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飞渡仍从容

太极小强

<p class="ql-block">  我最早知道京剧的时候,还是在小学。那时,我对样板戏多有观赏,甚至是能唱上几句。</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里,我先后看过了八个样板戏等,有的还看过了多遍,至今还记得很多的场景和选段。今天,我在云龙湖风景区望天空乱云翻滚,就想起了《杜鹃山》乱云飞唱段,仍感大气恢宏,魅力四射。可以说:经典就是经典,你不服不行,反正是我服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些戏被淡化。继而是武侠神剧、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粉墨登场了。从此,我也就是懒得再看京剧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京剧电影《杜鹃山》,1974年由同名舞台剧搬上银幕,北京京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导演谢铁骊,杨春霞、马永安、李咏、刘桂欣等主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时,在秋收起义的影响下,湘赣边界杜鹃山,有一支农民自卫军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农民自卫军领袖雷刚急盼找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他们找到出路。</p> <p class="ql-block">  1928年春,共产党组织派柯湘前来与他们联系。柯湘途中被捕,农民自卫军在刑场上营救了她。柯湘担任了自卫军党代表,对把农民自卫军进行整训,用无产阶级建军思想对部队进行改造。</p> <p class="ql-block">  当雷刚误将推车雇工田大江当作土豪欲加责打时,柯湘对他进行了阶级教育和政策教育。雷刚悔改了。田大江参了军。部队打土豪,分田地,扩大武装,发动群众,上山整训,得到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率部来犯,抓住了雷刚的义母杜妈妈为“诱饵”,勾结叛徒温其久,准备将雷刚引诱下山,一举歼灭。柯湘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遵照上级指示,采取敌进我退的策略,转移出山,会合主力,粉碎来犯之敌。</p> <p class="ql-block">  但雷刚复仇心切,中了叛徒温其久的挑唆。不听劝阻,莽撞下山,中敌埋伏,被捕入狱。在狱中母子相见,雷刚始明真相,悔恨交加。</p> <p class="ql-block">  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柯湘沉着冷静,当机立断,命令李石坚带队守山,自己率领尖刀班,雨夜出奇兵,飞渡鹰愁涧,营救雷刚,力挽狂澜。</p> <p class="ql-block">  在激战突围回山途中,田大江壮烈牺牲。山上,温其久趁柯湘尚未到来,借口转移,欲拔掉红旗,带队投敌。李石坚与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  柯湘回山,清除了叛徒。血的教训教育了雷刚,柯湘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农民武装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涓涓细流,汇人江海,自卫军会合红军主力,消灭了毒蛇胆,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去与毛委员领导的红军主力会师。</p> <p class="ql-block">  本片是根据上个世纪60年代颇有影响的舞台剧改编而成的京剧舞台艺术片。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为主线,通过一支农民队伍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证明了“党指挥枪”革命原则的正确性。</p> <p class="ql-block">  影片集中塑造了柯湘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善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同时也真实地刻画了雷刚这个普通农民投身革命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  杨春霞、马永安主演的《杜鹃山》,虽在所谓“八个样板戏”之后问世,但称得上是现代京剧中的一出“骨子老戏”。它诞生于1963年,最初由宁夏京剧团移植于同名评剧。</p> <p class="ql-block">  宁夏京剧团远在西北,但主要演员出自北京(原总政京剧团),也是名角荟萃。1963年春天,该团赴东北巡演期间,观摩了沈阳评剧院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杜鹃山》,为其内容的传奇色彩所动,觉得更适于用京剧艺术表现。</p> <p class="ql-block">  同时,《杜鹃山》也引起北京京剧团的兴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赵燕侠挂帅出征,隆重推出《杜鹃山》。“四大须生”之一的京剧泰斗马连良,在剧中配演“郑老万”一角,以绿叶扶红花,可见其阵容强大。</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全国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两个《杜鹃山》一起参加,双双引起轰动。相比之下,有过军旅历练的李鸣盛、李丽芳,演出带来一股刚劲朴实之风,似乎更得好评,裘盛戎就由衷称赞李鸣盛比他演得棒许多。</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观看了宁夏京剧团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会演结束不久,文化部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派员赴宁夏,将《杜鹃山》搬上银幕。</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紧张排练,剧组赶往长春,但途经北京时,由于李丽芳到上海主演《海港的早晨》(后改名《海港》),文化部通知“暂缓拍摄”。</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剧本定稿,恢复《杜鹃山》剧名,但主要人物贺湘、乌豆、温七九子更名为柯湘、雷刚、温其久。随后多方遴选演员,主演基本敲定,唯柯湘一角久悬不决。</p> <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一个周末,上海京剧团的杨春霞演完《海港》回家吃饭,突然接到团里“星期一立即去北京报到”的电话,并嘱她作好长期离开上海的准备。当杨春霞登上飞机时,时任文化部的有关领导已在机舱,告知她被确定为《杜鹃山》柯湘的主演。</p> <p class="ql-block">  1972年,《杜鹃山》正式推出,风靡大江南北。毛泽东主席观看之后,觉得唱腔音域太宽,有些地方定音太高,演唱难度大,建议再搞出一套低唱腔设计,以便于民间传唱。因此,《杜鹃山》的新唱腔也更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一直关心《杜鹃山》的改编和演出,常安排《杜鹃山》招待外宾。记得,曾从报纸上看过《杜鹃山》远赴阿尔及利亚访问演出的消息。1974年,《杜鹃山》拍成影片在全国播映,不少老戏迷赞许它“京剧味”更浓。</p><p class="ql-block">——长江日报1997年9月12日《长江周末》</p> <p class="ql-block">  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涌,枪声急军情紧,肩头压力重千斤。团团烈火烧我心,杜妈妈遇危难毒刑受尽,雷队长入虎口他九死一生。</p> <p class="ql-block">  战士们急于救应,人心浮动难以平静。温其久一反常态推波助澜是何居心?那毒蛇胆施诡计险恶阴狠,须提防内生隐患腹背受敌危及全军。</p> <p class="ql-block">  危及全军,面临着胜败存亡我的心沉重心沉重,望长空望长空。想五井,似看到万山丛中战旗红,毛委员指航程,光辉照耀天地明。</p> <p class="ql-block">  光辉照耀天地明,天地明想起你,想起你力量倍增从容镇定,从容镇定。依靠党依靠群众,坚无不摧战无不胜,定能够力挽狂澜挫匪军,壮志凌云。</p> <p class="ql-block">  毛委员指航程,光辉照耀天地明。光辉照耀天地明,天地明想起你,想起你力量倍增从容镇定,从容镇定。依靠党依靠群众,坚无不摧战无不胜,定能够力挽狂澜挫匪军,壮志凌云。</p><p class="ql-block"> 图片:拍照在徐州云龙湖</p><p class="ql-block"> 配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