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警惕披着“零食”外衣的毒品</p><p class="ql-block">随着暑假来临,学生社交活动增多,毒品犯罪也呈现新动向。天津禁毒部门近日发出警示:一些新型毒品披上“零食”外衣、通过社交场合诱骗青少年,应提高警惕,识破毒品伪装。</p><p class="ql-block">①“曲奇饼干”:毒品“饼干”从外表看与普通饼干无异,内含大麻成分,有 特殊气味食用 后产生的致幻 作用可严重影响人的判断能力,诱发车祸、自残及暴力行为,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p><p class="ql-block">②“跳跳糖”:毒品“跳跳糖”遇水即溶,即冲即饮,毒性极大。“跳跳糖”一般由芬太尼类(人工合成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裸盖菇(塞洛斯、赛洛西宾)等毒品制成,极少量的摄人即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危及生命。</p><p class="ql-block">③“果冻”:毒品“果冻”形态与正常的果冻类似,外包装简陋,制作过程中掺人卡西酮类及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直接食用或混入酒水饮料中使用,会产生致幻效果,并导致狂躁、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甚至死亡。</p><p class="ql-block">③“巧克力”:毒品“巧克力”外包装粗糙简陋。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巧克力”,号称具有让人心情愉悦的特殊功效,其实含有氟胺酮和甲卡西酮等成分,具有强烈的致幻作用,吸食后会造成焦虑失眠,引发胸痛痉挛和行为失控。</p><p class="ql-block">④“奶茶”:主要成分是氯胺酮、 MDMA等多种成分。这类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与奶茶相似。此类新型毒品迷惑 性很强,毒 品效果持 续时间较长,对吸毒人员极具诱惑力。</p><p class="ql-block">⑤“可乐”: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毒品是一种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其外包装跟普通可乐很像,喝完会产生幻觉,全身高热发狂。它比冰毒的危害更大,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今晚报》7.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