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69)

南黑森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读伏尔泰的《伏尔泰小说选》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于中篇小说《查第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语言生动、机智、幽默,故事情节曲折、怪诞:有趣,人物形象鲜明、亲切、可信。超出预期,实在应该对它“刮目相看”。不再后悔选购此书了。不过,在伏尔泰的眼中,“女人是祸水”之类的的传统印象,仍然在作祟……</p><p class="ql-block">(第31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伏尔泰笔下,封建帝王大都昏庸腐败、专横残酷,而教会势力——“祭司”之流,更是道貌岸然、无恶不作的混蛋。他们拉大旗做虎皮,吃上瞒下,鱼肉百姓,实在可恶。不过,他对“上帝”——“主宰”的宗教感情依然深厚,而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也没有卢梭、狄德罗之辈的坚定与激进,“革命”的立场更谈不上多么坚定。</p><p class="ql-block">小说后半部的故事性,不输前半部,每一个新出场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各有特色,给人印象不浅。尤其是最后对新国王的“选拨”与“考试”,更有点儿超时代的“先进”味道。而且大圆满的结局,也很对读者的“胃口”,不愁小说出版后会大卖特卖的。伏大师,确实也有“经商”和“理财”的大本事,哈哈!</p><p class="ql-block">(第72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下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于短篇小说《如此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闻大名。这可是第一次拜读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的小说。先选最“短”的一篇《如果此世界》“试手”。只有十四页,好对付的。结果感觉一般,没有期待的兴奋。毕竟,他的“名作”是《老实人》和《天真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于中篇小说《老实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幽默、调侃、搞笑的笔法,既让读者读得轻松愉悦,又把读者的“胃口”给提了上来。欲罢不能,你只好满怀期待的看下去。</p><p class="ql-block">第一章涉及好几个“因果关系”,其实就是“主观联系”或者说“瞎联系”——一是由于“绅士”的“世系”只能追溯到第七十一代,所以“小姐”嫌小一代而不嫁他;二是“男爵夫人”极有声望,乃是因为她体重350多斤;三是“家庭教师”的“哲学”信条,决定了他的风流成性;四是“居内贡”和“老实人”的爱情,源于“老师”与“女仆”的“一课实验物理学”……</p><p class="ql-block">据说,这部中篇小说是伏尔泰的最著名作品。半个世纪前,就知道它的大名。当下才拜读,还不算太“晚”吧!</p><p class="ql-block">(第95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7日,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眼博士”的人生哲学,说白了,就是比阿Q还阿Q的“精神胜利法”吧,天真、愚顽、荒谬,可悲可叹。倒是“雅各”这个普通人,思路清晰,冷静客观。既善良又做人处事有谱,值得敬重。另外,本章有关性病的“根源”的“追溯”,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可气可笑!</p><p class="ql-block">(第105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7日,上午</p><p class="ql-block">老婆子的故事“惨烈”极了,她那多灾多难的经历,还真比小姐更“触目惊心”!海盗的故事,过去看了不少,而伏尔泰讲的,更够味儿,情节曲折、刺激、凶险。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伏尔泰做到了。而且,我读的也不累……</p><p class="ql-block">(第128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7日,中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实人”的故事越来越离奇、荒诞,尤其是他们“渡洋”到达南美大陆之后,情节的“魔幻”色彩太浓了,令我想起当代拉美文学的一股“思潮”或“流派”——“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异国情调、奇特情节,而且不是“血雨腥风”,就是“世外桃源”,反差极大,很能刺激读者的“脆脆”的神经。</p><p class="ql-block">(第150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7日,下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玛丁”的人生哲学是“老实人”的老师——邦葛罗斯之信条的反面。它是“一切向恶”对“一切为善”的声讨与嘲弄,而且有“实践”层面上的检验。</p><p class="ql-block">这几章除了哲学方面的探讨以外,那就是对法国社会的人性之堕落与宗教信徒之虚伪的严厉斥责了。</p><p class="ql-block">“老实人”,也不由得感叹“这是什么世界呀”。可惜,这小子的头脑有些“僵硬”,提高觉悟与认识,他挺不容易的,而且具有反复性。另外,“死”了的人又“活”了过来,而且不期而遇,特别让人感慨“世事无常”,无奇不有。</p><p class="ql-block">(第178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8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好的开篇多见,但好的结尾少有。伏尔泰的《老实人》是整个的“好”,尤其是故意情节越往后越精彩,其思想意义也越来越清晰。</p><p class="ql-block">几个人不停的进行“哲学”层面的非一般性“探讨”。尤其是“哲学老师”的“死而复生”,辛辣的讽刺了当时那些所谓“哲学家”的天真与荒唐。有云端回到陆地,现实生活中一切,才是实实在在的。美貌呀,美德呀,美计呀,都统统靠边站吧。大家都实际起来吧。就像“老实人”最后说的,“种咱们的园地要紧”。</p><p class="ql-block">十分欣赏这部小说,确实优秀,是货真价实的“名著”!</p><p class="ql-block">(第202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8日,中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于中篇小说《天真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居偏僻蛮荒之地,自然赋有一种纯朴直观的面对生活之方式(天真汉)</p><p class="ql-block">身锢宗教信条之中,不免持有一套虚荣僵化的应对现实之准则(院长兄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真汉”这个人——</p><p class="ql-block">不识世物,踌躇满志闯进王宫邀功请赏,结果阴差阳错落入巴士底狱,</p><p class="ql-block">不明就里,虚心求教畅游书海增长见识,不久豁然开朗达到理性自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伊佛小姐”这个人——</p><p class="ql-block">为爱情而失身,用意纯洁,只恨淫威无从规避</p><p class="ql-block">因羞愧而病重,宁折不弯,方悟忠贞不能两全</p><p class="ql-block">牺牲了心中的上帝,成全了地狱里的恶魔,</p><p class="ql-block">奉献了青春的肉体,失去了婚姻中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伏尔泰——</p><p class="ql-block">硬写权贵儿良心发现竟然也有惭悔眼泪,突显头脑不清思想混乱,</p><p class="ql-block">偏让天真汉意志犹柔而且还要妥协王权,更示心地不纯观念虚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大欣赏这篇小说。它的艺术成就不如《查第格》,更不能与《老实人》相比。尤其是不喜欢它的“喜剧性”的大结局——流氓恶棍的“流泪”、天真汉的“妥协”……是极大的败笔。由此,我对“大师”——伏尔泰失去了不少的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8日,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