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在延安一张珍贵照片引出的故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彭兆琪

<p class="ql-block">作者 见铁垣</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 谭小蛮 见铁垣</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 彭兆琪</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3日,童子街大院发小谭小蛮给我一张照片。1945年夏秋之交,延安各界锣鼓喧天、张灯结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不当亡国奴,14年浴血抗战,终于迎来抗战胜利,5位八路军战士走进延安一家照相馆,要留下这终身难忘的胜利时刻。这五位八路军战士是:小蛮爸爸谭申平、二叔谭吐、四叔谭申鸣、表叔牟光、二叔妻子蓝青(这张80年前的照片饱经风霜,已斑驳不清,我请图片修复高手彭兆琪姐姐帮我修复,谢谢彭姐姐)。照片下左一排字清晰可见:1945年 延安秋。</p> <p class="ql-block">左起 谭吐 蓝青 谭申鸣 牟光 谭申平</p> <p class="ql-block">1932年,19岁的谭申平伯伯携二弟谭吐到上海在爱国知识分子黄友梅任校长的上海浦阳小学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浦阳小学创办于上世纪30年代初,这所由沪东党团组织决定兴办的浦阳小学,给一些辗转来到上海的党团员提供落脚点和开展革命工作作掩护。教员中大都是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其中还有谭伯伯的广安老乡邓垦。1935年,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担任浦阳小学最后一任校长的谭申平和党组织失去联系,学校也于1936年1月停办。怎么办?谭申平从上海一些报纸上的零星报道,知道中央红军到了陕北,和二弟商量,走,到陕北去找党组织,找红军。爬山涉水,千辛万苦,谭伯伯和二弟到达陕北保安找到红军,同时也接受党组织甄别审查。真是无巧不成书,在等待党组织审查期间,碰见他俩在上海的入党介绍人老红军徐庶声(小蛮说,爸爸曾经给他讲过这位老同志的名字),这位同志1934年从上海到中央苏区,并随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经这位入党介绍人书面证明,确认哥俩都是共产党员。因为当过教师、校长,谭伯伯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当教员(40年前,谭小蛮陪父亲回延安,在参观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时,父亲指着校牌说:我当教员时当时叫抗日红军大学,后来到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春,四叔谭申鸣和表叔牟光从广安来到延安参加八路军并入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谭申平伯伯先后在八路军120师、129师工作。抗战胜利全民欢腾,四兄弟正好都回延安汇报工作,一起到照相馆留下这张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谭伯伯解放战争时期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进军大西南时任二野后勤部民运部长。1950年转业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同年,谭申平伯伯和解放前在四川做地下工作,现在同在西南局工作的杨赤花阿姨结为革命伴侣。1954年谭申平伯伯调中央组织部工作,1960年12月调成都中共中央西南局经委工作。 小蛮妈妈杨赤花是四川潼南人,是革命烈士杨闇公的女儿。杨闇公1898年3月10日生于四川潼南县双江镇,1917年,杨闇公东渡日本留学,1920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杨闇公是中国共产党四川地方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重庆地方党团最早负责人。1925年10月杨闇公的大女儿诞生,杨闇公给女儿取名杨赤化(杨闇公烈士牺牲后,为躲避敌人追杀,杨赤化阿姨改名杨赤花),意在“革命到底,赤化全川”。</p> <p class="ql-block">杨闇公烈士和女儿杨赤化唯一一张照片,左是杨闇公夫人赵宗楷。</p> <p class="ql-block">1926年2月底,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成立(即中共四川省委),杨闇公被选为书记。1926年8月,党中央同意了杨闇公等同志关于举行泸顺起义的计划,决定成立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由杨闇公为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陈毅同志参加工作。1926年12月1日和3日,泸顺起义打响后,起义部队很快占领泸州和顺庆(南充),极大震动了四川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3月31日,重庆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的罪行,遭到四川军阀刘湘镇压,酿成三三一惨案。惨案发生后,杨闇公不幸被四川反动军阀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威武不屈,最后被反动派杀害于重庆浮图关,时年29岁。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中央公布“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杨闇公烈士名列其中。 潼南杨家13位兄弟姊妹都参加了革命,被称为“当代杨家将”。1933年五弟杨尚昆从上海进入江西苏区,一次开会,杨尚昆碰见毛主席,主席说:你叫杨尚昆,是四川人,你们四川有个杨闇公你知道吗?杨尚昆说:是我四哥。1938年1月,18岁的幺弟杨白冰带着15岁的幺妹杨白琳从潼南到了延安参加八路军,同年他俩入抗大学习 。 文革结束,谭申平伯伯调回北京任国务院地质部副部长,杨白冰幺叔(虽然谭申平比幺叔大几岁,但辈分在那里)也从成都军区调到北京军区工作,杨家将在北京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右起:谭申平 五叔杨尚昆 幺姑父廖汉生(杨白琳丈夫) 幺叔杨白冰</p> <p class="ql-block">昨天是8月15日,也是8.15小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我的父母和小蛮的父母都是参加过抗战打过小鬼子的八路军,刚从外地回成都,晚餐我俩在一起聚会,频频举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怀念当年浴血奋战的父辈,也留下相聚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左起 见铁垣 谭小蛮</p> <p class="ql-block">多说一句,看上面照片“德高望重”的见老师刚刚从长江、沱江、岷江游泳回来,基本晒成“非洲人”了。毛主席说:“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我每年夏天都坚持到大江大河游泳,锻炼了体魄,锤炼了意志。</p> <p class="ql-block">在江河游泳中的见铁垣</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蛮频频举杯图片,是我文章的结尾,我也在想,谭申平伯伯一家也早年参加革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朽贡献,能不能也是广安“谭家将”。随口说说,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p><p class="ql-block">铁垣写于2025年8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