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恩施自驾游(六)恩施土司城女儿城

简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恩施土司城</b></p><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5A级国家景区。包括门楼、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九进堂、城墙、钟楼、白虎雕像、卧虎铁桥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了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要了解土司文化,先要了解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我国古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一种制度,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卧,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板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恩施的土司制度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1736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没立20个土司。</p> <p class="ql-block">经过土司城南门就来到了景区检票口。</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合理。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廪君殿是为了纪念土家族的始祖廪君和曾经对土家族施恩的女神而设立,庙内藏有恢宏壮丽的巨幅壁画。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土家人也尊称盐水女神为“德济娘娘”,说她是廪君人妻子。</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戏楼</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九进堂是土家族土司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采用“九进”布局象征土司权力的等级秩序。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九进堂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基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成。</p> <p class="ql-block">门前左边两个彪形大汉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做“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心理。</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为土王府门楼,分设龙、凤、虎三门,门内两侧为土司王宫卫房,左卫房为徒堂、将军住所,右卫房是土司卫兵营房,可以想见当时土司王宫的森严和威风。</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为戏楼,高19米,三层飞檐高耸,楼下过道所有石阶通往第三进。二楼为戏台,可供40人同台献艺,反映了土司家族生活的优裕和奢靡。</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为议事厅(什用殿):土司处理政务、审判案件、召集部众议事核心场所。空间开阔,正中设土司座椅,两侧属官席位。权力中枢,体现“明镜高悬”的治理理念。</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为摆手堂,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人都喜欢去摆手堂唱摆手歌,跳摆手舞。</p> <p class="ql-block">第五进为后院门楼。</p> <p class="ql-block">第六进为土司王府的仓廪之地,有囤粮食的常喜库和收藏珠宝的储备库。</p> <p class="ql-block">第七进为双层亭楼,是土司子女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第八进为内宫的中堂,是接待、筵请朝廷使臣及相邻土司来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九进为后堂,土家族叫“惹巴楼”,是土司的寝宫和家庙,属内府中最高贵圣洁之地。</p> <p class="ql-block">围绕土司城的是高大的城墙,城墙上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本来九进堂就座落在山谷中,沿山脊是高大的城墙,前门有军队驻守,可见这个独立王国守卫森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恩施女儿城</b></p><p class="ql-block">恩施州土家族女儿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区七里坪,是一座集土家族文化、历史、民俗于一体的人造古镇。主要包括墨女儿城景观石、盐水女神像、土家民俗博物馆、毕滋卡大街、最楚非遗文化街、幺妹街、小吃街、海洋公园、网红景观草坪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恩施土家族女儿城谋划了整体建筑风格,仿古与土家吊脚楼相结合,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土家女儿城囊括300家小商品,500间风情客栈,30家特色餐饮,40家美味小吃,8000平景观草坪,10000平综合运动中心及全国首创室内情景剧场一女儿城大剧院,同时还拥有湖北省内最大的水上乐园。</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女儿城是一道风景,晚上的女儿城,则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梦幻,我们刚好傍晚时分来到恩施女儿城,入住巴人快捷酒店,目堵了她的美丽与繁华。</p> <p class="ql-block">绣球广场:绣球是恩施女儿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当游客看到大绣球时,就能够立刻联想到恩施女儿城。当然还有抛绣球的节目,也值得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小吃街除汇集恩施州八县市特色小吃及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如恩施油香、土家包谷粑粑、恩施豆皮、建始大饼、炕洋芋、蒸儿糕等。还有几间大型餐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人堂”、“张关合渣”等。</p> <p class="ql-block">摔碗酒源于土家族。摔碗酒的民间传说是某个时代,土家族的两个族长或兄弟之间有了恩怨,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两人决定尽释前嫌,于是共炊一碗酒,以示今后的友谊与和谐,饮过之后,将碗摔碎,以泯恩仇,也显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气。但从今天的摔碗酒看,己经完全转化为一种友情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心与心贴的更近了。</p> <p class="ql-block">在恩施土家族中,姑娘们出嫁都是有坐轿子出嫁的风俗,显得格外的隆重,恩女儿城夜晚可以好好体验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