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陪舅舅去复查骨科手术的情况,顺便带他去看了耳朵。舅舅最近听力下降得厉害,医生检查后发现是耵聍栓塞,通俗点说就是耳屎堵住了耳道。我们赶紧做了耳内镜取耵聍,整个过程也方便,舅舅说做完之后耳朵轻松多了,听力也恢复了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事儿让我想到,很多人其实对耵聍栓塞并不了解,甚至会自己随便掏耳朵,结果反而把问题弄复杂了。其实耵聍本身是保护耳朵的,它能帮助阻挡灰尘、细菌,还能润滑耳道。但当它堆积过多,形成硬块堵住耳道时,就会影响听力,甚至引发耳鸣、耳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头晕或者耳朵发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为什么会出现耵聍栓塞呢?有的人生理结构耳道比较窄,或者本身耳屎就偏油性,容易堆积;还有些人习惯用棉签、挖耳勺频繁掏耳朵,结果反而把耳屎越推越深;另外,戴助听器、耳机时间久了,或者耳道本身有炎症、湿疹,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耳朵感觉闷闷的、听不清声音,甚至出现耳鸣、耳痛,那就要注意是不是耵聍堵住了耳道。这时候千万别自己乱掏,很容易伤到耳膜。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一些软化耵聍的滴耳液,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或者遵医嘱用橄榄油软化几天,然后到医院由专业医生用耳内镜取出,尤其是耵聍已经变硬的情况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自己处理没效果,或者耳朵开始剧烈疼痛、流脓,听力明显下降,那就得赶紧去医院。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或者鼓膜穿孔的人,千万不能随便冲洗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预防耵聍栓塞并不难。首先就是别频繁掏耳朵,耳垢本来就能自己排出;其次洗澡或游泳后注意擦干外耳,保持耳道干燥;对于油性耳垢的人、老年人或者长期戴助听器的人,可以定期到医院检查一下耳道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陪舅舅看病,不仅解决了他的听力问题,也让我学到了不少护耳知识。耳朵虽然小,但保护起来可不能马虎。科学护耳,从了解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