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的颂歌——“北大红楼”巡礼

顺水推舟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言(美篇号:2589845)</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对推动全国范围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现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参观北大红楼的展览,犹如重温中国近代史。1900-1921,那真是一个“觉醒年代”,一群忧国忧民的年轻人,相聚在北大红楼,为拯救国家的危亡,激愤过、抗争过,迷茫过、彷徨过。最后其中“最坚定的分子”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十月革命”的道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动工农革命。历史波澜壮阔,事迹可歌可泣,看后心潮澎湃!</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发一帖</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觉醒年代”的颂歌——“北大红楼”巡礼》</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欢迎大家观看。</b></h1> 北京大学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建筑面积約11000㎡,原为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图书馆所在地,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全楼主体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项,故称北大红楼。 展览《前言》。 面对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抗争,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使命的承担者,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br> 《第一部分:经过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油画《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清帝退位诏书》。 北大红楼:李大钊办公室(1917年12月始受聘于北大)。 1918年8月,毛泽东来到北大。 <p class="ql-block">北大红楼:新闻纸阅览室。</p> 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 1917年1月,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红楼:陈独秀办公室。 《陈独秀》(1879-1942)。 北大红楼:蔡元培办公室。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1868-1940)。 照片前排右二陈独秀、右三蔡元培。 油画《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汇聚了不同政治倾向和不同学派的学者,开创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一代新风。 发表在《青年杂志》上的陈独秀文《今日之教育方针》。 受蔡元培之托,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 陈独秀自1917年1月北上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至1920年2月离京回沪,共在此居住三年零一个月。在京期间《新青年》(第3巻第1号一一第7卷第4号),在此编辑。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名篇从这里传播开去。<br> 油画《启蒙者》。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八大编辑”。 浮雕:《八大同人编辑》。 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 撰文)。 刘半农(右)与钱玄同的“双簧戏”。 《陈独秀就文学改良给胡适的约稿信》。 《文化改良刍议》(胡适 撰文)。 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918年5月)。 《晨报》:“传播新文化,宣传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思想学说》。 湖南《新民学会》。 天津《觉悟社》。 留法勤工俭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等协约国,招募14万华工赴欧洲,约有两万人在战争中身亡。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同盟国失败宣告结束。 中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提出要求。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曾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照片《巴黎和会会议现场》。 在巴黎和会上,西方代表无视中国利益,要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五四前夜》。 五月三日晚,在北大红楼一层东北角的这个房间。 油画《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图。 《学生代表提交说帖》。 当时的标语、宣传画。 学生组建“宣讲队”,走向社会。 五四运动兴起后,李大钊密切关注和引导运动的发展。 油画《陈独秀为&lt;每周评论&gt;撰写文章》。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 《陈独秀被捕》。 《欢迎独秀出狱》(李大钊 撰文)。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代表奉命《拒签和约》。 毛泽东撰文:纪念《五四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油画《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照片:十月革命中,数万旅俄华工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 《十月革命胜利消息传入国内》。 油画《李大钊在中央公园发表&lt;庶民的胜利&gt;演说》。 《“亢慕义斋”》(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920年8月)。 油画《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0年2月)。 1920年初,李在送陈南下后,在天津会见了共产国际联络员鲍利维。 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油画《李大钊与维经斯基在红楼会晤》(1920年)。 1920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转浙江南湖)举行。</p> 油画《启航》。 时任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签发的第一篇中共中央文件。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div>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踏着先辈的足迹,高举信仰的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div><br></div><div>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br></div></div> 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北大红楼所在“五四大街”的雕塑。 <font color="#167efb">本帖照片拍摄于2025年5月29日。</font> <font color="#167efb">背景音乐:孙楠《追寻》。</font> 感谢大家光临本帖观看点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