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松小说<外滩老油画>连播第八集

木头人金柏松

<p class="ql-block">&lt;外滩老油画&gt;</p><p class="ql-block"> 第八集</p><p class="ql-block">阿松 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导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文明前进中最美好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探索的目标不一定能达到,</p><p class="ql-block">但探索的过程就是辉煌的历程,</p><p class="ql-block">探索的过程会获得许多出奇不意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集)</p><p class="ql-block">说起画签名的字,秦画家说了一连串的情况,如有人签笔名,不同时期,同一个画家会签不同的名字。有的画家是叫别人画好,再签上自之己的名,有的根本不是自己的画,签上自己的名。有的把别人的画裁去别人的名字,签上自已的名,押上自己的章,别人的画就成自己画的了。</p><p class="ql-block">所以签名有时乱了世事,会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当然,真要作假,画框、画布、颜料、画风,都可以作假。</p><p class="ql-block">但这几张画,如能找到原始画框,再找到作者可能会有大效果的。</p><p class="ql-block">小胡与秦画家是两代不同的人,小胡已经与网络你我不分,他除了在网上提出自己的难题,是有一群人为他提供各种伩息,还有各种评论,议论。他把每天的日记,网上各种反应,议论,事无巨细的整理成电子文档,然后让美篇编辑部打印成精装文集,这既是艺术档案,又是一次对画的宣传,网上网下,互动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来画廊的人除了看画,还要看看这本画册,画册里每一幅画,有整体的,有各种局部,脱落的画布,是那么的荒野凄美,有看客翻阅每一页时,似乎走进那个古希腊被火山灰埋了千年的庞贝城里,又如复活岛上古人的神秘石雕排在海岸边上,远望前方。</p><p class="ql-block">探索比现实更有魅力。</p><p class="ql-block">他把打印的画册一本本的卖了出去,画册里带着问号,他是谁?她是谁?</p><p class="ql-block">小胡不是明星,但这几天他有点名星的样子了。</p><p class="ql-block">画廊是看画的地方,也是很多绘画爱好者学画的地方,他们通过对画廊原作的细细揣摩,知道什么样的画属于正宗的好画,什么是学院派,什么是行画,两张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油画,都是异状精细,但一涨是一文不值的行画,另张却是不可多得的术品。</p><p class="ql-block">还有当代流行的抽象油画,大多谁都看不懂,但还是有人能区别出那张是欺世盗名之徒的瞎编。</p><p class="ql-block">所有看到这几张抽象画的人,常常有人要问问小胡如何看懂这些画,于是小胡去买好几本专业书,如何认识抽象油画。</p><p class="ql-block">小胡独自一人时,会呆呆的望着那幅抽象画,他怎么觉得画上好象有只喜雀一样的东西,在抖动,有点像,这是背,这是尾,这是黑色,这是白色,那尾巴是丢的很远,如还没起飞,那身子和头已经直飞云天了。不止一只,还有另一只,好几只呀,它们相互缠绕,相互庶掩着,还有崇山峻岭,还有茂林修竹,,,,,</p><p class="ql-block">那天小胡的微博里,突然出现了有位叫`芳草依依'的女人留言说,小胡画廊里的那位贵妇人的肖像很像她家一老照片里的那位亲戚,他们相互约定到画郎里来看原作。</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被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领着走进画廊。小胡赶紧招呼,问阿姨你就是芳草依依吗?</p><p class="ql-block">这阿姨开口说:</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孙女,她在网上看到你画廊里的画,你的寻画日记连中学生都感动了,她看着你的那贵妇人的肖像画,我想来仔细看看。对了就这张,还没画完,而且破成这样子。"</p><p class="ql-block">小胡很客气的招应着,知道他的宣传真的起作用了。</p><p class="ql-block">老阿姨从上看到下,从远看到近,还从包里拿出一个放大镜一点点的放大看起来。</p><p class="ql-block">小胡看到这场境,还是第一个这样考古般地读画。一会儿把眼睛摘了一个会又把眼镜戴上,放大镜没有离过手。</p><p class="ql-block">那阿姨看的出是有知识的人。</p><p class="ql-block">"这画到底是谁画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正在追索"。</p><p class="ql-block">"画的是谁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她虽然没画完,但很像我们家的一位亲属!”</p><p class="ql-block">"有什么可以证明吗?"</p><p class="ql-block">女青年打开手机,请小胡看过来。</p><p class="ql-block">手机里是一张张的旧照片,女青年解释说:"我每天都与我的几个同事,在网上看你的寻画日记:&lt;外滩老油画&gt;,看过这张贵妇人,觉得有点像我家老相册上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小胡把那张觉得像的照片一一对照,那三十年代的时髦发型,头上的贴花,脸型和目光柔软的贵妇相,衣服是大袖子镶金边,那考究的盘扣,连拍摄的角度都没有差别,这画家是不是按这张照片创作的呢?这照片曾印过多少张?在哪里印的?有人流出去吗?</p><p class="ql-block">那老妇人说,照片上是她的姨,五十年代从香港那边传过来的。她姨从三十年代去法国,跟着她的家族在巴黎开私人银行,只五十年代回来过。六十年代就去世了。我们保留了她的一些照片,只是做一点纪念。</p><p class="ql-block">小胡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p><p class="ql-block">小胡要求女青年加微信,希望把这些照片能传给他。</p><p class="ql-block">就算是画的人是法国巴黎的华侨,又怎么能证明是谁画的呢?</p><p class="ql-block">他再询问,这俩人也答不出来。</p><p class="ql-block">小胡请求加女青年微信,她很爽快的答应了,愿意把手机是有关的图片统统传给小胡。她还告诉小胡自己真实姓名叫童惠丽,还有手机号。</p><p class="ql-block">童惠丽表示愿意帮小胡继续打听这些画的真实出处,她回去要通过网络,与法国的远方亲戚取得联系,确认这张油画到底是否与她家的亲属有关?</p><p class="ql-block">童惠丽拍下这8张油画,按她自已的理解角度,拍出每一幅画的各局部。还拍了一段长长的视频,把画廊的全视角都扫描一遍,小胡也如做了一会临时演员,然后一起合影。</p><p class="ql-block">这个资料,她在回家的第一时间里传到网上,她把每一一个她所得到的感受也写成画评,她的画评带有女性独有的职业性细腻。</p><p class="ql-block">她学的是中医,她那批抽象油画侥有兴趣,在彩色的电脑大屏幕上,她一张张翻阅着,那些抽象画她一生都没有这么认真的接触过。</p><p class="ql-block">她隐隐约约的感受这里有不是她专业的大学问。</p> <p class="ql-block">作者阿松写真。</p> <p class="ql-block">柏松作品</p> <p class="ql-block">柏松油画</p> <p class="ql-block">(明晚八点待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谢读者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