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谈学生厌学:走出误解,用理解与支持点亮学习动力

磐安县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p class="ql-block">  又到一年开学季,校园里的热闹与朝气中,总有一些家长带着焦虑来咨询:“孩子一提上学就抵触,是不是故意偷懒?”“平时成绩挺好的,怎么突然不想学了?”其实,厌学并非简单的“态度问题”,背后往往藏着更复杂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厌学的常见误解与真相,以及家长和老师可以如何应对。</p> <p class="ql-block">一、关于厌学的三大误解与真相</p><p class="ql-block"> 误解一:厌学是学生“情绪作祟、不求上进”</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厌学就是懒、不想努力,是“情绪任性”的表现。</p><p class="ql-block">真相:厌学从来不是单纯的“懒惰”。学生可能因学习压力过大(比如作业量超标、成绩排名焦虑)、人际关系困扰(和同学矛盾、被老师误解),或是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才用“不想上学”的行为来释放压力。这更像是一种“身心过载”的信号,而非故意“不求上进”。</p> <p class="ql-block">误解二:只有差生才会厌学</p><p class="ql-block"> 不少家长认为,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厌学,成绩好的孩子“没理由不想学”。</p><p class="ql-block">真相: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可能厌学。这类孩子往往长期处于“必须保持优秀”的高压中,担心一次失误就失去认可,内心积累的疲惫感会逐渐转化为对学习的抵触。他们的厌学,更多是“被优秀绑架”后的无力与倦怠。</p><p class="ql-block"> 误解三:厌学是青春期叛逆的必经阶段</p><p class="ql-block"> 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厌学很正常,过了这段就好了”。</p><p class="ql-block">真相:青春期叛逆可能会伴随情绪波动,但厌学绝非“必经阶段”。更多时候,厌学是长期压抑的结果——比如过度控制的家庭教育、单一的评价标准(只看成绩),或是持续的挫败感积累,让孩子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若简单归为“叛逆”,可能会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p> <p class="ql-block">二、面对厌学情绪,我们可以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出现厌学信号时,指责和强迫往往会加剧抵触。真正有效的应对,是从理解开始:</p><p class="ql-block"> 1. 停止指责,看见“求救信号”</p><p class="ql-block"> 厌学不是“道德缺陷”,而是孩子在传递“我遇到困难了”。家长和老师可以先放下“你必须上学”的焦虑,试着说:“我发现你最近提到上学不太开心,是不是有什么事让你觉得难办?” 耐心倾听,让孩子感受到“我的感受被重视”,才能为后续沟通打开缺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专业评估,排查潜在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的厌学情绪持续很久(比如超过两周),或伴随失眠、情绪低落、自我否定等情况,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如焦虑、抑郁)。这时可以寻求学校社工、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评估找到根源,避免问题恶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重建意义,接纳多元成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觉得学习“只为考试、为升学”,看不到和自己兴趣、未来的关联。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孩子挖掘学习的“内在意义”:比如喜欢画画的孩子,不妨聊聊数学如何帮助精准构图;对自然好奇的孩子,可结合生物知识探索身边的植物。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成长不止“升学”一条路,兴趣、坚持、抗挫力同样重要——减少对成绩的过度聚焦,反而能让孩子找回学习的轻松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开学季的厌学情绪,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孩子在学习与成长中的困惑。与其急于“纠正”,不如先停下脚步,理解这份情绪背后的需求。当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支持,学习的动力或许就会在不经意间重新萌发。</p> <p class="ql-block">3. 重建意义,接纳多元成长</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觉得学习“只为考试、为升学”,看不到和自己兴趣、未来的关联。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孩子挖掘学习的“内在意义”:比如喜欢画画的孩子,不妨聊聊数学如何帮助精准构图;对自然好奇的孩子,可结合生物知识探索身边的植物。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成长不止“升学”一条路,兴趣、坚持、抗挫力同样重要——减少对成绩的过度聚焦,反而能让孩子找回学习的轻松感。</p><p class="ql-block"> 开学季的厌学情绪,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孩子在学习与成长中的困惑。与其急于“纠正”,不如先停下脚步,理解这份情绪背后的需求。当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支持,学习的动力或许就会在不经意间重新萌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