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解放军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为渡江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战役背景</b></p><p class="ql-block">    	○ 1948年下半年,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上升,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且士气低落。</p><p class="ql-block">    	○ 蒋介石决定采用"集中强大的机动兵团,吸引解放军攻击某一据点久攻不下,待其攻击顿挫时,出动机动兵团与之决战"的作战方针,在徐州采取"重点防御",仅守郑州、徐州、济南三大战略要点,加强工事,独立固守,徐州附近其他城市可随时放弃,集中力量与解放军决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战役部署</b></p><p class="ql-block">       ○ 国民党军方面:在徐州附近集结了三个绥靖区的五个军,四个兵团的十二个半军,共计24个军约70余万人,牵制二野的十二兵团黄维部有四个军及直属部队等。</p><p class="ql-block">    	○ 解放军方面:由华东野战军(华野)和中原野战军(中野)联合参战,华野所属十六个纵队,中野所属七个纵队,加上华东、中原军区及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约60余万人。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淮海前线作战和领导支前及后勤保障工作,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人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临机处置一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战役经过</b></p><p class="ql-block">    	<b>1.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11月22日):</b></p><p class="ql-block">	   ● 华东野战军主力分路南下,对以徐州为中心的国民党军进行多路向心攻击,围歼黄百韬兵团。</p><p class="ql-block">	   ● 中原野战军主力攻占宿县,切断徐蚌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p><p class="ql-block">	   ● 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为解放军迅速切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 经过激战,黄百韬兵团被全歼,黄百韬自杀。</p><p class="ql-block">    	<b>2. 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12月15日):</b></p><p class="ql-block">	   ● 黄维兵团在双堆集地区被解放军包围,蒋介石调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西救援黄维兵团。</p><p class="ql-block">	   ● 解放军在徐州西南的萧县、永城地区截住杜聿明集团,并将其包围。</p><p class="ql-block">	   ● 经过多日战斗,黄维兵团被全歼,黄维被俘。</p><p class="ql-block">	   ● 杜聿明集团陷入绝境,蒋介石空投手令,要杜聿明率部继续向东南攻击,与李延年兵团会合,但杜聿明决定向西南突围,结果在陈官庄地区被解放军包围。</p><p class="ql-block">    	<b>3. 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1949年1月10日)</b>:</p><p class="ql-block">	   ● 解放军对杜聿明集团展开总攻,经过四天激战,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杜聿明被俘,孙元良只身逃脱。</p><p class="ql-block">	   ● 同时,李延年兵团在解放军打击下,节节败退,未能与杜聿明集团会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战役意义</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淮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士气和实力。</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极大地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