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哀牢山之旅/中缅永和口岸/沧源崖画/滇缅铁路遗园

12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哀牢山之旅系列·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11.04~11.14</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123</div> 中缅永和口岸 <p class="ql-block">⬆️永和口岸是中缅边境上的国家二类开放口岸,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永和口岸与缅甸掸邦第贰特区勐冒县邵帕区隔桥相望,中缅167号界碑将其分为两国。</p> <p class="ql-block">在口岸处,边防战士和颜悦色地提醒我们,口岸不准拍照,但可开车上度假村的观景台拍(如上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遵从边防战士的指引,我们沿着度假村往上走,一路云海缭绕,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晨雾未散,山峦间云海翻涌,如轻纱漫舞,将村落、界碑轻轻笼罩。</p> <p class="ql-block">中缅边境的轮廓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国界两侧的山水、人家,被这云海织就的纽带相连。</p> <p class="ql-block">度假村位于永和国门新村,是一个扶贫项目。这里可欣赏独具佤族特色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游客站在口岸的观景台上,能将中缅两国的山间云海尽收眼底。浓郁的边境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边境缅甸方口岸</p> 沧源崖画 <p class="ql-block">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沧源崖画于1965年由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首次发现。</p> <p class="ql-block">崖画分布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至勐来乡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的区域内。</p> <p class="ql-block">经测定,沧源崖画绘制于距今约3800至2700年,相当于云南地区历史发展的新石器晚期。</p> <p class="ql-block">欣赏沧源崖画也不易,崖画藏在深山老林里。</p> <p class="ql-block">沿着长长的山坡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来到了一峭壁前,这就是①号崖画。</p> <p class="ql-block">鉴赏完①号崖画后,我们继续寻找②号崖画,终未果,我们甚为奇怪。</p> <p class="ql-block">后问询工作人员,才知其他编号的崖画在几十公里以外,只能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像我们如此执着的为欣赏一幅崖画而不惧艰辛的人,世上实属少见。</p> 滇缅铁路遗址园 <p class="ql-block">云县滇缅铁路遗址园:位于临沧市爱华镇黑马塘村分水岭祥临二级公路边。</p> <p class="ql-block">滇缅铁路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该铁路是抗战时期中国为打通西南国际运输通道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滇缅铁路1939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至1942年春天,东线已铺轨到一平浪,西线路基基本完成。</p> <p class="ql-block">期间,30万当地民工参与了铁路的修建。</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军侵占缅甸,为阻止日军利用铁路,当局下令炸毁滇缅铁路西线,东线部分路段也因各种原因未完全建成。</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尊雕像,令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滇缅铁路的修建是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贯通西南国际运输通道战略决策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30多万云南民众的心血,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与团结,虽最终未能通车,但它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1k3yi4" target="_blank">点击此链接可浏览云南哀牢山游系列</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