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竹影把石阶泡得发绿</p><p class="ql-block">风从泉眼里钻出来</p><p class="ql-block">带着石髓的凉</p><p class="ql-block">蝉鸣被切碎在剑池</p><p class="ql-block">每片碎声都沾着水汽</p><p class="ql-block">顺着苔痕往下淌</p><p class="ql-block">老樟的影子斜斜铺开</p><p class="ql-block">接住坠落的夕照</p><p class="ql-block">一整个夏夜,都凉得发脆</p> <p class="ql-block">莫干山,隐匿于浙江湖州德清县的群峰之中,被誉为夏日避暑天堂。在大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生活的,天气炎热时难耐时,于是奔向大自然的清凉世界来了。</p> <p class="ql-block">何以山名为莫干,据记载,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在莫干山铸成雌雄双剑,剑以人名,雄剑曰干将,雌剑曰莫邪,为纪此事,故称铸剑之山为莫干山。</p> <p class="ql-block">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绿“四优”的天然环境和竹海别墅景观为特色。夏季平均温度24度,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现在莫干山交通方便,景区车串接了各主要景点,有毛主席下榻处、莫干山会议旧址、旭光台清凉亭、芦花荡公园、武陵村等十余处。</p> 旭光台清凉亭 <p class="ql-block">旭光台是莫干山观景平台,以观赏日出、日落和俯瞰全景著称,位于馒头山顶,四周无遮挡,视野极佳。</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小路往上走,两旁绿树成荫,仿佛走进了一条清凉的隧道。这条山径通向独立的山包,途中会经过一座古老的石制拱门建筑,名谓清凉亭。</p> <p class="ql-block">旭光台坐落于独立山顶,形似半岛,山顶宽约三五十米见方,有飞檐小方亭,四周设栏杆、石椅等设施。平台建筑由石块砌成,两层结构,二层为敞亮亭阁,可360度环视周边景观。</p> <p class="ql-block">平台二楼有瞭望台,有二间房间,里面设置了展览室,展出莫干山一些老建筑的历史及演变资料。墙上挂着建筑照片,照片下有文字说明,讲述着这里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平台瞭望,山景在眼前缓缓展开,远处的山脉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宁静而壮丽。近处的树木枝叶繁茂,仿佛在为这个夏天遮阳。</p> 毛主席下榻地 <p class="ql-block">一幢老建筑静静伫立,周围是绿树与山景,石板一条条整齐地排列着构成山间的小路,那是伟人走过的路,如今等待瞻仰伟人的游人,来此看一看曾经毛主席下榻生活工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坐上专车离开莫干山时,意犹未尽,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七绝·莫干山》。</p><p class="ql-block">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p><p class="ql-block">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上莫干山,下榻在曾叫“皇后饭店”的一处,它只是一个乡村别墅。它是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董姓银行家的别墅改建,一共只有两层。</p> <p class="ql-block">书房布置得温馨而雅致,书架上摆满了书籍,老式收音机静静地躺在抽屉柜上,仿佛还在播放着往日的旋律。窗外的阳光洒进来,为这间屋子添了几分暖意。</p> <p class="ql-block">主席下榻地背靠青山,侧面是峭壁悬崖,风景清幽。李银桥和秘书当时住在底层,毛主席则住在二楼,一间卧室里办公桌也在,二外窗过道上设置了书房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行人,分别乘坐三辆车上山。毛主席的专车是斯大林赠送的吉斯防弹大轿车,毛主席叫它“七人房”,另外两辆车是法制吉斯和美制别克。</p> 皇后饭店别墅群 <p class="ql-block">莫干山皇后饭店始建于1934年,该饭店由将军楼、梦坡山庄、竹苑山庄等风格迥异的别墅组成,毛主席下榻地也属皇后饭店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皇后饭店服务总台的房子外墙上贴满了标语,有爱情、人生哲理、励志与旅游,字体各异,背景是石墙,仿佛在诉说着莫干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红顶的房屋藏在竹林中,仿佛一位隐士,不问世事。</p> <p class="ql-block">透过砖墙拱门的缝隙,可以看到外面的红顶建筑,周围绿树成荫,仿佛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山道蜿蜒,路边别墅群建筑古朴,这幢小搂是莫干山管理局开设的民国主题电影馆,在去皇后饭店的路上必经过的一幢房子。</p> <p class="ql-block">电影馆内,民国电影与导演的展览静静陈列,一位游客正在观看,仿佛也在回望那个时代的光影。</p> 武陵村花田 <p class="ql-block">武陵村位于莫干山屋脊头岗顶,海拔约758米,地势高旷,可俯瞰竹海全景及日落景观,我们摄友团特地租辆车,(夜间没有景区车)在此拍摄莫干山日落的。</p> <p class="ql-block">武陵村别墅建筑群:现存多栋民国时期别墅,融合中西建筑风格,包括蒋介石官邸松月庐、蒋经国住所山海楼等,具有“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莫干山艺谷”坐落在武陵村花田之中,山顶建筑前是一片盛开的花朵,西下阳光洒下,五彩斑斓的花朵迎风摇拽着,为这片宁静添了几分温暖,我们乘太阳还没落下,先一路步行登山观花。</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峦上,形成美丽的剪影。黛色的山体静静伫立,天上飞过几只归巢的鸟类,仿佛也在享受这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山峦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宁静而神秘,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上,俯瞰下方的绿意,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p> 松月庐 <p class="ql-block">莫干山武陵村的蒋介石官邸(又名松月庐),是一座两层西式建筑,因周围多古松、大阳台呈半月形而得名。该建筑原为上海船商陈永青所有。</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多次入住此别墅,<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8年7月26日</span>在此召开“币制改革会议”,决定发行金圆券,造成民国时期爆发金融危机。 </p> <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松月庐的副楼,现在设计咖啡馆,典雅娴静,大面积落地玻璃窗望群山竹林,滴翠吐碧,喝咖啡品茗的好地方。</p> 大教堂(莫干山会议旧址)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位于景区的中华山东南坡,由美国传教士海依士于1923年设计并主持建造,采用当地山石垒筑而成,外观呈中世纪城堡风格,是莫干山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西式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其最初功能为耶稣教徒的礼拜、祈祷及社交场所,旧称“聚会堂”,内部可容纳600人,底层曾设幼稚园、藏书楼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1950年后大教堂被改为大会堂,用于大型会议及电影放映。1984年在此召开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莫干山会议”),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里程碑。</p> 芦花荡公园 <p class="ql-block">景区车在白云山庄站下车,这一带有不少别墅建筑,属莫干山核心之一。芦花荡公园毗邻武陵村景区,周边有柒叶树下酒店、圆正·求是山庄等别墅酒店。</p> <p class="ql-block">芦花荡公园前身为寺院遗址,相传春秋时期莫元携女莫邪在此结庐行医并移植太湖芦苇,曾救仙鹤后得道成仙。管理局于此建莫元雕塑。莫元慈祥、善良、笑容可掬,仙鹤亲昵地依偎在莫氏父女旁,表达人们热爱生活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公园主要景观包含椭圆形鹤池、芦花荡、芦雪亭、鹤啄泉及陈毅诗碑亭,池中设红顶白鹤雕塑与喷泉。</p> <p class="ql-block">公园碑林集全国著名书法家的翰墨,如沙孟海、舒同、赖少其等人的作品,共计45幅。入口处“莫干山碑林”五字乃由沙孟海所题。碑廊依山而建,设计迂回曲折,步步拾高。</p> 山顶上荫山街 <p class="ql-block">荫山街,莫干山风景区的交通枢纽,游客可在此转乘接驳车前往各景点。街道所在莫干山古道保存着百年石铺路面。我们下榻剑池山庄,是家有点年份的建筑。</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几天的夜晚,在荫山街有光影秀表演,以“昼观云海·夜揽星河”为主题,融合自然景观与现代科技,通过光影与山水的互动呈现四季更迭的灵动景象。 其间还有外国小妞歌唱表演。</p> <p class="ql-block">荫山街的光影秀以“竹、云、泉”为主题,通过激光与投影的虚实交织,展现莫干山“清、静、凉、绿”的特质,边乘凉边欣赏,难得一次莫干山夏夜美妙体验,留下深刻印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