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长征路(七十一):山城堡、东老爷山

苍山一飞鹰

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美篇号:1751699</div><div><br></div> <h5>山城堡战役纪念园</h5> 甘肃·山城堡 从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沿G211国道向北行驶31公里,就是山城堡战役纪念园。<div><br>  纪念园在路右侧,位于山城乡凯旋岭。拾级而上,穿过气派的纪念园牌楼进入纪念广场,正对面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军旗造型的山城堡大捷纪念碑,锈红色的碑面凸刻有红军的战斗场面。<br></div><div><br></div> <h5>山城堡大捷纪念碑</h5> 广场右侧是山城堡战役纪念碑,建于2009年,碑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碑高28米,寓意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28年的光辉历程。碑体由三杆步枪组成,上面有三个圈将碑体连在一起,寓意这次战役是由红军三大主力联合作战。碑座到碑体下方共36级台阶,意谓战役发生在1936年。<div><br>  碑体下方,三支步枪枪托处共刻有6幅人物浮雕,分别为红军长征到环县、红军西征战曲子、三军决战山城堡、环县人民支前忙、军民联欢庆大捷、西安事变,简要反映了山城堡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br></div><div><br></div> <h5>山城堡战役纪念碑</h5> 走进广场左侧与纪念碑相对的山城堡战役史料陈列馆,就可以了解到战役的整个经过。<div><br>  山城堡战役发生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一年之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进一步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军会师后的力量,给国民党追兵以痛击,从而稳定新的局面。<br></div><div><br></div> <h5>山城堡战役史料陈列馆</h5> 战役总指挥为彭德怀,最初他提出海(原)打(拉池)战役计划,决定以红一方面军6个师协同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三十一军于打拉池歼敌周祥初、孔令恂两师。没想到张国焘私自将第四军、三十一军调离作战区域,致使红一、二方面军右翼暴露,被迫东移,海打计划落空。中革军委只得重新调整作战计划,决定在环县山城堡一带歼灭紧跟而来的胡宗南部。<div><br>  周恩来、林育英赶到河连湾,与朱德、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肖劲光共同研究作战部署。山城堡战役指挥部设在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办公的地方,1936年11月18日晚制定出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19日晚,彭德怀亲临战场勘察地形并下达作战命令。<br></div><div><br></div> <h5>山城堡战役指挥部</h5> 20日胡宗南部向红军迫近,逐渐进入红军预设的伏击圈。21日下午5时,红军对山城堡胡宗南部七十八师发起总攻,至22日9时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共歼俘敌15000余人,缴获枪炮无数。红一、二、四方面军联合作战,在环县山城堡一带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决战取得了全面胜利。<div><br>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长征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仗。不仅迫使国民党停止了对陕甘苏区的进攻,还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对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形成,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br></div><div><br></div> <h5>山城堡祝捷大会</h5>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中革军委联合发布了“中央关于山城堡战役胜利给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的通电”,11月23日红军在山城堡瓦沟台关帝庙召开祝捷大会,庆祝这次胜利。长征组歌之《会师献礼》,赞曰:<br><br><h5>  <i>顶天地,志凌云。山城堡,军威振。夜色朦胧群山隐,三军奋勇杀敌人。火光万道迎空舞,霹雳一声动地鸣。兄弟并肩显身手,痛歼蒋贼王牌军。旭日东升照战场,会师献礼载功勋。</i></h5><div><br></div> <h5>山城堡黄土丘塬</h5> 山城堡战役史料陈列馆,采取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除了展示红军长征最后一战的宏大场面外,还从红军长征走进落脚点、红军西征开辟新苏区和奋进腾飞的红色热土等几个方面,展现了环县的过去和现在,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div><br>  站在纪念广场,风很大,沙尘扑面而来,几乎无法睁眼。既使睁开眼也看不远,满眼黄土,山塬高低起伏,阻挡了视线。山城堡战役遗址位于几公里外的环县山城乡马掌子山、断马崾岘、哨马营一带,我知道就在视线里的那些沟沟坎坎里,它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br></div><div><br></div> <h5>战役遗址</h5> 有人说,重走长征路,如果没到环县,不算完全了解长征,没到山城堡,不算走完长征路。从山城堡到陕甘宁边界的东老爷山,进入陕北到达吴起,这是中央红军长征最后一段行程。<div><br>  已是下午三点半,要在晚上赶到吴起有点冒险,路程虽然不到200公里,但全是山道,如果遇到修路无法通行,在大山沟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就麻烦了。我征询妻的意见,她一句“随你”还是让我作决定。我看了看天,下了决心:走!<br></div><div><br></div> <h5>东老爷山景区大门</h5> 甘肃·东老爷山 五点到达东老爷山景区。东老爷山,古称兴隆山,位于环县四合原境内,陕甘宁三省交界之处,海拔1774米,是道教名山,人称“西崆峒,东兴隆”,有元、明、清三朝遗存的庙宇楼阁古建筑群。1935年10月15-17日中央红军长征右路军和左路军先后经过这里,2007年环县开始在魁星峁筹建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园。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旅游胜地,集休闲观光、红色教育和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国家3A级景区。<div><br>  我们到的时候景区已经停止营业,售票处关闭,既无游客也无景区管理人员,景区入口尚未关闭,我们只好溜进去想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下,不留遗憾。右边中峰山顶之上是高低错落的庙宇楼阁建筑群,有古建也有新建的,当年红军经过此处没有这么多建筑。成仿吾回忆,老爷山上有三座破旧的古庙,平常有三个和尚供奉菩萨。但在杨成武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老爷山有一座古庙,三间庙宇均用火石和红砖砌成,远远望去,十分壮丽。<br></div><div><br></div> <h5>东老爷山红军宿营地旧貌</h5> <h5>东老爷山红军宿营地今貌</h5>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有走进古庙宇,而是转向左侧东南山峰上的红军长征纪念园。<div><br>  纪念园里最早建成的是红军长征纪念碑,碑不大,碑名由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题写。据说纪念碑原在中峰上,后迁移至东南峰。的确,当年红军都住宿于中峰的庙宇殿堂里,每座庙里都有好几百人,和菩萨挤在一起睡觉,听和尚说老爷山的鸡鸣三个省都能听到,这让他们想起了云贵川的“鸡鸣三省”之地,好像已是很遥远的事情。<br></div><div><br></div> <h5>红军长征纪念碑</h5> 在东老爷山魁星峁景区西南侧有一处井窖,是此处僧人唯一饮水之所,始建年份不详。当年红军来到这儿,听说这是山上仅有的一口水窖,立刻派人看守起来。因为储水有限,按照伙食单位的人数分配,结果每个战士只分得一茶缸水。煮饭下到沟底,煮好了再担上来,吃完饭已到半夜。<div><br>  如今,人们在井窖边立上牌子,称其为红军窖。井口盖住,不知里面还有没有水?</div><div><br></div> <h5>红军窖</h5> <h5>纪念广场</h5> <p class="ql-block">  纪念园里最气派的是纪念广场,广场中心立有毛泽东汉白玉雕像,雕像背后是飞檐翘角的曙光坛,据说里面展示有红军长征途经环县以及开展群众工作的文字、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场边是规模宏大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的书法碑林,自2011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多,占地1200平米。选用河南洛阳优质墨玉石材,树石碑105座373块,依山势建碑林300多米,由当代213位书法名家书写,格式、字体、风格不同,蔚为壮观。</p> <h5>曙光坛</h5> <h5>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碑林</h5> <h5></h5><h3> 站在东老爷山上,视野开阔,山风浩荡,突然想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登临时每个人心境不同感觉迥异,孟浩然感时伤怀,自然是“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如果他老人家今天站在这里,或许和我的感觉一样。</h3><div><br></div><h5> <i>万里征途远,<br> 百年复兴长。<br> 硝烟今散尽,<br> 花草满坡香。</i></h5><div><br></div> <h5>东老爷山上</h5> 天色已晚,匆匆下山,直奔吴起。成仿吾在《长征回忆录》中记录了红军到达吴起的情形:1935年10月19日,在山沟里往吴起镇行军,下午在距吴起镇约二十里的村庄宿营。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到家了。有些人忘记了疲劳,象小孩一样又蹦又跳往吴起镇跑去。当红军进入吴起镇时,老百姓以为是匪军来了,仓惶逃避一空。战士们看到在街上和窑洞内外,到处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刘志丹!”的标语,确定这就是陕北苏区。他们喜极而泣,真的到家了!<div><br>  想到这,我心里也有莫名的兴奋。山谷间道路虽曲折,却一路畅通,夜色中不及辨别地点,跟着导航提示前进。晚八点多驶进吴起县城,3个小时的山路开得我精疲力竭,总算安全顺利抵达。入住宾馆后,我和妻打开啤酒,算是庆祝了。<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城堡—东老爷山</span></p> <h1><i><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i></h1><div><i><font color="#ff8a00"><br></font></i></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8月</h3> <h1>附图:</h1> <h5>敌我态势图</h5> <h5>东老爷山景区导览</h5> <h5>东老爷山景区内牌楼、三清观</h5> <h5>碑林:沁园春·雪</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