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8月14日,在这个微风轻拂的夜晚,我踏入昆明剧院,去赴一场与滇剧《烂柯山下》的约会。小时候看过的地方戏曲,现在仍想去回味那滇韵悠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铜锣三响,大幕徐开。滇剧《烂柯山下》以它那独特的云南腔调,将观众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戏剧世界。这出改编自古老"烂柯山"传说的剧目,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错位、人生悔悟的永恒命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烂柯山下》讲述了西汉时期朱买臣与崔巧凤的爱情悲剧。朱买臣是一个才华横溢却家境贫寒的书生,以打柴和代人写信为生。崔氏被朱买臣的才华吸引,不顾大嫂反对,与之私奔成亲。然而朱买臣多次科举均未中,多年贫苦生活让崔氏心生怨怼。一次酒后逼朱买臣写下休书,朱买臣愤而离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崔氏虽拒他人求婚,心中仍念着朱买臣。而朱买臣赴京赶考,最终高中探花,衣锦还乡。崔氏拦道下跪,渴望破镜重圆,朱买臣却因前嫌,以“覆水难收”羞辱并拒绝了她。朱买臣回到旧居,看到家中一切依旧,想起崔氏的好,后悔不已,想要重新迎娶崔氏,却惊闻她已投湖自尽,只能悲声长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舞台上,一桌二椅,简洁质朴,却宛如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随着激昂又婉转的滇剧唱腔响起,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走进了朱买臣与崔巧凤的爱恨情仇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滇剧的声腔是这场视听盛宴的灵魂所在,那独特的胡琴腔、丝弦腔和襄阳腔相互交织,时而如潺潺溪流,诉说着夫妻间曾经的甜蜜与温情;时而似滚滚波涛,宣泄着生活重压下的无奈与愤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朱买臣屡试不第,在困境中挣扎时,那急促的唱段,配合着他焦灼的神情、慌乱的步伐,将他内心的绝望与不甘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也不禁为他揪紧了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崔巧凤“逼夫休妻”,那高昂又略带决绝的唱腔,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她破碎梦想的呐喊,声声入耳,敲打着我的心灵,使我对她的处境既愤懑又同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员们的表演堪称一绝,一招一式,一颦一笑皆韵味无穷。饰演朱买臣的演员,举手投足间尽显书生的儒雅与落魄。他抖动水袖,似在挥去生活的阴霾;跪地哭诉时,那颤抖的身躯满是命运捉弄的悲戚。而饰演崔巧凤的演员,把人物性格的转变演绎的细腻入微,婚前的娇羞大胆,婚后的失望无奈,以及最后马前被拒时的绝望,每一种情绪都刻画得入土三分,让人不禁沉浸在她的情感世界中,为她的遭遇黯然神伤。还有那些丑角,或憨态可掬,或狡黠逗趣,他们的插科打诨不仅为沉重的剧情增添了几分诙谐,更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百态,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鲜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烂柯山下》中最动人的一刻,莫过于主角意识到时光已逝、不可追回时的那个唱段。在这个时刻,戏剧超越了娱乐功能,成为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探讨。每个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错过的机会、未说出口的话语、被日常消磨的理想。滇剧以其独特的美学语言,将这些普遍的人类经验升华为艺术,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完成对自身生活的反思与观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出结束,我却久久沉浸在那跌宕起伏的剧情里无法自拔。滇剧《烂柯山下》,它用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婚姻、命运的故事,让我在欣赏传统戏曲之美的同时,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这一场滇剧之约,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剧场,手机里跳出外卖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恍惚间觉得,那不就是现代版《烂柯山下》?编剧把古人的一声叹息,精准地扔进了2025年的夏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大家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