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自驾东北三省,(十七)黑龙江伊春汤旺河

木易先生

<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伊春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p> <p class="ql-block">2018、2021、2023曾经三次自驾游东北三省,今年再次自驾游东北三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自佳木斯经鹤岗到伊春</p> <p class="ql-block">鹤岗市,又名兴山,是黑龙江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东北地区、北部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隔江相望,东南部隔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与林都伊春为邻,是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两江一岭”的“三角”区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p> <p class="ql-block">国道G332,起点在黑龙江省萝北县萝北口岸,终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口岸,呈东西走向,经过黑龙江、内蒙古2省区。</p> <p class="ql-block">  G222国道,起点为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嘉荫口岸,终点为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伊春</p> <p class="ql-block">伊春市是黑龙江省下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全市总面积32800平方千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黑龙江省气候分区图上为小兴安岭寒冷多雨区。全市常住人口81.0万人。伊春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伊春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地质、河流、空气等旅游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境内有多达72处的地文景观,其中尤以汤旺河林海奇石、嘉荫茅兰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朗乡石林、桃山悬羊峰、南岔仙翁山为代表。</p> <p class="ql-block">伊春历史悠久。唐代以前,是北疆少数民族劳动生息之地,唐、辽、金、元、明、清各代在此实施管辖。大规模开发建设从1948年开始。1950年设立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1952年成立伊春县,1957年成立伊春市,1964年建立伊春特区,1970年成立伊春地区,1979年恢复伊春市。</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松花江公路大桥,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跨越松花江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主要包括鹤大高速佳木斯过境段项目中的松花江特大桥,该桥全长3124米,采用五塔矮塔斜拉桥结构,2022年建成通车后显著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嘉荫至伊春公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伊春出发,蓝天白云一路随行。</p> <p class="ql-block">汤旺县,隶属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黑龙江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顶峰,伊春市的最北端,横跨小兴安岭南北两坡。东部、东北部与嘉荫县接壤,东南和西南与丰林县相邻,西部、西北部与黑河市逊克县相接,行政区划面积2141.91平方千米,全县常住人口为33245人,全县下辖2个镇。1958年,建东风区(东风林业局),1964年,筹建乌伊岭林业局,1967年10月,设立伊春市乌伊岭区,1984年,东风区改为汤旺河区(汤旺河林业局)。2019年7月13日,伊春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原汤旺河区、乌伊岭区撤区合并为汤旺县,县址设在原汤旺河区。自然禀赋优越,森林覆盖率85.1%。有全市唯一的5A级风景区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p> <p class="ql-block">汤旺河,系黑龙江水系的松花江下游的一条主要支流,被誉为松花江干流的北岸第一河。汤旺河发源于伊春市汤旺县所辖的小兴安岭中北部,流经伊春和汤原两市县。河流全长509公里,流域面积212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5.2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汤旺河国家公园坐落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被批准的国家公园,AAAAA级景区。公园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和冰雪资源优势,拥有近千种动植物种类,建有多处保护区。公园境内河流20余条,汤旺河为最大河流,全长509公里,是中国林都伊春的母亲河。汤旺河国家公园从印支期的花岗岩石林到第三纪珍稀的孑遗森林生态系统红松原始林,从风灾遗迹、火烧迹地到笃斯越橘观赏园、草莓采摘园、小兴安岭植物园、湿地公园,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美景色、自然天成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汤旺县林海奇石景区是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的5A级景区,以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和森林生态景观著称。 ‌景区拥有国内唯一的印支期花岗岩地质遗迹,由近百座石峰、石柱、石洞构成,石林群形态各异,如佛祖峰、情侣树等自然景观。 ‌</p> <p class="ql-block">小兴安岭汤旺河石林,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地处小兴安岭北麓,面积6070公顷,距市区7公里。</p> <p class="ql-block">地质特征:形成于古生代末期花岗岩构造运动,经风化侵蚀形成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如“一线天”“鸿运石”“兴安叠岩”等。核心区分布1240余种动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9.8%,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是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汤旺河石林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汤旺河林业局西汤路二支线3.5公里路南150米处一片密林中,平地拔起高大雄伟的块块花岗岩石,其形似柱,称为石林。</p> <p class="ql-block">石林有两丛,第一丛由六座石林组成,北四南二,其中第一座石林高9.09米; 第二座与第三座石峰之间仅30厘米,称为“一线天”。第二丛北二南一。北面,一座石峰高24.8米,另一座有三峰,最高25.1米,与第一座石峰相距40厘米,被称为第二“一线天”,是伊春市奇峰怪石中最多的一处石林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健康步道</p> <p class="ql-block">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具有配子体世代占优势的独特生活史。配子体产生性器官(精子器和颈卵器)和配子(精子和卵子);孢子体产生孢子,但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赖配子体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全世界约有23000种,分为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角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进石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兴安岭石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斗金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蛤蟆石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罗汉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丛石林组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丛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丛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红松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鳞片状剥落内皮红褐色;树冠圆锥形;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卵形,成熟后不开裂;种鳞顶端向外反曲,鳞脐顶生;种子倒卵状三角形,无翅;花期6月,球果成熟期翌年9~10月。红松树干的外皮脱落后,内皮是红褐色,一年生枝上有红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所以称红松。红松只分布于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一带,以及俄罗斯、日本、朝鲜的部分区域;生长于高海拔高山带阴坡、半阴坡或湿润肥沃的中山带山坡;适应性及耐荫性强,能在干燥砂地和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上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粘壤土生长最好。红松采用嫁接育苗繁殖和种子繁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独木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景区木栈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桦树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雷击木·天雷吻过的树</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8日,盛夏的雷雨撕开云层,一道惊雷在此落下—一这棵生长数百载的老树,被天雷轻轻“吻”过,炸裂枝干上便永远留下了自然的刻痕。民间视雷击木为“正气之材”,传其能聚天地之力,护佑安宁,也象征着于风雨中屹立的坚韧。如今它静静伫立,既是雷电掠过的见证,也为往来者捎去一份自然赋予的勇气与安稳。驻足细看,触摸这道雷痕便触到了那天地对话的余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避雷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景区的汤旺河</p> <p class="ql-block">乌伊岭开发初期,林业工人为防止水毁公路,开凿阻水大山并形成30多米高,形成了今天的人工瀑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程似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安喜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汤旺河的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再见伊春汤旺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一站:黑龙江嘉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