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可能与我的属相有关,每逢去各地博物馆参观,就特别留心了解关于猪的历史文物,一探究竟,一睹它的风采。 </p><p class="ql-block"> 那年到洛阳博物馆参观,在两汉展厅内,见到了两件十分完整的东汉时期猪圈陶艺,据洛阳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介绍,这两件陶艺是洛阳博物馆里关于家猪饲养最早的出土文物。与其相邻的另一件猪圈陶艺文物,更加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又象征着质朴、福气和财富, </p><p class="ql-block"> 随着家猪饲养逐渐普及和规范,猪也成为了人们主要的食物之一。在商代,猪曾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陪葬品,展厅里展出的一件玉握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随葬器物,在当时死者手中能握有一件玉器,生前那是有相当身份的。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到了一个鼎盛阶段,不仅家猪的饲养水平更高,而在陪葬品的制作工艺上也更加先进。另一件十二生肖猪俑高约18厘米,呈站立状,上为猪首,形象逼真,猪首以下为文官俑,穿着宽袖曳地长袍,双手拱于胸前,展现了古人对于十二生肖的信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汉时期猪圈陶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褐釉猪、黄釉猪</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玉握猪</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二生肖猪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