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日早上,我们七点多驱车来到八字桥历史街区,一睹这座在中国桥梁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梁式立交石桥的芳容。一夜喧嚣,整条老街还未醒来,只有这座古石桥横跨在小河上。迎着晨光,桥面巨大的条石泛着柔和的清辉,条石上数不清的凹凸不平的坑洼诉说着人间千年的沧桑。整桥踏跺分三面四道与三条道路相贯通,南面分二道与主河两岸道路连接,其中南面西岸一道横跨小河,西面一道踏跺连接八字桥直街,北面一道在主河东岸与南面东岸一道位于同一线上,分南北两坡。这座顺势而建的古桥正用它的四通八达向今人展示着古人生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饭,趁着人少,我们赶往东湖坐心心念念的乌篷船去。东湖原为一座青石山,自汉代起,石工在此凿山取石,形成险峻的悬崖峭壁和深邃的清水潭。</p> <p class="ql-block"> 一进东湖景区,几只姿态优雅的黑天鹅正在碧绿的湖水里,或梳理晨妆,或伸长脖颈,或清拨红掌。湖畔,杨柳依依,凉风习习。趁着暑气还未升腾,我们选择从2号码头到1号码头(水杉木码头)的游船路线,先一路游览,返程再坐船。因为有爷爷奶奶同行,我们并未选择山路,而是沿着湖畔小路走走停停。</p> <p class="ql-block"> 路的一侧人工开采过的山石陡峭,形状各异。另一侧的湖畔停靠着数十只顶棚漆黑的乌篷船,几个船工正在船头懒散地跟同伴叙话家常。一阵微风吹皱了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近处,一群不知名的鱼儿🐟正徜徉在清澈的湖水里。不远处,一座石桥静静地躺在湖面上,半月形的桥洞与湖里的倒影严丝合缝,宛如一轮满月。孔洞两侧的石壁上,苔痕青青。间或有一两只乌篷船从孔洞穿过,仿佛就此进入另一片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霞川桥便平卧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几条长而窄的青石板铺就成桥面,几根石柱支撑桥身,一切是那么的古朴无华。桥侧几丛恣意生长的藤蔓,绿意盎然,给古桥带来了无限生机。作为86版《西游记》女儿国子母河的取景地,霞川桥因唐僧师徒乘舟过桥场景而广为人知。《女儿情》荡气回肠的旋律,从水气氤氲的湖面忽远忽近地传入耳畔。此时此刻,我突然在想,唐三藏那颗一心向西取经的佛心是否融化在了女儿国国王“御弟哥哥”的声声呼唤里?</p> <p class="ql-block"> 东湖不大,坐在霞川桥一端的小树林里小憩,便可看到不远处湖尽头的水榭楼台,此时正好有越剧演出。侧耳细听,先是《梁祝》选段,再是《红楼梦》选段,唱腔软糯细腻,婉转悠长,正如这桥侧的藤蔓,丝丝缕缕,浸入人的心脾。</p> <p class="ql-block"> 移步2号码头,我们坐在墨池边等船,看见几个从山道上下来的游客站在对面的小码头上,这边的船工边划船过去,把他们接了过来(年轻人来玩可以走走山路哦,站在高处再看东湖,肯定有另一番景致的😊)。</p> <p class="ql-block"> 终于轮到我们坐船了,乌篷船船舱较窄,一只船里只能坐四个成年人,两两对坐。我们穿好救生衣🦺(湖水最深处可达30米哦),小心翼翼地上了船。待我们坐稳,年轻的船工坐在船头,开始双手持桨,掌控方向,双脚摇撸,为船只提供动力,快速地驶向隐匿在湖尽头的陶公洞。此时,乘船的游客多了起来,进入陶公洞的水道狭窄,一进一出的两只船就会来个亲密接触,吓得我们叫出声来,船工们则安之若素,手中的船桨要么轻点对方的船帮,要么轻推石壁,三两下间,就错开船身,打个招呼就各自前行。通过入口的水道,“陶公洞”三个大字就出现在转角处。船再往里行,就进入一个人工采石后遗留下来的几十平米见方的圆形石洞。抬起头来,仰望苍穹,只见四周石壁光滑陡峭,天光云影从几块巨石的空隙乍泄,自己宛如一位在此闭关修炼的世外高人,恍恍惚惚不知今夕是何年。船在石洞里打了个转,便向洞外驶去,经过狭窄处,又是一番碰撞,不过这次少了一些惊吓多了一份欢喜🥰。</p> <p class="ql-block"> 乌篷船继续沿着峡谷水道前行,石壁上不时喷出的烟雾,让人有种置身世外桃源的错觉,如梦如幻。小船又是一个转弯,从一座低矮的石桥下穿过,感觉如果不是自己头往下一缩,就要擦着桥底了(其实是杞人忧天😅)。就在我还在体会刚才的惊心动魄时,我们的船已经穿出仙桃洞来到较为宽阔的水面上了,真有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 霞川桥又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次我们也要体会一下唐僧师徒坐船过桥的场景了。近了,近了,《女儿情》的旋律又在耳畔响起,我们的乌篷船轻快地穿过青石板,藤蔓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发丝,牵牵绊绊,缠绕着我的思绪。</p> <p class="ql-block"> 前面,一两只乌篷船正从秦桥半月形孔洞里驶出;船侧,偶尔一两条欢快的鱼儿蹦出水面,掀起水花;湖面,涟漪阵阵,在阳光的映照下,如点点繁星;湖畔,几朵白云的倒影或舒或卷,悠闲自得。此时,人世间所有的烦恼与不快都如夏天的冰淇淋融化在东湖这一池的柔波里。</p> <p class="ql-block"> 东湖游毕,我们回民宿附近觅食补充能量。这次我们打卡了一家衢州小馆,品尝了他们家的特色——开化清水鱼🐟和鸭头。鱼身约摸三寸长短手指宽,少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值得一吃。老板介绍,这种鱼叫柳根鱼,只能生长在清澈的溪水里。我突然觉得,跟今天在东湖里看见的小鱼好像啊😁鸭头🦆,味道麻辣鲜香,肉质酥烂,老年人也吃得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