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富士山火山爆发所形成的船津胎内树型,是一个神秘的景观,形状似人体内部。这个深50公尺,长达70公尺的地下空间,以肋骨状的侧壁和染成红色的熔岩为特色,穿过它,会感到清新的心情。在最深处,富士山女神「木花开夜姬」被安静地祭奉。人们可以在这个象征新开始的地方,感受到自然界带来的惊奇和感动,并在心灵和身体上得到放松。周围的熔岩流上,有天然树林。在洞穴里,寒冷的空气,从洞口吹入,即使是夏天,也会感到凉爽且略有些寒意。</p> <p class="ql-block">从河口湖出来,我们来到附近的一个熔洞,这个熔洞有个奇怪的名字:船津胎内树型。</p> <p class="ql-block">这个熔洞与以往看到的石灰岩岩洞不同。石灰岩岩洞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石灰岩等岩石,长期溶蚀和侵蚀形成的熔洞(岩洞)。这里是火山溶洞。火山喷发时,炽热的熔岩流会流过森林,遇到树木时,熔岩将树木的树干和根部包裹,冷却后形成一层岩石外壳。之后,树木可能被烧毁、腐烂或倒塌,留下一个树形的空洞。这些空洞就是熔岩树型隧道,它保留了树木的形状,有时还能看到树干的纹理。</p> <p class="ql-block">一座上面写作“胎内神社”的鸟居在熔洞入口前,表示这里面是神的栖息地,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小展厅里展示的“楼阁状树型”熔洞壁,很是精致奇特。</p> <p class="ql-block">一座大约于340年前江户时代,富士山信徒们建立的守护地洞入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为“无间泉浅间”的</span>小神社。让信徒们在攀登富士山的前一天,接受神灵的祈祷,在山脚下的湖泊或瀑布等圣地进行净化仪式。</p><p class="ql-block">神社的两旁放置了各种条幅、千纸鹤,还有入洞的安全帽。</p> <p class="ql-block">千纸鹤,也叫千羽鹤,一种源自日本的手工折纸,象征着和平、希望、长寿、健康和好运等。最早年,千纸鹤原本是供奉在神社和寺庙里的。</p> <p class="ql-block">千纸鹤,代表着你对被送人的祝愿,每一只千纸鹤,承载着一点祝愿,最终成为一个心愿。不同颜色的千纸鹤,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红色千纸鹤,有吉祥如意的感觉;黄色千纸鹤则有温暖和温馨的寓意。千纸鹤是五彩缤纷的,每种颜色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船津胎内树型是火山熔洞的一个特例。它保留了多棵树木同时倒下的形态,进而形成了一条圆形的长通道。这条岩石通道深50公尺,全长68公尺。</p> <p class="ql-block">洞穴纵横交错地向外延伸着。窄窄的、低矮的路径,只能一个一个人弯着腰勉强地通过。</p> <p class="ql-block">在通过的路径上,能看到象肋骨和皱纹一样的纹路等,酷似人体内部的情形,故称作胎内树型。</p> <p class="ql-block">熔岩树型是熔岩的空心结构,是熔岩流经林区时,包裹大树的树干而形成的。要形成这样的结构,岩浆必须慢速流动,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树型冷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岩石特别的光滑细腻。</p> <p class="ql-block">10世纪的剑丸尾火山熔岩流,在富士山北坡留下了43个形态大小各异的树型。因为都在船津地区境内,它们被统称为“船津胎内树型”,并以此名被列入富士山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最大一处树型由多棵树木共同造就,因此格外长,格外复杂。</p> <p class="ql-block">因含有铁元素而呈现的微红色熔岩是船津胎内树型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1617年,长谷川角行在攀登、参拜富士山时,在北麓发现了熔岩洞穴(推测是包含在“船津胎内树型”范围中,小规模熔岩树型中的一个),并在其中供奉浅间大神。1673年,富士讲(信奉富士山信仰的宗教团体)信徒发现了现在的船津胎内树型(岩洞)。1892年,吉田胎内树型作为新的“御胎内”(对类似于人体内部形状的熔岩洞穴的尊称)得到修整,并在洞内供奉浅间大神——木花开夜姫。</p> <p class="ql-block">18世纪,“富士讲”巡礼者开始将这里奉为圣地。丸藤讲的创始人高田藤四郎(1706-1782),历来被视为船津胎内巡礼的开先河者,早在1770年前后就将她纳入了该团体的巡礼路线。其他团体后来陆续将佛像和石碑带到该处,高田自己也有一尊木像至今仍立在通道口。</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富士山在日本被誉为“女神”,“胎内树型”则是进入母亲胎内的树型通道。“母乃胎内”是由两根树杆交织的树模,每根树模长约18公尺。洞穴越往深处越狭窄,行人只能蜷缩着爬行。大约到了20米的最深处,是一片开阔的空间。这片开阔的空间被视为母亲的子宫,从这里孕育出新的生命。这里供奉着“木花开夜姬”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父乃胎内”是由一根约18公尺长的树模形成。它是另一条与“母乃胎内”相通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富士讲”的朝圣者认为这条通道穿行在富士山的胎内(体内),穿越通道就犹如重生,遂将其命名为“胎内”通道。过去曾有这样一种传统,参拜者穿上及膝的特制草鞋,穿过通道,籍此净化身心。通道里尊奉着观音菩萨等供人参拜的小佛像。从通道出来后,朝圣者会饮用一种古时婴儿食用的海藻汤。以前,孕妇会将束和服长袖的带子放在胎内“牛奶”中浸泡后系在身上,并点燃在通道里尚未燃尽的蜡烛,以祈求生产顺利。</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这条通道中,能看到熔岩冷却后形成的波浪状洞壁,还会有“牛奶”般的水滴从头顶上方的钟乳石滴落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个溶洞,呈現出一个神秘的景象,彷彿人体内部的样貌。肋骨状的侧壁、钟乳石状的天花板、奇异的皱纹图案…..这个长约70米的洞穴是大自然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景观彷彿人体内部,因此被视为“转世”的信仰之地。从肋骨状的侧壁和钟乳石状的天花板中感受自然界赠予的艺术作品,并在这象征新开始的地方体验特別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这段全长68公尺的船津胎内树型,由约1000多年前富士山喷发所形成的珍贵溶岩树型。是由多棵树木组成的地质学奇观,据说在全世界仅有夏威夷和富士山麓才有。船津胎内树型于2013年6月被列为富士山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这个神秘美丽的自然艺术,象征着再生和新的开始,能给予来访者纯净的感受。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