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无鸡不成宴”。我是比较爱吃鸡的。我常住北京,在北京吃鸡多半是吃扒鸡,有时候老伴在家里做盐焗鸡,而盐焗鸡的蘸料需要从网上买回来。<br> 我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他的家乡广西博白县,经常举行各种纪念王力的活动,邀请我和老伴回去参加。今年已经回去了四次,最近的一次是11月1日博白中学百年校庆。每次回去,在各种宴会上,少不了的一道菜是“白切鸡”。这是博白县的著名美食之一,而我是非常喜欢吃白切鸡的。<br> 其实,说起白切鸡,这是著名的粤菜。我的童年是在广州度过的,所以小时候就常吃白切鸡。1954年,我们全家从广州迁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后,就吃不到白切鸡了。那时在北京有一家餐厅叫大同酒家,只有那里还能吃到白切鸡,而且那里的鸡是从广州运来的,所以我父亲不时会带我们到那里去。<br> 这次我俩在博白参加博中的校庆活动后,我们就来到了南宁。南宁有一家餐厅名叫“白七刀”,这是一家连锁店。“切”字分开两半就是“七刀”,这家餐厅的主菜就是白切鸡。十几年前,我在博白北京商会上认识了一位朋友叫李之焕,后来他到了南宁,最近他告诉我,他成了白七刀餐厅的老板之一,而他所在的餐厅,恰好是该餐厅在南宁的旗舰店。最近该旗舰店要开业,邀请我来参加开业典礼。<br> 后来,原定的开业典礼仪式临时取消了。但是他还是邀请我们去他的餐厅用餐,于是我们在该餐厅开业那天,来到他这里用餐。<br> 该餐厅的地址在南宁玉兰路德利东盟国际广场A1栋2层,下图是它的外景。 白切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的民间酒店,因其烹制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名“白斩鸡”,又被称为白切鸡。<br> 白切鸡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但讲究火候和细节。通常选用新鲜的土鸡或三黄鸡,洗净后放入微沸的水中浸泡约15分钟,期间需将鸡提出水面两次,以确保鸡肉受热均匀。随后迅速冷却,并在鸡皮上涂抹熟花生油以增加光泽和风味。<br> 白切鸡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益。同时,由于其制作过程中不添加过多油脂和调味料,因此热量相对较低,适合注重健康饮食的人群食用。<br> 白切鸡作为宴席上的重要菜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它不仅是一道美食佳肴,更是两广人对家乡味道和传统文化的一种怀念和传承。<div> 下图的视频是该店宴请的录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