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广济桥》作者:周渝

渝乐摄影室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1日,作者来到广东省潮州古城,目睹了驰名中外的过河拆桥——广济桥。</p><p class="ql-block"> 亲眼观看了拆桥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分钟左右,由两艘小型拖轮执行拆桥,每艘拖轮一次拖走三艘小木船,每次拆小木船六艘,每天清晨桥面恢复行人通行,傍晚拆除让商船通过。</p><p class="ql-block"> 晚间,作者前往观看了每天仅十分钟的灯光秀,借助灯光秀更让人对前人的智慧和造桥技术深感钦佩,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感到深深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距今已有854年历史,该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 。它是潮州八景之一,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86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此后历经多次修建,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建成桥墩13座,形成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重修,更名为“广济桥”。明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1958年,政府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成现状。2003年至2007年,潮州市对广济桥进行全面修复,恢复了明代“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及桥上亭台楼阁的独特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 建筑结构: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全长518米,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可开可合,兼具交通与排洪功能。桥上共有桥亭30个,形式各异,有殿式阁、杂式亭台等,且楼阁和亭台上镌刻了众多书法家题写的楹联和匾额。</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1988年3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同时,桥上的楼台亭阁、匾额楹联等体现了潮州文化“崇文”的特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周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