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赏析‖邱群小篆书唐《君臣对》

群言

<p class="ql-block">佳作赏析‖邱群小篆书唐《君臣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贞观政要》里的《君臣对》,是唐太宗用人之道受到启发的精典之作。这段对话通过春雨与秋月的自然现象比喻人际关系中的评价差异,强调个人无法取悦所有人,但需坚守正道。许敬宗的回答既化解了太宗的疑虑,又体现了处世智慧。</p><p class="ql-block">原文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皆有叹,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株,父听子遭戳,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p> <p class="ql-block">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p> <p class="ql-block">最贤,人有议卿非者,何哉?”敬宗对曰:“春雨</p> <p class="ql-block">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p> <p class="ql-block">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p> <p class="ql-block">之大尤憾,而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p> <p class="ql-block">和众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p> <p class="ql-block">臣遭戮,父听子遭诛,夫妻听之离,朋友听</p> <p class="ql-block">.之绝,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别。人生七尺</p> <p class="ql-block">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p> <p class="ql-block">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p> <p class="ql-block">这是《贞观政要》中所记载的一个片段,这段对话被刻在陕西耀州药王山庙旁的一块石碑上。唐太宗认为许敬宗是百官中最贤良的一个。然而,在群臣中,仍有人说许敬宗的坏话,于是,君臣之间便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p><p class="ql-block">面对君王的疑问,许敬宗的回答可谓妙极。许敬宗并没有直接为自己辩解,而是用“春雨”和“秋月”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从而使唐太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在今天,许敬宗的这番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在受到诽谤时,能牢记许敬宗的这段话,那么不快之感便自然会瓦解冰消。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 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人若了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是许敬宗聪明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许敬宗的这番言论的确是至理名言,难怪古人要将他的这番话铭之金石了。</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邱 群,广东人,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毕业。未名美术馆馆长。著有诗集《静静的生活》《追求宁静》《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活着》,叙事书画评论集《燕园墨之路——书法班的那些师兄弟和师姐妹们》,曾被聘为王铎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获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潜力诗人”称号。诗集《追求宁静》获首届 “新时代·鲁迅诗歌奖‘十大热点诗集奖’”;诗歌获过《诗刊》社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奖项和全国其他奖项。诗集入藏广东文学馆。有论文《书写创新书法精神的周慧珺》入选中书协“周慧珺从艺60周年”研讨会;《汕尾三大戏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传承创新探讨》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 “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6年广东省公共文化研讨会优秀论文;书法作品入选《守正创新——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校友书法作品邀请展》;《风华正茂——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校友书法作品展》;《纪念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书学·师生缘”书法文化展》,并被收藏和全国其他奖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