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h3><h3>曖曖远人家,依依墟裡煙。</h3> <p class="ql-block">(農業戰略學第十講:終極土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的終極土改:國家公有,99年租期,到期自然續約,土地的農場化經營,耕讀世家制。有恆產,方有恆心。</p><p class="ql-block">縮減農民數量,農民退出制度。</p><p class="ql-block">到最後,比較理想數量是只有1億農民,一人種200畝地,1人供14人糧。</p><p class="ql-block">中國農夫無比勤勞、堅韌,為何中國農業還是不行?</p><p class="ql-block">恒产恒心,无恒产无恒心,一块土地農业的成功经营,时长以10、30、99年计。鄉村、農业所有弊端根源在土地制度,我们的土地制度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旨在指导氏族成员老实本分呆一亩三分地自由劳动,怎能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21世纪人想要的東西呢?国民获得健康食物、田野牧歌的大自然生活,国家粮食安全,農业的现代产业化。</p><p class="ql-block">我建议所有打算做长期投资的農友,如果你没有得到20年~70年经营权的土地,你不要去搞農业,没意義的。</p><p class="ql-block">都21世纪了,谁愿意种地,为国家耕耘土地供给粮食,土地就要交到谁手里永续经营,保障他们安稳耕耘土地、为国供给粮食,就是在保护国家自己的生命线。</p><p class="ql-block">无论在剥削社会,还是在无剥削社会,農民都要有天生土地据有权、长期使用权,農民和土地的关系,要定地、定人、定权、定时间、确定事農家族的世代传承,永续经营。農民对土地的权利是天经地義的。我们一直反对、剥削農民天经地義的天赋权利,那就只能互相伤害,農民、市民、社会共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農夫無比勤勞、堅韌,為何中國農業還是不行?</p><p class="ql-block">各方都需知的是:當今世界農業、食品安全、環保、現代人生活危機比較透徹的解決方案的“有機農業”,源頭就在老中國。</p><p class="ql-block">美國土壤学家富蘭克林·金受1904年“中國之行”所見所聞古中國農業形態啟發下寫下了《四千年農夫》,直接催生了“現代有機農業”。</p><p class="ql-block">正是有了富蘭克林先生和四千年農夫,有了古中國農業模式,才有後來對于糾正現代化之惡、澄化人心起很大作用的“全球有機農業聯盟”百年運動,直到今天,看勢頭還遠沒止息。</p><p class="ql-block">並且今天這股暖風更具力量,把“古中國農業”吹回到了中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麼,過去、今天的中國農業、食材安全癥結在哪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於社會治理困境而言如果人這個因子沒問題,那麼多半就是政策體制問題了。是中國目前和之前幾十年來短視的土地政策之害累積造成今日農業困局和食品不安全。</p><p class="ql-block">沒有穩定的、長期的土地政策,很難想象農民會對泥土從長計議、關注它的健康和可持續。在這樣的土策環境下,中國農夫向市場提供食材會健康、會安全是很難保障的。</p><p class="ql-block">唯有自覺的甘心自願的行動,是比較可能形成穩定運行的體系,只靠外部硬管理是很難管得好的。</p><p class="ql-block">你在貨架上買到一棵蘿蔔那麼簡單哪麼便宜,農民肯定很容易獲得!</p><p class="ql-block">食材安全的保障是從土壤、播種就開始,牽涉防蟲、鋤草、施肥、品相、口感、采收、儲運、陽光雨露整個生產過程,這是個大系統。</p><p class="ql-block">只有農民甘心自願、樂於“誠實的種地”,這個大系統才有穩穩建起來的可能。</p><p class="ql-block">無恆產,難恆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國家公有,99年租期,到期自然續約。</p><p class="ql-block">新西蘭在這方面是模範生,新西蘭農業的全球隆譽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中國未來1500萬家“M121式”永久農場橫空出世埋種子,地塊連片,經營規模100~500畝,80%農場在200~300畝,每家農場就業3~8個農工,農場人均生產價值2.5倍于國民人均生產率,1500萬家經營耕地、林地、草原、水域總面積200萬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以遠望的、高智商情商的土地政策支撐1500萬家耕讀世家百年傳承,保障1500萬×4=6000萬農工就業,支撐這批人年收入維持在1.8倍人均GDP。</p><p class="ql-block">永久農場,農夫世家(考證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治,天下無界。</p><p class="ql-block">為農民……土地的主人,土地的勞動者在全國自由流動設計制度保障,抽籤得農場、全國範圍哪有富餘的百畝土地就往哪裡流動。</p><p class="ql-block">倡導中國小農民去做嚮際、縣際、省際、國際的“大移民農業”。</p><p class="ql-block">人性!以及小農對人性之弱的極致濃縮。唯有破釜沉舟,弱人才能在荒原中站起來去殺出一條血路,才有機會走向光芒大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地租聘法案》</p><p class="ql-block">租給M121農場的土地租期不得短於50年, 租金不得超過當地水稻、小麥多年平均畝利潤。</p><p class="ql-block">永久農場、執證農夫對土地的權利,要大於農民的土地承包權 。</p><p class="ql-block"> 实业立世经济沧桑大地,</p><p class="ql-block">刀笔凿刻華夏隧道曙光。</p> <h3>雨後</h3><h3>立秋,</h3><h3>日出福報山,照我農場,照我……萬丈光芒!</h3> <h3>福建德化縣,干欄木屋,木料是杉木。(圖片源自廈門鷺客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