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裹着那双小脚,在老家屋前的那颗老槐树下忙碌,微风吹来,槐花簌簌落满了她的全身,四周散发着槐花的香气,像极了她这一生从未言说的母爱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母亲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个战乱不堪的时代,在她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因病离世,留下年幼的母亲和大姨相依为命。好在开明的外公坚持让她们姐妹读书,母亲得以在学堂里识了些字,在那个大多数女子目不识丁的年代,她算得上是个“文化人”。但时代的烙印终究深刻,母亲的双脚在年幼时就被裹成了“三寸金莲”,这双小脚,承载了她一生的艰辛与倔强。</p> <p class="ql-block">十八岁那年,母亲嫁给了父亲。因身体缘故,她直到三十多岁才生下我。老来得子的喜悦,让母亲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那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父母亲靠种地为生,微薄的收入仅够糊口,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料。可母亲总把最好的留给我,自己却省吃俭用。她常说:“孩子,人活着要有志气,再穷也不能丢了骨气。”</p> <p class="ql-block">为了供我上学,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操持完家务,便拖着小脚去地里干活。春种秋收,寒来暑往,那双小脚在泥泞的山路上不知摔过多少跤,可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封路,我生病胃痛不止。母亲二话没说,裹紧破旧的棉袄,顶着寒风去镇上。等她回来时,头发、眉毛上挂满了冰霜,怀里却紧紧抱着还带着她余温的药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从小就懂得做人要正直,要懂法纪,不贪义外之财。她常给我讲古往今来那些清正廉洁的故事,用最朴实的语言,教会我做人的道理。靠着这份志气和母亲的支持,我顺利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出了泪花,她语气深重的对我说:“孩子,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有一年,我因病住院。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母亲那里,已经年迈的她,竟独自裹着小脚,倒了几趟车,辗转几百里路来到人民医院。当她出现在病房门口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衣服有些凌乱,头发也被风吹得有些散乱,可眼神里满是担忧和心疼。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在母亲心里,我永远都是那个需要她呵护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岁月无情,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那年夏天,也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接到父亲的电话,我匆忙赶回去。推开家门,看到病床上的母亲,我的心猛地一揪。她瘦得脱了形,看到我,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了句:“你回来了。”这四个字,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也成了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亲走了,带走了她一生的勤劳、忍耐与善良。但她留给我的,是比任何财富都珍贵的东西。她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坚韧与善良的力量。如今,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我总会想起老屋前的母亲,想起她裹着小脚忙碌的身影,想起她那充满爱意的叮嘱。那些记忆,如同一缕缕槐花,清香扑鼻,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永远、永远也不会散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