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八月九日,山东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迎来一拨特殊的客人,淄博第十二中高一级三班的十八位同学,他们从深圳、重庆、青岛及淄博周边的县城和乡村,带着深深情义汇聚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岁月是位魔术师,转眼就把青丝染成了白发,在额头刻下了年轮的印记。可当山东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会堂的门推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时,心底的嫩芽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遮风挡雨。</p> <p class="ql-block">他们年龄最小的已经七十岁,古稀之年,相聚在一起,畅谈五十四年来人生阅历,再续同学友情。</p> <p class="ql-block">岳阳河的水,漫过了五十四年的光阴,却漫不过那年少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971年的淄博,风里带着泥土与书香的气息。淄博第十二中高一级三班的教室里,我们这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年,在阳光下舒展着风华正茂的模样。岳阳河畔的晨雾里,有我们早读的琅琅声;学农的田埂上,留着我们挥汗的足迹;工厂的车间里,藏着我们笨拙却认真的身影。两年同窗,不算长,却足够让一份情谊在心底生了根,发了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像秋日里最饱满的果实。话匣子一打开,便收不住了。五十四年的情与义,像岳阳河的水,源远流长。那些一次次回故乡相聚的画面,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彼此充满关爱的话语。</p> <p class="ql-block">我们聊起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那些年,有人成了教书育人的园丁,有人成了工厂里的技术骨干,有人默默耕耘在田间地头……无论在哪个岗位,我们都把最珍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生活。如今,半生已过,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计划生育,企业改革。虽然人生跌宕起伏,但退休赶上了科技发展的新时期。感谢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生活!此时此刻大家一起唱起了《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聚会在欢快中结束,大家纷纷拍照留念,留下这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古稀之年的相聚,让我们更加懂得,这份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同学情,早已融入了生命,温暖而厚重,永远不会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