加。长期以来,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些移民既不能回到越南,也没有合法的身份登陆柬埔寨的土地,从而成为两不管的弃民。不得已他们只能以湖为家,几代人终生生活在洞里萨湖的水面上。</p> <p class="ql-block">打鱼是水上人家主要的谋生手段。洞里萨湖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p> <p class="ql-block">一部分人则从事水上运输。</p> <p class="ql-block">打零工,装卸货物,还有一些人为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服务。</p> <p class="ql-block">这个身着红上衣的小男孩,从我们登船开始就主动给游客按摩。游客不好拒绝,很勉强地接受小孩子的服务。事后送给他一千、两千瑞尔不等。按2025年5月的官方汇率,1000瑞尔官方只能兑换1、8元人民币左右。</p> <p class="ql-block">洞里萨湖设有水上学校,专门招收水上人家的孩子读书。但是由于生活困难,很多年幼的孩子被迫充当劳动力,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即使是读了书,因身份问题,就业也没有出路。所以洞里萨湖越南难民儿童入学率低于百分之三十。</p> <p class="ql-block">这种简陋的高脚屋,只能遮风避雨。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以及棉被等生活用品。柬埔寨虽然地处热带地区,常年气温较高,可是也会遇到2025年初的低温天气。当地人说,这场持续多日的低温,让许许多多“水上人家”的难民在瑟瑟的冷风中发抖。</p> <p class="ql-block">近些年来,柬埔寨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把一部分难民搬迁到陆地上来。可是由于无法得到土地,又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很多人最终还是又回到洞里萨湖。</p><p class="ql-block">打鱼,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手段。</p><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披露,水上人家的越南难民最多时超过70万人。保守的估计,现在生活在洞里萨湖的难民仍有数十万之多。</p><p class="ql-block">如何解决洞里萨湖的难民问题,仍是柬埔寨政府难于解决的棘手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离开洞里萨湖,回到美丽的暹粒市区,沉重的心情才稍有释然。</p><p class="ql-block">这座花园式的庭院,是西哈努克亲王在暹粒市的行宫,建筑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暹粒市区也有很多漂亮的建筑。不仅有现代化的博物馆,也有许多高档酒店,可以接待各种规格的国际会议。</p> <p class="ql-block">吴哥超市能买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商品,商品齐全,档次很高,绝不逊于我们国内的沃尔玛超市。</p> <p class="ql-block">市内还有无数这样的独栋住宅楼。建造这样一座小楼,大约需要30万美元。在暹粒市区可以看到许多漂亮的独栋建筑,掩映在绿荫丛中。</p><p class="ql-block">当然,这样的小楼与普通柬埔寨人无缘。据说,一个普通柬埔寨工人的月工资只有200美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样的场景也同样让人记忆深刻。在吴哥古迹参观过程中,几乎在每个景区外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们是被地雷炸伤致残的普通百姓。曾经连绵不断的战争,遗留下来的大量地雷,每年都造成无数普通百姓的死伤。这些战争,既有“外战”,也有“内战”,至今老百姓都不知道,究竟应当谴责谁,又该由谁为他们的伤残负责。他们只能聚集在景区外,靠乞讨生活。同时也用他们伤残的肢体,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表达他们对战争的控诉。</p> <p class="ql-block">从暹粒归来,两个月后,柬埔寨和泰国边界传来的枪炮声,打破了我记忆中的吴哥古城的宁静。</p><p class="ql-block">不由得,再一次浮现出那几个地雷致残的普通百姓的面孔。记得我为他们捐款后,在拍照时故意拉开距离,意在模糊他们几个人痛苦的面容。我曾乐观地认为,在柬埔寨,战争已经远去,不会再受战争之害,人们痛苦的面容应该被“高棉的微笑”所代替。</p><p class="ql-block">然而,事与愿违。</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只能默默地祈祷,为高棉的普通百姓祈祷,为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祈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