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作为新年准备读的第一本书,在众多早已纳入书架的书籍中,我第一眼便选择了它-《明日将至》。这本书的封面是饱满的绿色,在绿色的包裹中一对父子面向远方,加之有文字辅以日本鬼才女作家力作、治愈系作品等等,我想那蓬勃的绿意中一定有作者对春天、对人生最饱满的解读,一切都生机盎然,一切都值得期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人生啊,感谢你让我如此快乐。”小说扉页的第一句话,这是九十六岁高龄离世的曾祖母弥留之际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也曾经被文中的澄川家族奉为圭臬。这是一个重组家庭,曾经幸福的无以伦比,年青的母亲“卷起印花衬衫的袖子,推开落地窗,让新鲜的空气流淌进室内,仿佛开启了诗情画意的新篇章”。这个重组家庭没有我们想象中重组家庭的关系相处困惑,甚至在澄川家翻新过的土壤中冒出了珍贵的嫩芽—他们一起迎来了澄川家新生命的降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所有美好的事物,大概都会令人惆怅,所谓幸福的人生,随时有可能被命运无情的粉碎。一直以来幸福的澄川家迎来了命运的最大恶意,近乎完美的长子被雷电击中猝然离世,无力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一蹶不振,澄川家因为这场事故往日的幸福时光一去不返,整个家庭接近坍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本书以澄川家其余的三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长兄离世后整个家庭的变化和他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在其后漫长的十五年中,孩子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辛苦,虽然抱怨,却依然以各自的方式爱着这个家,爱着患有酒精依赖症的母亲。作为一部治愈系小说,十五年后已经成人的三个孩子相聚在一起为远去的哥哥举行了生日聚会,他们以这种方式与往事和解,与哥哥进行了告别。告别的意义不是为了遗忘,而是让曾经被命运划伤的心慢慢愈合,让阳光可以穿透最终温暖心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如果整篇小说都是这样描摹人性的美好会不会流于肤浅,作家毫不吝啬将人性的丑恶和自私也逐一揭开向我们加以展示。血缘这东西,时而浓厚,时而淡薄。“为什么死的不是你而是小澄”?文中的母亲以这样的问题质问着健在的孩子。“为什么哥哥不能死的彻底一些?死的干干净净的”?文中最小的妹妹在心里这样质问着远去的哥哥。如果死亡果真不可避免,如果死亡真的可以选择,人性的丑恶、自私、利己一定会暴露的淋漓尽致。我想到了《活着》,想到了福贵会不会在独生儿子死的那个瞬间也想献上某个人的性命作为和老天交换儿子的筹码?想到了《步履不停》中的母亲,每年见到自己儿子以命相救的那个学生会不会也想到这个问题?至亲至爱个体离世的伤痛和新闻中众多人经历的天灾人祸可以平等的放置在人心天平的两端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相信。我和迅翁抱有一样的观点,不惮于胸怀恶意来揣摩人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读这本书的同时,碰巧我也看了最近大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小说和电影都在描述离别,讲述如何面对至爱的忽然离去,世界上有无数人因为身边人的忽然离去而改写了一生的命运,电影中的贾玲用一生的奔跑来治愈母亲过早离去的伤痛,小说中的三姐弟也因为家庭遭遇变故母爱缺失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大女儿恋上了妻子身患重病的已婚男;儿子因为母爱缺失有恋母情结,爱上了年长的寡妇;小女儿在患得患失中爱上了一个花心男。吾乡有句俗语:“宁舍当官的爹,不舍要饭的娘”,可见一个家庭的温度取决于母亲,母亲是一个家的核心人物,母爱的饱满程度决定了一个家的幸福度。可谁知道离别的钟声会在哪个街角响起?哪一次会是我们今生的最后一次拥抱?<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生就是不断放下,可惜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告别。</span>所谓<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日方长一定是世间最大的谎言,</span>好好在一起吧,好好在一起欢笑,好好在一起拥抱。这样我们会在离别之后的笑容伴着泪水中回忆起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时光。每一次好好在一起,就是每一次我们都好好的告别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最近听了一首歌,只记得其中几句歌词:“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 ,什么滋味 ,充满想象”。所谓明天,其实就是带着记忆的今天,盒子里巧克力的味道取决于今天我们向盒子里投放了什么,让我们就从今天开始认真投放吧,投入爱意,投入温暖,投入陪伴,投入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期许。结尾之际,就用小说文末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这篇文字吧,“这许多的人生啊,多多少少,请让我继续如此快乐下去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