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 里斯本拾遗 2025 5 14

太平洋岛国

<p class="ql-block">吃了早餐,拉行李去附近的火车,目的地是里斯本。铁路工人罢工已经结束,火车运行正常了。我们匆匆走上了车,走着走着,发现我们坐的车行车路线与我们在谷歌地图查好的线路叉道了。 里斯本地区,近郊火车、地铁、汽车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比较发达,车上当地人建议下车转地铁。前几天跟着永和兄,多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了点经验。坐地铁很快就到了预定的旅店。</p> <p class="ql-block">回到里斯本是为了明天去Evora. 我们决定在城里随随便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黄色有轨电车也是里斯本一景。等候的人太多,我们就在老城里,沿电车道,有景就看,无景就走。</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圣尼古拉教堂是葡萄牙首都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宗教意义的教堂,其历史与里斯本的城市发展、航海传统以及自然灾害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教堂的起源可追溯至 中世纪。最初建在里斯本老城区阿尔法玛(Alfama)附近。阿尔法玛是里斯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历史上与渔民、水手和商人社区联系紧密。教堂的命名源于 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这位圣人在天主教传统中被视为水手、渔夫和儿童的守护者。这一名称反映了教堂与里斯本航海文化的关联。</p><p class="ql-block">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大地震中严重损毁。地震及随之而来的海啸和火灾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包括许多重要宗教建筑。</p><p class="ql-block"> 地震后的重建工作由当时的首相主导,这座教堂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被重建,但规模与原建筑相比有所缩减。</p><p class="ql-block">现存的圣尼古拉教堂融合了巴洛克和 新古典主义风格,体现了地震后重建时期的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装饰以镀金木雕(talha dourada)和 彩绘瓷砖(azulejos),尤其是18世纪的蓝白色瓷砖壁画,描绘了宗教场景。主祭坛供奉圣尼古拉像,周围装饰繁复,展现了葡萄牙宗教艺术的华丽传统。圣尼古拉是水手的保护神,里斯本是大航海时代的起点,这座教堂为航海探险者提供精神支持。教堂所在的区域靠近特茹河(Tejo),进一步强化了其与海洋的关联。有传说称,这座教堂原址可能曾是一座 罗马神庙。</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的圣多明各教堂位于里斯本市中心佩德罗四世广场(罗西奥广场)和无花果广场之间。是一座充满历史沧桑的宗教建筑,历经多次灾难与重建,成为里斯本历史的重要见证。1241年建造,最初为哥特式风格,曾是里斯本最大、最重要的教堂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曾是许多盛大的宗教仪式、皇室婚礼、洗礼仪式以及皇室和国葬仪式的举办地。</span>在16世纪曼努埃尔一世统治时象大多数葡萄牙的教堂,融入了葡萄牙特色的曼努埃尔建筑风格,突出海洋主题。</p><p class="ql-block">1755年的大地震,教堂严重损毁,穹顶坍塌,内部结构受损。重建中,采用了巴洛克风格,增加了镀金装饰和华丽祭坛。</p><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13日,圣多明各教堂内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火,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里斯本的高地都能看到火光,民众也陷入了恐慌。晚上8点30分至凌晨3点之间,约有100辆消防车参与扑灭熊熊大火。军队和民防部门被召集起来,阻止火焰蔓延到邻近的建筑物。一位神父迅速采取行动,在火焰蔓延到圣体龛之前将圣体圣事从圣体龛中取出,但两名消防员在大火中丧生。第二天早上,圣多明各教堂内部已是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灰烬、烧焦的梁木和烧焦的碎片。大部分宝藏、文物、绘画和罪孽木雕都永远消失了。 经过35年的修复工程,1994年重新开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留了火灾痕迹(如焦黑的墙壁和烧毁的圆柱),成为其独特历史记忆的一部分,</span>形成一种“废墟美学”。</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还曾见证葡萄牙历史上一件重要事件 - “里斯本大屠杀”。由于种族、宗教、政治、经济(犹太人在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引发的不满与嫉妒。加之1505年里斯本爆发严重鼠疫,社会动荡不安,民众将瘟疫与旱灾归咎于“异教徒”的存在,恐慌情绪蔓延。 1506年4月19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这场悲剧发生在里斯本老城区的圣多明各广场及圣多明各教堂周边,持续三天,导致约两千至四千名犹太人丧生。</p> <p class="ql-block">焦黑的墙壁和烧毁的圆柱</p> <p class="ql-block">穿越阿尔法玛的28路经典黄电车,仿佛时光倒流。</p> <p class="ql-block">阿尔法玛区(Alfama)是里斯本最古老、最迷人也是最迷路的老城区。这片依山而建的古老街区,蜿蜒着狭窄的石板路、行走时要提防时不时时挤进来汽车电车。摩尔人(北非的穆斯林)时期就有阿尔法玛。阿尔法玛曾是摩尔人统治时期的贵族居住区。1755年大地震,里斯本大部分地区被摧毁,但阿尔法玛因坚固的山地结构幸存,保留了中世纪的风貌。20世纪前,这里是渔民和工人阶级的聚居地,如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市井气息。阿尔法玛热老街两旁是传统杂货店、小餐馆小酒吧。狭窄的阶梯小巷,挂满晾晒的衣物,极具生活气息。走在陌生的老城小巷,难免有些紧张,甚至恐怕。</p><p class="ql-block">阿尔法玛区在高地,有观景台观望全城。</p> <p class="ql-block">远眺圣维森特修道院Mosteiro de São Vicente de Fora 修道院建于1147年,里斯本从摩尔人手中收复后,由葡萄牙首任国王阿方索·恩里克(Afonso Henriques)下令修建,以纪念里斯本的主保圣人圣维森特(Saint Vincent)原建筑在16世纪被毁,1580年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任葡萄牙国王腓力一世)主导重建,17世纪巴洛克风格盛行时期进行了内部装饰。</p> <p class="ql-block">圣露西亚观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Luzia)是里斯本阿尔法玛区最浪漫的观景点之一,可以俯瞰红屋顶和特茹河(Rio Tejo)的美景。附近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小教堂和精美的瓷砖壁画,值得细细品</p> <p class="ql-block">圣露西亚观景台往下走几步,有两块最蓝白瓷砖壁画。 -块《里斯本征服前的景象》,描绘1755年大地震前的里斯本,可以看到摩尔人城堡、繁忙的港口和密集的房屋。右下角标注了“Pombal”(庞巴尔侯爵)。庞巴尔侯爵是地震后重建里斯本的核心人物)。 画面中的船只和建筑展现了里斯本在大航海时代的繁荣。第二块:《圣乔治城堡的骑士》展现中世纪骑士在圣乔治城堡战斗的场景,象征里斯本的基督教收复。骑士旗帜上有基督骑士团的十字标志。背景是阿尔法玛的老城墙和特茹河。</p> <p class="ql-block">坐在藤蔓花架下,望着瓷砖壁画中的古老里斯本,看看远处停靠的豪华大邮轮,过来与现在,时光的跳越。</p> <p class="ql-block">再往下走几步,有个圣露西亚小教堂。小教堂墙上也有青花白墙画。黑白石铺的地面上,放了一条长条椅。</p> <p class="ql-block">小教堂,半扇半淹的小门。教堂、白墙、青白瓷砖、黑白碎石构画的弯曲线条路面。从我们站的位置,看不见小教堂的屋顶。如果有了红屋顶,里斯本的建筑特色都包括在那几平米了。</p> <p class="ql-block">路过里斯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阿根挺软饼卷牛油果果+炸红薯条。</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凯旋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饭店奶油饺子和烤起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