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位于房山区长沟镇,占地6.11公顷,建成于2010年5月。整体建筑顺应自然地势、演绎造山运动、隐喻人类起源、应用地域材料,设计立意为“石破天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馆内布展面积5800平方米,设有开篇厅、宇宙奥秘厅、地史演化厅、资源展示厅、地质科普厅、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厅、生物多样性展示厅、矿物标本厅、展望厅九大展厅以及报告厅、4D影厅、游客服务中心等区域。集中展示岩石、矿物、动植物化石标本3000余例,多媒体演示12余处、模型场景1000平方米,系统呈现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等地质特征。 </p> <p class="ql-block"> 中国房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首都第一处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西南,由周口店、十渡、石花洞、上方山--云国寺、百花山-白草畔、圣莲山、野三坡、白石山等组成。公园保存有距今35亿年以来完整的地层序列,系统地记录了地质历史变化,保存有多种典型的岩石类型:有在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下形成的各类沉积岩,有经历了区域查质、动力夏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各类变质者,有岩粱冷却形成的花岗岩;有在地壳活动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各类构造形迹;有流水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同谷、岩溶峰林和溶洞。我们的祖先一“北京人”,70余万年前就选择在这里生活。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数万名地质、地理类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实习受教,上千位地质学家从这里启程攀查科学的巅峰。新中国第一部“地质词典”在这里诞生,若干地质术语在这里命名。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举世无双的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是真正的“地质百科大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主体建筑错落有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别具一格。</span></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宇宙奥秘厅</p> <p class="ql-block">地质景观展示厅</p><p class="ql-block"> 按1:100比例微缩复现周口店、十渡、石花洞、上方山--云国寺、百花山-白草畔、圣莲山、野三坡、白石山等八大园区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十渡 </p><p class="ql-block"> 位于房山区十渡镇和张坊镇。是华北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丛峡谷。也是中国北方唯一1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壁立万仞的峰丛、造型奇特的溶洞、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变幻多姿的河流地貌构成丰富多彩的地质景观。水绕青山过,人在画中行,秀美的十渡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景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的覆盖率达82%,是一处适合人类居住和修身养性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笔架山</p><p class="ql-block"> 为典型的岩溶峰丛地貌,由于数峰耸立犹如笔架而得名。形成峰丛地貌的物质基础是距今12亿前中元古界燧石条带白云岩,岩性坚脆,地层产状近水平。宏大直立的构造节理是本园区峰丛地貌形成的导控因素,四纪新构造运动以来,特别是在晚更新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地壳迅速抬升,受拒马河及其支流水系强烈冲蚀切割,形成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峰丛"地貌。山体峭壁线条刚直、棱角分明,阳刚之气十足,很具美学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岩溶地貌</p><p class="ql-block"> 发育在中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碳酸盐岩地区的一种典型地貌,它是以构造作用为主因加以流水的冲蚀、溶蚀作用形成的,即构造-冲蚀岩溶地貌。这种地貌发育在中元古界蓟县系碳酸盐岩中;在其地层产状近于水平,垂直节理发育的特殊构造条件下,在温带寒冻风化物理剥蚀大于化学溶蚀的外界条件下,形成了塔状、墙状、板状、桌状等形态各异、绚丽多彩的中国北方岩溶地貌景观,构成了本区“雄、险、奇、秀”的山岳景观主体。</p> <p class="ql-block">河流景观</p><p class="ql-block"> 拒马河蜿蜒曲折,随着陆地不断抬升,河谷凹岸风化的岩石在湍急的河水冲刷下不断崩塌,形成高耸直立的岩壁,随着凹岸岩壁越来越高,河流的凸岸则会发生河流堆积作用,形成拒马河漫滩、浅滩等。伴随着地壳的多次抬升,拒马河谷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和拒马河两岸错落有致的河流景观。</p><p class="ql-block"> 由于河流的截弯取直作用,拒马河留下了一座孤立的离堆山和一段马蹄形的废弃古河道,形成了“石门锁荫”的秀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七渡背斜(太阳升)</p><p class="ql-block"> 一种褶皱构造。褶皱是面状地质体在应力作用下呈现一个或一系列弯曲的地质体变形。在地壳中最常见的是层状地质体的褶皱,按其形态进一步划分为向斜和背斜。向斜是褶皱面弯曲凸向地层由新变老的方向,即核部是新地层,翼部是老地层;背斜是褶皱面弯曲凸向地层由老变新方向,即核部是老地层,翼部是新地层。</p> <p class="ql-block">张裂隙(一线天)</p><p class="ql-block"> 裂隙是指岩石中的破裂面或裂纹;而张裂隙是垂直于最大张应力方向并平行于压缩方向的裂隙。园区中张裂隙非常发育,形成大量的构造裂隙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孤山寨景区的“一线天”。“一线天 位于山崖直立陡峭的群峰中,在巍然耸立的岩壁中突兀裂开的一道巨缝。进入“天”,两壁岩石直立犹如刀削斧砍,抬头仰望,只见一线蓝天。</p> <p class="ql-block">地表岩溶,峰丛林立。</p><p class="ql-block"> 拒马河沿岸发育有距今10亿年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岩性坚脆,岩层产状近水平。宏大直立的构造节理(裂隙)是本地区板状山、塔状山、墙状山形成的导控因素,自距今260万年第四纪新构造运动阶段以来,特别是在距今18万年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地壳迅速抬升,拒马河及其支流水系强烈冲蚀切割和机械风化产生垂直节理,从而形成了棱角分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中国北方典型地表岩溶景观,如墙状山、柱状山、塔状山。</p><p class="ql-block"> 拒马河沿岸峰丛林立,从侧面观察,峰丛常与岩壁紧贴在一起,犹如“岩壁上的浮雕”。这一地貌形态是中国北方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银狐洞</p> <p class="ql-block">“倒挂银狐”</p><p class="ql-block"> 由滴水、飞溅水混合沉积形成,长约两米,雪豹头脸银狐身,它通体浮现着约两寸长洁白如雪的毛刺,因形似一只“倒挂银狐”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石花洞</p><p class="ql-block"> 为层楼式洞体结构,分上下七层,洞内沉积了华彩多姿、典雅秀丽的奇观异景,沉积物共有五种类型40多种形态,几乎囊括了岩溶洞穴中所有化学沉积类型和形态,汇集了岩溶洞穴沉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石旗一一流水沉积</p><p class="ql-block"> 由洞顶或洞壁上连续性水流形成的一种薄而透亮的旗帜状次生碳酸钙沉积物。</p> <p class="ql-block">石幔一一流水沉积</p><p class="ql-block"> 为饱含碳酸钙的薄层水由洞顶或洞壁流出,沉积成为波状或褶状的流石,形如布幔,故名。</p> <p class="ql-block">石笋一一滴水沉积</p><p class="ql-block"> 洞顶的水滴落到底板后,形成由下而上增长的碳酸钙沉积,形如笋状,故名。</p> <p class="ql-block">钟乳石一一滴水沉积</p><p class="ql-block"> 自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以碳酸钙为主的沉积。开始只成为一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中心部分有一空督。形状如钟乳,故名。</p> <p class="ql-block">鹅管一一滴水沉积</p><p class="ql-block"> 上下直径变化不大,即细长管状钟乳石。</p> <p class="ql-block">周口店</p> <p class="ql-block">山顶洞人</p><p class="ql-block"> 是发现于园区内的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化石,因化石地点在周口店“猿人洞”上方的“山顶洞”内而得名。“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约为3~1万年前的晚更新世。</p> <p class="ql-block">北京猿人</p><p class="ql-block"> 是在中国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之一。化石产于园区内龙骨山北坡,“北京猿人”生活于距今70~50万年,属中更新世。</p> <p class="ql-block">猿人洞</p><p class="ql-block"> 位于龙骨山东北坡,赋存于古生界奥陶系灰岩中,此处发现了“灭烬层”、古人类骨骼以及肿骨鹿等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它是周口店遗址中最重要的一处景点,于1921年被发现并进行试掘,闻名世界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出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云居寺三绝:石经、舌血经、木版经</p><p class="ql-block"> 云居寺的显赫声名,首先源于刊刻井珍藏了房山石经一一人称“国之重宝,石经长城”,加之龙藏木经和明代纸经,统称为“云居三绝”。</p><p class="ql-block">“房山石经”一一房山石经镌刻始于隋、历唐、辽、金、元至明末结束,共刊刻石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房山石经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其刊刻时间之长,工程之浩大,所刻石经数量之多,佛教经籍之完备,冠古绝今。石料来自园区南面的大石窝。</p><p class="ql-block">“明代纸经”--云居寺内珍藏着国内仅存的22000余卷明代纸经,在这些纸质手抄经文中,被誉为“舌血真经”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尤为珍贵。“《龙敝》木经”--云居寺所藏《龙藏》木经,于清乾隆年间由皇室刊刻,全部典籍取用上等梨木,刻工精细,内容之丰富堪称中国木版经文之最。为今世界仅存的两部汉文大威经之一。</p> <p class="ql-block">上方山七十二庵之首-兜率寺</p><p class="ql-block">兜率寺建于隋代,被称为上方山七十二庵之首。兜率寺由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组成,庭院一棵有1300余年历史的拧丝柏,点化出这里的典雅、肃穆。要到兜率寺必先过已有800余年历史的天梯。天梯依壁随崖而建,共262级,非常险峻。</p> <p class="ql-block">圣莲山园区</p><p class="ql-block"> 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大石河北岸,面积28.1平方千米。这里山峰秀丽,景色宜人,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地质奇观和人文古建为一体的景观区。园区所在区域在距今5.7~4.5亿年的古生代,被汪洋大海所淹没,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石灰岩;到了中生代,燕山运动塑造了园区山峦起伏的地貌雏形;进入到新生代,新构造运动使山体抬升、河流下切,园区及附近形成了莲子峰、神牛岭、翠屏峰、圣水洞、隐仙洞、九莲洞等别具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并有晾马台、圣米石塘等奇特景观。此外,特殊条件下形成的鳄鱼石、斑马石等为园区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含泥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鳄鱼石)</p><p class="ql-block"> 含泥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是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海相沉积形成的。褐色的岩石部分为含泥质灰岩,灰白色的岩石部分为灰质白云岩,其中褐色岩层中发育密集的破劈理,形象地勾勒出了鳄鱼的形态,俗称为“鳄鱼石”。</p> <p class="ql-block">条带状灰岩(斑马石)</p><p class="ql-block"> 形成于距今约5.4亿年的寒武纪。岩石中黑白相间的条纹有序的排列,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斑马石”。</p> <p class="ql-block">石经山雷音洞</p><p class="ql-block"> 石经山因藏经而得名,山上有九个藏经洞,分上,下两层,共藏石经4196块,洞内还保存有释迦牟尼佛舍利。九个洞中只有雷音洞是对外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白石山</p><p class="ql-block"> 位于涞源县境内。以白石山白云质大理岩构造峰丛为主要特征,白石山的底座为肉红色花岗岩,底座之上为产状近水平的燧石条带白云岩,形成巨型“顶盘悬挂体”。</p> <p class="ql-block">动植物资源</p><p class="ql-block">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北部亚带特色,属温带植被、华北植物区系,植被种属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03科700多种。植被大部分属于次生林,特别生长在高山的乔木、灌丛种类繁多。坡麓地带覆盖率达90%以上,坡脚地带亦达60-70%。</p> <p class="ql-block">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共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北京市级保护动物50余种。</p> <p class="ql-block">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厅</p> <p class="ql-block">岩石</p><p class="ql-block"> 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p><p class="ql-block"> 是一种天然的白石头,软硬度适中,易于雕刻使用。从中国古代起,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所以称做汉白玉。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p><p class="ql-block"> 1988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石材协会评选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人称“中国1号”。</p> <p class="ql-block">矿物标本厅</p> <p class="ql-block">矿物标本展示</p> <p class="ql-block">闪锌矿</p> <p class="ql-block">莹石</p> <p class="ql-block">叶片状方解石</p> <p class="ql-block">双锥状方解石</p> <p class="ql-block">展望厅</p> <p class="ql-block">图书阅览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房山世界地质公园</span>博物馆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周口店、十渡、石花洞、上方山--云国寺、百花山-白草畔、圣莲山、野三坡、白石山等八大园区核心景观的浓缩版,走进博物馆,一站式尽览八大园区的主要景观。同时还可以认识和体验地球演化、生物演化、人类进化历程,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