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往榆林金刚寺焚香祈福,走出庙门时,无意间在桥下一处陡坡发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院落。小小门庭背后,竟是一位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旧居——<b>“邓宝珊司令部旧址”</b>,亦即<b>“邓宝珊将军纪念馆”</b>。这里没有喧嚣与繁华,仅有一名管理人员守着这份低调与宁静,仿佛将军当年的风骨仍在时光中悄然延续。</p> <p class="ql-block"> 邓宝珊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西北地区的重要政治活动家,亦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他早年投身革命,曾参加辛亥革命与伊犁起义,是同盟会的坚定成员。在新疆与西北地区,他厉兵秣马、战功卓著,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定的革命信念。</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虽小,却别有天地。外庭院中矗立着将军骑马的塑像,墙上镌刻着多位名人的题字,庄重而肃穆。内院则由三眼窑洞组成,一间是纪念馆展室,介绍将军生平事迹;又一间为将军的起居室,三室相连,朴素整洁;以彩塑的形式展现着将军工作与生活的场景;另一间则是当年的会议室,空间宽敞,见证了将军和同僚运筹帷幄、制定重要决策的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 1918年,邓宝珊参与陕西三原起义,逐步成长为靖国军第四路的重要将领,历任营长、团长,直至副总司令。1924年,他参与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合组建的国民军,先后担任国民二军二师一旅旅长、第七师师长。1925年,他创办军官传习所,聘请苏联顾问,并积极接纳共产党员,推动军队现代化与革命化。</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宝珊将军担任第21军团长、第2战区北路军副总司令、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守榆林,多次前往延安与中共领导人会晤,携手抗击日军,成功阻止敌军渡河,为保卫西北立下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将军的妻子和儿女三人都死于日军对兰州的大轰炸中,这也是将军坚决抗日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邓宝珊将军于1948年出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他代表傅作义与解放军展开谈判,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作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将军加入民革,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曾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等要职,为甘肃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倾注了大量心血,深得人民爱戴。</p> <p class="ql-block"> 邓宝珊将军生平有两大功绩:一是促成了国共真正意义上的共同抗日;二是参与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 走进“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纪念馆虽不宏大,却承载着将军一生的光辉事迹与不朽精神。这里不仅是对一位伟大将军的纪念,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相信这个展馆会一直的保留下去…</p> <p class="ql-block"> 将军和次女邓友梅合影,不幸的是邓友梅英年早逝,就安葬在馆内后山的桃林梁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