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塔下|开元寺藏着泉州的千年故事

王永生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原是黄守恭的桑园,初名“莲花寺”,后历经“兴教寺”“龙兴寺”等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唐玄宗将其定名为“开元寺”。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复扩建与毁损重建,于宋朝初期形成基本格局,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中轴沿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和藏经阁等主要建筑群,东西两侧石塔及附属群组成。建筑风格融合了官式建筑、“皇宫起”建筑和中西合璧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1982年,开元寺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选为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2021年7月25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勑大开元万寿禅寺”是泉州开元寺的全称,“勑”意为皇帝下令,体现其历史上受朝廷认可的地位。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舍桑园所建,初名“莲花寺”,后历经更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9年)获唐玄宗钦定为“开元寺”,此后成为官方护持的重要寺院。宋代时,因皇家推崇佛教,寺院规模扩大,逐渐形成“大开元万寿禅寺”的称法,“万寿”体现祈福祝愿之意,彰显其在佛教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由唐代巨富黄守恭舍地兴建,黄守恭后裔将“紫云”作为本族堂号,称“紫云黄氏”,黄守恭被奉为江夏紫云派始祖。其五子分赴五地发展,形成“五安黄氏”,有“五子五安各千秋,本是开元共一流”的会亲诗。</p> <p class="ql-block">“紫云”传说寺前常有紫色祥云笼罩,且开元寺落成时,曾出现紫云盖地的祥瑞之象,因此大雄宝殿也称紫云大殿,山门门楣上也高悬“紫云”匾额。</p> <p class="ql-block">青铜巨鼎,铸于明代,纹饰精美,为佛门法器,供信众焚香祈福,见证古刹岁月。</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主体修建于1925年,呈三间三进方形“悬出式”建筑形式,殿内设有密迹金刚与梵王,门上悬挂“大开元万寿禅寺”匾额,两侧柱子有弘一法师书写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与山门合二为一,前檐重檐下横匾书“桑莲法界”四字,源于唐初黄守恭献桑园建寺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心石,又称“放心石”,是一块刻有独特“心”字造型的石刻,位于开元寺西塔(仁寿塔)下台阶旁。石面上阴刻一个“心”字,其独特之处在于“心”字中间的一点悬垂下方,与常规书写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构造被赋予了“提起万缘生,放下全无事”的禅意内涵,寓意着人们要放下心中的执念和烦恼,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安宁,体现了佛教“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佛理。</p> <p class="ql-block">猴行者,开元寺西塔仁寿塔第四层东北面有一算被认为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原型的「猴行者」浮雕【在闽南语中人们习惯称「齐天大圣孙悟空」为「猴齐天」】,为方便游客欣赏,特一比一复刻安立于西塔广场。猴头人身,尖嘴鼓腮,圓眼凹柔,目光有神;头戴全箍,M发翘起,耳轮穿环,项洼球串;東腰短褂,澄罗汉鞋,双脚分立,正气十足;右手腍珠,左手猩刀,肌肉健硕,孔武有力;腰系《孔雀天明王经》和宝葫芦,绳带垂裙;左肩升起的祥云之上有一位头映圓老的尊者。</p> <p class="ql-block">西塔:为“仁寿塔”,建于南宋时期,高45.06米,手法和造型与东塔相同,每层雕刻有金刚力士等人物,须弥座束腰处有花卉鸟兽图案,第四层有男性观音菩萨等雕像,体现了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藏经阁始建于1285年,现为水泥仿木二层楼阁,藏有27000多册珍贵经书及众多历代文物。</p> <p class="ql-block">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朝,明朝重建,重檐尖角样式,是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内供奉着卢舍那佛等众多佛像,坛顶为斗拱结构,雕有飞天图案。</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古佛”指甘露戒坛北据廊下佛龛内的弥勒佛,为布袋和尚造型,左手握乾坤袋,面容含笑。</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檀樾祠始建于唐,为纪念黄守恭献地建寺而建,是闽南古建筑,紫云黄氏祖祠。</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檀越祠“知恩报恩”匾额,彰显对施主的感恩,体现佛教报恩思想,是寺院感恩文化与信众善举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东塔:即“镇国塔”,建于南宋时期,高48.27米,是五层八角仿阁楼式石塔,塔身外壁雕刻有80尊佛像和40幅佛经故事图,体现了唐宋时期的建筑特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