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16.若为自由故,国内洒脱行!放纵自我、随心所欲、策马由缰,路线可以随时变换,喜好可以随地改动,一切顺风顺水又顺心!闲庭信步,从容不迫,只争朝夕,搏击长浪,着意指东…</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延安对新中国的成立有着特殊贡献,一早从*新征程,新发展*的宣传大牌经过,徒步前往延安汽车南站,今天最重要的行程是拿下壶口山西瀑布!</span></p> <p class="ql-block">延安汽车南站</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曾经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p> <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p> <p class="ql-block">陕北三宝:小米、苹果、狗头枣,1000多亩水稻,旖旎风光,陕北江南。</p> <p class="ql-block">黄土高坡</p> <p class="ql-block">陕北人实在,敲锣打鼓也卖力,商业头脑还没有中东部那片发达。今天42.5元买了延安汽车南站去壶口瀑布的大客车票,结果误打误撞,上了旅游车,不得不看四个景点,包括南泥湾、黄土高原瞭望、北京知青旧居。</p> <p class="ql-block">黄河地下河</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位于晋陕峡谷中段,黄河北干流南段,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p> <p class="ql-block">东距吉县县城28公里,西距宜川县城40公里。</p> <p class="ql-block">万里黄河流经此地,水面由300米宽乍缩为50余米,飞流直下,跌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巨壶注水,故名“壶口”。</p> <p class="ql-block">壶口之瀑,震耳欲聋,夺眶而出!声若洪雷,惊天动地;黄龙出海,腾跃翻滚;急流跌宕,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心魄澎湃。实为华夏不可多得,世所罕见之奇观也!</p> <p class="ql-block">壶口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推向世界的35张王牌景区,入列中国国家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万马奔腾。</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63.94平方公里,以壶口瀑布为核心,与周边黄河峡谷、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风景壮美奇绝、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巨浪滔天、声若雷鸣、惊涛拍岸,形成“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生雷”等奇观。</p> <p class="ql-block">景区分布着“十里龙槽”“孟门夜月”“禹帽峰”“古渡口”“克难城”等百余处自然人文景观,呈众星拱月之势。</p> <p class="ql-block">《黄河大合唱》实景演出,通过歌、舞、诗、行为艺术,把黄河儿女百年来生生不息、保卫家园、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融于一体,表现了两岸黄河儿女的精神谱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物质文化遗产“搬卷”“旱地行船”“原生态唢呐”,展现了黄河流域两岸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为写照,千载传承,庚续绵延,展现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图谱。</p> <p class="ql-block">认识了9岁小学三年级离开日照黄墩台子地的郑州铁路局退休老乡,爷爷为南下干部;还有两个黑河来的女士,祖籍山东,政府退休的,我们四人一起拼车奔韩城。</p> <p class="ql-block">黄河最窄处38米</p> <p class="ql-block">古渡龙门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龙门镇北30公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p> <p class="ql-block">禹门口,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清涧街道。</p> <p class="ql-block">黄河龙门古渡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部下峪口镇,地处秦晋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河面宽度不足40米,形成“无风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险峻水文景观。该地相传为大禹治水凿开龙门之地,也是“鲤鱼跳龙门”典故的起源地,现存铁索桥、铁路公路桥等设施见证着从古渡到现代交通枢纽的演变。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唐高祖李渊等历史人物曾在此渡河征战,现存百丈岩、送子洞等景点展现黄河峡谷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城区东北方向,泌水河谷地之阳高岸上形似“葫芦”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俯视村落,尽在眼底。</p> <p class="ql-block">距韩城市城区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p> <p class="ql-block">笃敬是由"笃"与"敬"构成的复合词,本义指行为敦厚严谨、心存恭敬的态度。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的论述,后成为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宋代洪咨夔在《挽李丞》中以"笃敬古君子"赞誉品德之士,清代张履祥的家书《示儿》更强调"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印证其作为传统道德准则的历史地位。现代汉语中,暨南大学将"忠信笃敬"定为校训,通过拆解"笃"为厚实真诚、"敬"为恭敬严肃的道德维度,延续词语的现实价值。</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因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古建筑群,建筑紧凑、村寨相连,保护完整,保存有古塔、古暗道、古井、祠堂、私塾、哨门、看家楼、节孝碑等18处公共设施,错落有致地坐落着123院元明清三朝四合院。保存古巷道20多条,14条河石铺就的巷道长短相济。祠堂11座,哨门24座,13处私塾,11眼水井,涝池一座。文星阁、节孝碑、惜字楼、关帝庙等建筑一应俱全,村东南的文星阁、东北的“泌阳堡”。</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房屋都是由青瓦青砖建成,晴天无尘、雨天无泥,古色古香。四合院主要特点:一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各类房屋;二是门窗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三是方位必正。而从工艺上看,党家村房屋同京晋名院一般精细,不同处是:这里的房屋多为两层;院落小,挨得紧,简直挤在一起;门道多为走马样式:上首房屋不住人,只用来祭祖待客。</p> <p class="ql-block">光得月</p> <p class="ql-block">“钦点翰林”指清代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自选拔的翰林院官员。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负责起草诏令、编修书籍等职,其成员多为进士出身的顶尖人才。 </p> <p class="ql-block">党家村民居结构基本为三架梁,作法简洁,有廊者多一架。房屋形式以硬山为主,少量悬山。建筑装饰,石雕、砖雕、木雕一应俱全。公共设施主要有:文星阁、节孝碑、祠堂、看家楼亦称望楼、哨门、泌阳堡寨墙、下村上寨联系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文星塔,又称文星阁,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是“党家村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原为木塔,毁于火灾后于1901年改建为六角六层楼阁式空心砖塔,1908年竣工。塔通高约28米,塔基呈六角形,高近3米,底层南面设券门及歇山顶小方亭,门额悬“文星阁”木匾,檐角微翘,顶层檐下饰砖雕斗栱、垂莲柱,塔刹为宝珠式。</p> <p class="ql-block">塔身各层门额分别砖雕“大观在上”“直步青云”等题字,内部设木梯可登临,供奉孔子、孟子及文昌帝君等儒道先贤牌位与塑像。其东南方位选址契合传统风水理念,形制设计融合祭祀功能与文教象征,体现了清代砖塔的典型风格与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南临澽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山水环抱,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狮子巷</p> <p class="ql-block">韩城主打花椒系列食品</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风貌古色古香,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南北长达千米,东西800余米,占地面积约0.79平方公里,古城内由文庙,九郎庙,韩城北营庙,东营庙,庆善寺,毓秀桥,城隍庙,县衙,状元府,闯王行宫,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p> <p class="ql-block">北营庙,位于韩城市金城大街254号,始建于元代,占地2460平方米,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南,整个院落由关王祠、孙真人祠、西道院组成。韩城旧城历代驻扎兵营之地曾设东、西、南、北、中五个营庙,现存北营庙有献殿、寝殿。北营庙体现了人神共治的思想文化,这种建筑格局是韩城古城所特有的。北营庙整个装饰集浮雕、透雕、绘画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5月25日,北营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古城参观后回到酒店附近,网约车驾驶员引导来到"成聚德"陕菜馆。</p> <p class="ql-block">陕菜,这顿饭我请了三位老乡。</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喝花椒啤酒</p> <p class="ql-block">韩城气派的婚礼拱门</p> <p class="ql-block">6.17.早餐五块10个包子没吃了,打包带上。</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墓和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乡芝川镇南的高岗上,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10年),占地4.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像</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p> <p class="ql-block">古道,巨石磨出了圆弧。</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历数家,他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史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名人”,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在这里我们以绘画的形式展示他的生平,这十七幅国画全部出自已故韩城藉著名画家秦惠浪先生之手。秦先生以厚重的笔墨,生动的线条,饱满的激情,画出了人们心中的史圣,画出了“千秋太史公”不朽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汉太史司马迁祠墓</p> <p class="ql-block">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中国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不间断的历史记载。在历代史书中,被赋予“正史”地位的“二十四史”最为重要,而“二十四史”之首就是《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所著,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述了中华民族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约三千余年的历史。记载人物多达四千人,囊括了不同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的英雄人物一百三十九人,构成了巨幅栩栩如生的历史长卷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以及天文地理,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p> <p class="ql-block">鲁仲连射书救聊城</p><p class="ql-block">鲁仲连(约前305年~前245年)战国名士,亦称鲁连,今茌平人,善谋划,常周游各国,为其排难解忧。赵孝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鲁仲连说服赵、魏联合抗秦,秦军以此撤军。7年后,燕将攻占齐国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一一推辞,退而隐居。</p>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牌坊</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上</p> <p class="ql-block">城墙拱护</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著作的《史记》为二十四史之“母本”,他的目光也成了几千年来史学家目光的“母本”,代代延续。正是这代代延续的目光,使全部历史获得了比较近似的精神价值归向,进入了上下相通的文化传承系统。</p> <p class="ql-block">《史记》自问世以来,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与瑰玮奇变的文采,成为中国古典文献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国内外研究者代不乏人,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据不完全统计,自东汉至今,研究《史记》的专著达三百余部,论文(及评述)万余篇,足见《史记》研究的壮观态势。《史记》不仅是重要的史学著作,也堪称文学作品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字子长,中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有《史记》《悲士不遇赋》等。少年时随父司马谈读书,并从董仲舒受学《春秋》,向孔安国问疑《尚书》。二十岁出游,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事,调查社会风俗。后为郎中,曾随汉武帝出巡西北诸郡县。元鼎六年(前111),奉命出使西南。元封元年(前110年)父死,遗嘱继志著史。三年,任太史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太初元年(前104年),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工作,与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典星射姓、治历邓平、方士唐都、落下闳等数十人,共同制订了以正月为岁首的新历,名为“太初历”。此后即着手著史。天汉三年(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获罪入狱,处以腐刑。讨论太始元年(前96年)出狱,任中书令。受刑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影响极为深远。司马迁逝世后,《史记》藏于家,至汉宣帝时,始由其外孙杨恽公布于世。除《史记》外,其著作存于今者尚有《报任安书》、《素王妙论》、《悲士不遇赋》。</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年)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10年),占地4.5万平方米。1982年,司马迁墓和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墓,韩城古八景“太史高坟”。</p> <p class="ql-block">现存墓冢为砖砌蒙古包形状,相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修建,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墓冢高约3.08米,周长18米,墓顶有一古柏,枝分为五,人称“五子登科柏”。</p> <p class="ql-block">墓冢周围嵌以八卦及花卉砖雕图案,其“八卦”象征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终极探索,因而司马迁墓也称“八卦墓”。</p> <p class="ql-block">下山奔韩城站,离开陕西向山西。</p> <p class="ql-block">韩城市,陕西省辖县级市,渭南市代管。总面积1621平方千米,总人口39.0946万人。韩城古称“龙门”,始建于西周,称“韩侯国”;1984年1月正式撤县设市,属渭南地区。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韩城历史悠久,周宣王时,为梁(伯)国。春秋战国为少梁邑。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置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韩城县。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县。</p> <p class="ql-block">稷山县,隶属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汾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总面积6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5077人。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高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稷山县。稷山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始祖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境内因有稷王山而得名。稷山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截至2024年,境内拥有稷王庙、大佛寺、宋金墓等7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高台花鼓、高跷走兽、镙钿漆器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临汾市云丘山景区,简称云丘山景区,是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千米。云丘山古称“昆仑”“北顶”,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称。</p> <p class="ql-block">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629米,云丘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景区素有“姑射山最秀之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中和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世界罕见超大冰洞群和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永久会址地,是“晋南寻根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疗养、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9日,山西省临汾市云丘山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山西省第九家、临汾市第二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深山民宿</p> <p class="ql-block">山西也有青山叠翠,奇秀去处,江南风貌。</p> <p class="ql-block">八宝宫因儒道佛三教以所拥之八件法器为宝而名,又因其地处云邱山后,创建时间晚于五龙宫而俗称后宫。</p> <p class="ql-block">宫内供奉着后土娘娘、碧霞元君和顺天圣母三位女神。后土娘娘又称后土皇地祇、地母娘娘,是道教四御之一,她掌握月阳,化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有“厚德载物”的美称。碧霞元君又称送子娘娘,是道教里为人们“送子”的女神。顺天圣母是九天玄女之徒,又称临水夫人,是传说中救助妇女难产之神。</p> <p class="ql-block">三祖殿</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如此葱葱郁郁,高耸云端,不置身于山西皆不信乎。</p> <p class="ql-block">海拔高于东岳泰山</p> <p class="ql-block">缆车助力向主峰,下缆车步行60分钟方可达。 </p> <p class="ql-block">目太极☯知道教仙山洞府</p> <p class="ql-block">星斗殿</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视野开阔,可俯瞰“千峰竞秀,万壑峥嵘”的云丘山全景。</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始建于宋元时期,建筑风格为三叠式,位于神龙岭第二高峰之上,与祖师顶相连。玉皇顶建有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日神和月神,是道教仙士常游之地。 </p> <p class="ql-block">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深谷陡崖</p> <p class="ql-block">巉岩危峰</p> <p class="ql-block">玻璃桥</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塔尔坡古村是千年古村落,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以石砌建筑群、非遗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体验闻名,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塔尔坡古村位于云丘山景区北部,原名“榻耳坡”,因老子李耳曾在此下榻而得名,现存建筑可追溯至隋唐时期。</p> <p class="ql-block">村落依山而建,完整保留了43处石砌院落,包括窑洞、石屋等建筑形态,被誉为“千年民居建筑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建筑几乎全由石块砌成,包含石拱顶窑洞、依山挖掘的土洞以及抬梁木结构瓦房,形成阶梯式防御布局,院落间以暗道相通。</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古皂角树与溪流构成完整生态系统,村落整体呈现“良田美池桑竹”的世外桃源景观。</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冰洞群,是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天然冰洞群。经过16年的探索开发,2019年作为旅游景点向游人开放。该冰洞群由11个洞腔组成,目前已开放5个洞腔,冰洞总长100多米,最宽处有12米,最高有15米,洞内4壁结冰,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显出梦幻般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洞内365天全年有冰,温度保持零度以下。</p> <p class="ql-block">云丘山冰洞群位于北纬38度,隐藏在深山之中,洞外看起来普通,洞内却别有洞天。冰笋、冰柱、冰锥、冰葡萄等随处可见,冰的形态多达10余种,洞内景色美轮美奂犹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冰洞全长100多米,洞内最高处15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冰洞,竟然如此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临汾:尧都、华夏文明发源地、晋文化核心,“虎落平阳被犬欺”出处。“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汉语俗语,出自《增广贤文》,"平阳"即临汾。</p> <p class="ql-block">6.18.尧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秦蜀路南端,集深厚历史文化与娱乐庙会于一体的华夏文明圣地。展现尧帝丰功伟绩,传承五千年文明精髓,每年庙会吸引无数炎黄子孙共襄盛举。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中徙汾东,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并进行过多次修葺与扩建,清康熙帝、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都曾御驾临此。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仪门</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広運殿</p> <p class="ql-block">尧帝</p> <p class="ql-block">尧庙小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华夏之源 </p><p class="ql-block">——华国锋</p> <p class="ql-block">华门,天下第一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尧都大道,尧庙广场的西面。华门建于2002年,由基座、主门及门楼三部分构成,主体工程包括大台阶、裙房、主门、阁楼4部分,地下二层,地上7层,总高50米,长80米,宽40米,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p> <p class="ql-block">华门博采“门”建筑精华,集历史纪念和游览观光于一体,正面三门矗立,象征尧、舜、禹三帝。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主门以刚刚开启的形式,象征尧帝开启中华文明之门。</p> <p class="ql-block">华门内部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华夏文明和民族文化,并以“源远流长、门开国盛、尧天舜日、东方巨龙、连环九鼎、天下巨联、登高望远、华门飞愿、名门博览、华门之夜”等十大景观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雄居世界第一,在建筑规模和高度上堪称“天下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也叫大云禅寺、大云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南,与山西师范大学毗邻。</p> <p class="ql-block">因寺内高耸的宝塔下供奉着一尊铁铸佛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地震毁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整座寺院坐西向东,共三进院落。2006年5月25日,铁佛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晋南山清水秀</p> <p class="ql-block">灵石县隶属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常住人口24.29万人。春秋始置邬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1961年,恢复灵石县建置。</p> <p class="ql-block">出租车驾驶员与老公都干这个,一路侃侃而谈,儿子在西北工业大学读博,为她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给她加了五块。</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为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窑洞模式</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p> <p class="ql-block">高墙大院</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先后建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年间,王家开始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建成崇宁堡、怀永图院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至乾隆年间,王家大院迎来筑堡建宅高峰期,相继建成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等建筑。嘉庆年间,视履堡开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胡正(1924-2011)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流派"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文学创作一级作家。1938年参加晋西南吕梁剧社投身革命文艺工作,1940年秋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汾水长流》及《胡正文集》集中展现了山西农村变革历程。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晚年仍保持文学创作活力,在《山西文学》发表反思性短篇小说。作为"西李马胡孙"五老中最后离世的主将,其开朗性格与艺术成就深刻影响着山西文学发展。</p> <p class="ql-block">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并开始卖祖产谋生,例如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嘉言将视履堡1.2万余平方米的宅院卖出。</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家大院被分给上百户村民居住。自1995年起,王家大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修复。</p> <p class="ql-block">自1997年开放后,王家大院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坐北朝南,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主要由高家崖、红门堡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地处山西省中部偏南区域,坐落在距离灵石东站不到五公里远的静升村。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各个建筑群,包括堡、巷、院、祠堂等,散布于静升村各处,各自形成独立的布局体系。主要建筑群是视履堡和恒贞堡,建于村北黄土坡上,分踞东、西,隔沟相望,以龙凤桥彼此相通,并与地势更高的崇宁堡成呼应之势。视履堡和恒贞堡都是堡墙环绕的封闭型城堡式建筑群,以南北轴线为准,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由南向北形成几进院的纵深,并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个方向横向展开。其中视履堡以东、西主院即敦厚宅、凝瑞居为中心展开,其后院及花院、书房院环布北、东、西各处;恒贞堡则以东、西对称形式,从南向北各排四层院落,再配以若干偏院。其主院结构,或为前厅后室,或为前园后室,再配以厢房。总体布局在规范之中有所变化,井然有序而又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孝义祠堂位于王家宗祠东北角,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下。由孝义石坊和孝义家祠两部分组成,祠前石牌坊为三门三楼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孝义祠堂是一个二进式四合院,分上下两院,占地42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作为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其集中体现了明清晋商文化的建筑技术发展及建筑艺术特色,已经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p> <p class="ql-block">晋中市绵山风景区,又称绵山风景名胜区,简称绵山风景区,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介子推之绵山,清明寒食之源,景色一样秀美。</p> <p class="ql-block">昨日云丘山了,今天绵山,距离管辖县城距离特远,而临近邻县火车站,这就是提前做攻略的用处。云丘山18公里对50公里,绵山9公里对23公里。</p> <p class="ql-block">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p> <p class="ql-block">介子推(?—前636年),后人尊为介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出逃至翟国,介子推同狐偃、赵衰、魏犨、胥臣等人追随一同逃亡。晋文公归国后,赏赐那些一同跟从流亡者,介子推没有向晋文公索要俸禄,晋文公也没有给介子推赏赐俸禄。介子推同母亲说明情况后,就携母隐匿在山林之中,最终隐居而死。晋文公到处寻找介子推而未得,最终将绵上山封为介子推之田。在《左传》和《史记·晋世家》中均没有介子推抱树焚死的内容。《庄子·盗跖》和《楚辞·九章·惜往日》是最早叙述这类故事的文献。介子推割股救主、抱木燔死以及同寒食节的关系,均是传说和演绎,而寒食节应与中国古代仲春、季春改火焚田的习俗有关。</p> <p class="ql-block">八仙洞</p> <p class="ql-block">“三清上,曰大罗”,举世闻名的道教大罗宫坐落于山西绵山。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110米,层楼迭阁,青墙金瓦,画栋雕梁。雄狮背驮整座宫殿,形象逼真,威武生动。一层至七层面阔五间,以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为主。七层以上为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八层至十三层面阔9间,廊下各有10根盘龙大柱,宛如皇宫天庭,一派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绵山大罗宫之名出自春秋时期著名隐士介子推,据传介子推曾携母隐居于绵山并在此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曰大罗”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罗仙境”。</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群总面积共达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群楼高耸,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雍荣华贵,又古朴典雅,可与布达拉宫媲美,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p> <p class="ql-block">铜鹤</p> <p class="ql-block">绵山海拔25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属太行山支脉。</p> <p class="ql-block">这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唐朝李氏夺取政权的福地。</p> <p class="ql-block">绵山风景区的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p> <p class="ql-block">绵山风景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有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有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p> <p class="ql-block">介休市,山西省辖县级市,由晋中市代管,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7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2.94万人。介休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新石器时代,介休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代,始置界休县,属太原郡。北周,置介休郡。介休市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中国最大的纪念性人文节日——“寒食清明节”发源于介休。介休文旅资源丰富,有中国唯一的祆教代表实物祆神楼,有晋中首个国家5A级景区绵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雪花啤酒5+6四个包子5三个凉菜萝卜豆干花生米7计23块车上消遣,不知不觉抵达榆次站。</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悼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榆次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的英雄烈士。该纪念碑由原中共榆次市委和市政府 于1985年9月开始建设,1986年7月19日建成,位于 榆次区站前公园内,面向东方,迎着朝阳,显得庄严而圣洁。纪念碑的正面刻有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8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中共榆次市委、市政府撰写的217字碑文,详细记录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纪念碑的建立旨在永远铭记英烈的不朽功勋,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抗日战争时期,绵山铁索岭为晋、鲁、豫和华东等各抗日根据地通往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一条秘密通道,游击队员曾多次护送党政军要人和各地干部由此前往延安。在绵山风景区有一块“叶剑英元帅论绵山石刻”碑,记述的是叶帅在欢送奔赴延安的干部时的一段讲话。其中对绵山、对介之推、对寒食节的来历都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榆次区,山西省晋中市辖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3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53万人。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称“榆次”。1999年9月24日,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榆次区是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坐拥山西大学城,榆次区西部与太原市小店区交界处建有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素有“省城门户”之称。拥有榆次老城、常家庄园、后沟古村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榆次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p> <p class="ql-block">D23:临汾华门~灵石王家大院~介休绵山~榆次老城…</p> <p class="ql-block">6.19.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古城旧址上修筑进来的,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是按照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孔圣人</p> <p class="ql-block">盘龙柱</p> <p class="ql-block">榆次老城占地一百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六十万平方米,景区建筑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构造精巧,是一处优秀的以古建艺术为载体的中国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结地。其地理位置独特,是晋商旅游黄金线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榆次县衙是明清时期县级官署建筑遗存,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现存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缮,现存规模达六进六出轴线布局,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该建筑因北宋时期升格为州府级规制,形成包含五堂、二十六院及四百余间房舍的行政建筑群,兼具办公、司法及生活功能。</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坐北朝南,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主体建筑保存完整。主入口为四柱三间式牌坊,匾题“民具尔瞻”,两侧辅以石狮配坊;内部设有六房、县丞院等行政机构,以及狱神庙、思凤楼等祭祀场所。建筑融合砖木石雕技艺,涵盖廊、轩、阁等多种结构形式,完整呈现县级衙署的行政体系与礼制特征。现存建筑因曾作为公安局驻地得以完整保留,现为榆次老城AAAA景区核心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榆次城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府兴路榆次老城景区内,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p> <p class="ql-block">榆次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玄鉴楼、乐楼、戏台、显佑殿、寝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廊房和东西配殿。榆次城隍庙是研究宗教体系、建筑艺术和思想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文庙、县衙、城隍庙是大多数古城标配,榆次老城是真正的古代文物传承,而非仿造的赝品。</p> <p class="ql-block">晋中站</p> <p class="ql-block">长治东站</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形成于复杂的地质变迁。</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所在的壶关段以海拔落差大(最大1100米)、峡谷幽深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烟雨蒙蒙八泉峡</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原名“八道水”,因峡谷中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门楼景观、峡谷景观、索道景观和步道景观四大游览区域,主要景点36处。</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八泉峡南起桥上村古桥,北至石子河畔, 东赴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山脊。</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被称为“太行第一雄峡”,雄居太行山大峡谷中段。先后荣获“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等诸多荣誉,被称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太行第一雄峡”。</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原名“八道水”,因峡谷中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实际泉眼多达300余个,溪水清澈见底,夏季均温比市区低5-7℃,是避暑胜地。2020年1月,八泉峡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以典型的嶂石岩地貌闻名,两岸绝壁如刀削斧劈,形成“一线天”等奇观,最大落差超过1000米。</p> <p class="ql-block">雄奇瑰丽,幽暗清爽。</p> <p class="ql-block">倩影独立,清秀突兀。</p> <p class="ql-block">全长3000米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可俯瞰峡谷全景。</p> <p class="ql-block">俯视峡谷,若即若离。</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八泉峡南起桥上村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负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山脊,总面积24.11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最低海拔600余米,最高海拔1400余米,最大落差约1100米。</p> <p class="ql-block">太行一绝</p> <p class="ql-block">北山秀美何处察?太行绝美八泉峡。</p> <p class="ql-block"> 八泉峡/章迅</p><p class="ql-block">斧辟刀削壶关锵,青峰罗列云端徜。</p><p class="ql-block">细雨空濛烟雾起,缘溪水岸景致长。</p><p class="ql-block">清潭虹鳟水中戏,了若浮空恣意翔。</p><p class="ql-block">天门洞开镜奇秀,恍至南国景毓傍。</p><p class="ql-block">大美山光何处寻?八泉峡落美太行。</p> <p class="ql-block">山西30分钟到了河南,安阳市林州合涧镇。</p> <p class="ql-block">镇政府</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至长治再焦作又云台山,正常车上四个小时,三次等待时间,且要明天到达;八泉峡至林州市合涧镇又新赤庄,这样省了一半时间,仅两次等待,费用亦省了一半,顺风车还坐了个奔驰。</p><p class="ql-block">图:新赤庄夜景</p> <p class="ql-block">6.20.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境内北部太行山东端,南临黄河,主峰为茱萸峰,海拔1297.6米。</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属于峰林峡谷地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云台山的地表河流主要有纸坊沟河、山门河、清水河等季节性自然河流,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充水源,它们旱季无水或少水,汛期则水势汹涌。</p> <p class="ql-block">从云台山的生态现状、植被景观来看,其植被群落演替,处在年轻生态系统向顶极生态系统演化的中间类型状态,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云台山有维管束植物650余种,分属94科,其中木本植物约150多种。云台山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及水生动物约400种,昆虫类近400种。其中,国家三级以上保护动物10余种。</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八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温盘峪)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景区内,位于子房湖南,峡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青苔卉莳草翠,故称温盘峪。</p> <p class="ql-block">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红石峡是云台山景点的精华,重点推荐。游览所需要的大致时间约一个半小时左右,峡谷全长1,500米,红石峡为单行线景点。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6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p> <p class="ql-block">谷里分布: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石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红石峡是云台山的标志性景点,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清澈的溪流闻名。</p> <p class="ql-block">峡谷内岩石呈红色,形态各异,与碧水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全长约1500-2000米,谷深68米,最窄处仅数米,由12亿年前形成的紫红色石英砂岩构成,属北方罕见的丹霞地貌峡谷。</p> <p class="ql-block">人工瀑布</p> <p class="ql-block">水量不大</p> <p class="ql-block">一池花海</p> <p class="ql-block">高峡出平湖</p> <p class="ql-block">茱萸峰位于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p> <p class="ql-block">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p><p class="ql-block">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p><p class="ql-block">这个被剽窃到了云台山,诗中山东:王维本太原祁县人,后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距离云台山400公里。原籍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p> <p class="ql-block">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真武殿</p> <p class="ql-block">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等,亦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湖北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玄帝宫屋后排椅钉子裸露刮破了裤子,景区推给茱萸峰,茱萸峰推给玄帝宫,谁也不管。</p> <p class="ql-block">独行者温州人,喜欢蹦的。40岁还没结婚。问其为啥没结婚,反问我“为什么结婚?我都不可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景色一般,红石峡水流人为因素太多,茱萸峰也无啥历史文物。光鲜是宣传手段强大,搞的夸张,比昨日壶关八泉峡不是一个档次。服务也差,出景区到大门口换了三次车。</p> <p class="ql-block">焦作站</p> <p class="ql-block">商丘站</p> <p class="ql-block">商丘市政务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阔别25天回归山东!</p> <p class="ql-block">单县访友,回族烤全羊加四君子酒,哥们四个毫无保留的痛饮…已是深夜还要加鸡汤一大碗,这营养过剩了。</p> <p class="ql-block">6.21.在单县老城区的牌坊街,有一棵枸杞树,据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枸杞树王”。🌳 这棵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为老街坊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牌坊街,又称衙门街,是旧时期单县县衙的所在地。作为老城区街巷的代表,这里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韵味。🏛️ 树旁立有一方石碑,虽然碑文斑驳难辨,但“圣旨”二字依稀可辨,透露出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生在屋内,长于露天。</p> <p class="ql-block">百狮坊,被誉为“天下第一坊,”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北牌坊街东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始建,是朝廷为文林郎张朴妻朱氏而建造。百狮坊,因其夹柱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狮)如意,百世(狮)多寿(兽)”之意。</p> <p class="ql-block">百狮坊原名节孝坊,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因此又称“张家牌坊”。百狮坊坐落于单县城北部牌坊街,高约十四米,宽约九米,石构,通体雕刻,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百狮坊正间前后坊心镌有“节孝坊”三个楷书大字。百狮坊均为透雕和浮雕,因为百个狮子雕刻精致,形无同者而居群坊之首,名扬海内。全坊结构严谨匀称、气势宏伟、雕镂精美、物象生动,玲珑剔透,繁而和谐,令人一赏三叹。</p> <p class="ql-block">百狮坊正间楼檐下六朵斗拱,次间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全枋上下间架有致,搭配均衡,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刚柔相济,神态协调。八根夹柱分八组雕刻百个石狮。大狮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巍然蹲踞,矫捷威猛。每个大狮身上攀伏着五个小狮。狮座前左右三面浮雕圆形松狮图,幼狮三三两两,蹦跳翻滚,争戏绣球。每根立柱透雕四条蛟龙,在柔美飘逸的祥 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正间上下额枋、次间额枋及正檐下“圣旨”匾四周镂空透雕二龙戏珠,雕龙悬目奋爪,摇头摆尾,如腾似飞。</p> <p class="ql-block">百狮坊正间中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给人以五彩缤纷、香沁肺腑之感。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枋板承托。脊和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鱼、海马、跑兽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吻尾外卷张口吞脊,每个吻兽身上又浮雕两条游龙。正脊中间雕塑二龙朝天,相托一珠瓶类饰物。其他部位也均浮雕、平雕有双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等吉祥图,正间下枋板的孔鼻上还雕一悬挂石鸟笼,微风吹来,石鸟翩翩展翅,呤叮作鸣。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繁而不乱,主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p> <p class="ql-block">百寿坊,亦称朱家牌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个不同的寿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鱼子状石灰岩构成,通高13米、宽8米,四柱三间三层楼阁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百寿坊独特之处,牌坊坊座雕有8头矫健雄狮昂首远望,8条出水蚊龙绕柱回舞,额枋上饰满盛开牡丹,与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5只透雕仙鹤、次间上额枋浮雕的相对翱翔之鸾凤构成了具有无穷魅力之艺术佳作,寓意“福寿万年”、“富贵无媲”或“喜上眉梢”。</p> <p class="ql-block">百寿坊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外,还有鹤、凤、梅花等奇花异卉。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致生动,可与百狮坊媲美。甭说那矫捷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满饰额枋的牡丹,单说那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五只透雕仙鹤和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引颈鸣唱、相对翱翔的双凤,就有无穷的魅力。狮座下左右面浮雕的圆形方形蟠螭、鹤图案,刀法简洁洗练,造型古朴优美,狮后夹柱板上各浮雕四幅花鸟画,有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媲;牡丹芙蓉,寓意荣华富贵;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梅竹绶带,寓意齐眉祝寿。还有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p> <p class="ql-block">单县百寿坊与百狮坊以其雄伟的气势鹤立于牌坊之林,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p> <p class="ql-block">单县羊肉汤排名山东第一</p> <p class="ql-block">单县羊肉汤,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的独特风格,被载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不品单县羊肉汤,等于白来走一桩”如果喝着羊肉汤,再吃上两个吊炉烧饼,那可算是美食绝配。</p> <p class="ql-block">顺风车至巨野北站,这是回归日照逗留的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费县奇石以‘园林石、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四大名石为核心,形成于远古地质变动,兼具自然奇观与文化价值。 其造型集‘瘦、漏、透、皱、雄、秀’等特征于一体,兼具观赏性与艺术性,被誉为‘中国北方最伟大的自然奇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5.27.日照站~胶东机场站~胶州少海万佛塔/慈云寺/扬州八怪高凤翰纪念馆~西宁曹家堡机场/西宁站~5.28.西宁虫草交易早市~湟源站/丹葛尔古城/日月山~青海湖二郎剑/黑马河~茶卡盐湖/茶卡镇~5.29.乌兰县城/乌兰站~格尔木站/察尔汗盐湖/格尔木市区~5.30.茫崖站/艾肯泉/花土沟农贸市场~5.31.依吞布拉克镇~米兰古城~若羌站~6.1.尉犁站/罗布泊/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库尔勒站~乌鲁木齐站~6.2.昌吉奇台江布拉克景区~6.3.天山大峡谷景区~6.4.塔什干~夏伊辛达陵墓群/雷吉斯坦广场~6.5.塔什干白色清真寺/哈兹拉提伊玛目清真寺/楚苏巴扎/独立广场~阿拉木图~6.6恰伦大峡谷~阿拉木图市政府/独立广场~6.7.麦迪奥雪山/中央国家博物馆/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升天大教堂~6.8.阿拉木图泰姆格里岩画~吉尔吉斯口岸~比什凯克中央清真寺/柏拉图广场~6.9.碎叶城~~伊塞克湖~6.10.东干人村庄~比什凯克胜利广场/火车站~6.11.比什凯克阿斯塔纳机场~乌鲁木齐红光山大佛寺~敦煌~6.12.敦煌丝路遗址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6.13.嘉峪关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酒泉西汉酒泉胜迹~张掖~6.14.张掖大佛寺~永昌钟鼓楼/骊靬古城~武威雷台汉墓~中卫高庙/鼓楼~6.15.靖边统万城~延安~6.16.延安南泥湾/山西吉县壶口瀑布~古渡龙门景区~韩城党家古村落/韩城古城~6.17.司马迁祠~临汾乡宁云丘山~临汾~6.18.临汾尧庙/小天安门/华门/铁佛寺~灵石王家大院~晋中介休绵山~榆次~6.19.榆次古城~长治壶关八泉峡~林州合涧镇~焦作云台山新赤庄~6.20.云台山~焦作站~商丘站~单县~6.21.单县百狮坊/百寿坊~巨野北站~日照西站,历时26天,三国八省区一气呵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