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海拔1972米。洱海,属澜沧江流域,系其支流漾濞江支流西洱河上源。湖水由西洱河流经大理市区下关,向西汇入漾濞江。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名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年~859年),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高69.13米。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线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皆高42.19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崇圣寺三塔集三种功能于一身,建塔艺术登峰造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p> <p class="ql-block">苍山,亦称点苍山,在古籍中又有玷苍山、熊苍山、大理山之称,属喜马拉雅造山带南延部分之横断山脉云岭。是大理市与漾濞彝族自治县的分界山岭,山势西北一东南走向,北起花甸坝之西的光蓝坝垭口,南至西洱河,长约48千米,东西宽约18千米。苍山山脉连脊屏列自北而南由19座山峰组成,海拔3074~4122米,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达4122米,与西坡河谷相对高差约2500米,与东坡洱海相对高差约2100米。</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短暂却饱满的旅程终于画上句点啦。这一个月里,我们一起追过日出、数过星星,在陌生的街道分享过一碗热腾腾的小吃,也在迷路时互相调侃着找方向。那些笑着闹着的瞬间,那些不经意拍下的合照,还有偶尔冒出的小插曲,都成了这次旅行最珍贵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这段同行的记忆会一直闪光。愿我们带着路上的好心情回到各自的生活里,也期待下一次,或许在另一个街角,我们能笑着说一句:“又见面啦!” 到家记得报平安,后会有期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