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冕宁地处攀西大裂谷地带,安宁河和楠桠河发源于境内,雅砻江从西南蜿蜒而过,被誉为安宁河畔米粮仓,是“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种30多种,其中稀土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冕宁是革命老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冕宁,建立了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捐军,在这里朱德总司令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了“长征”概念,也是在这里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p> <p class="ql-block">冕宁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地处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依小相岭与越西、喜德两县毗邻,南与西昌、盐源两县(市)接壤,西隔雅砻江、牦牛山北段山脊与木里、九龙两县交界,北至菩萨岗与石棉县相连,总面积4423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以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冕宁时发生的"彝海结盟"事件为核心叙事背景。根据结盟见证人后代沙玛依姑的讲解,刘伯承率部在此突破国民党封锁,通过尊重彝族习俗、宣传平等政策,与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建立首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这一事件保障了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彝区,成为党的民族政策早期实践典范。</p> <p class="ql-block">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馆为纪念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歃血为盟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建。该馆2005年竣工,截至2020年9月收藏文物103件/套(含珍贵文物22件/套),通过历史影像、文物展陈系统再现红军宣传抗日主张、突破彝区封锁的历程。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推出的"红廉专线"特色教育线路已累计接待超136万人次。(文字资料来源于百度)</p> <p class="ql-block">《红色会理》终于在此告一段落。会理在炎热的2025年的夏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迹,火红的年代,红色的征程,光辉灿烂的今天,……。还是让好友马苍蓉的诗句作为我的《红色会理》系列的结束语吧。</p><p class="ql-block">《赞友记会理》</p><p class="ql-block">数卷美篇凝寸眸,</p><p class="ql-block">一城风华入镜头。</p><p class="ql-block">烟火巷陌藏真趣,</p><p class="ql-block">赤史丹心照九州。</p><p class="ql-block">绿陶肌理含古韵,</p><p class="ql-block">巧手裁成岁月稠。</p><p class="ql-block">知君最解山河意,</p><p class="ql-block">帧帧皆是故园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