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新余市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联合阿凡提志愿服务工作室、红十字志愿队,共同举办“朝夕辉映 爱满人间”之“怀旧影院”活动暨健康俱乐部第257期活动(采访李玉珍阿姨)。</p> <p class="ql-block">1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改变了李玉珍阿姨和儿子于波的人生轨迹。于波全身瘫痪,从此无法动弹,生活的一切都失去了色彩。面对这如晴天霹雳般的打击,李阿姨的眼泪几乎流干,但她却紧握儿子的手,在医院的白墙下许下了一个沉重的诺言:“儿子,妈妈不会放弃你,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陪你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一群小志愿者怀着敬意采访李阿姨时,他们好奇地问起这十几年来的病房守候让她有着怎样的心情。李阿姨坐在康复科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她布满皱纹却透着坚毅的脸上。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苦涩,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如磐石般坚定的慈爱。她缓缓地说道:“一开始,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疼,看着儿子从活泼开朗变成只能躺在床上的样子,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但慢慢地,心里就只剩下一个念头——舍不得放弃儿子。他还有意识,他是我的命根子,是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无论多苦多累,我都愿意用我的生命去照顾他,哪怕是用我的命去换他的健康,我也心甘情愿。”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却饱含力量,仿佛这十四年的苦难都化作了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又凝成了她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除了对儿子的不舍与坚持,李阿姨的感激之情也如涓涓细流般涌动。她提到,在医院和社区里,有许多人向她伸出了援手。邻居们经常送来热乎的饭菜,帮她分担一些家务;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了解需求,为她申请了低保和医疗补助;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对她关怀备至,不仅在治疗上给予专业指导,还时常安慰鼓励她。</p> <p class="ql-block"> 李阿姨的一天,从清晨五点开始,便是一首无声的奉献之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她不是洗漱,也不是吃早饭,而是 先查看病床旁儿子的被褥是否平整,然后轻柔地帮他翻身,防止褥疮,伺候他床上便溺,接着,接着,她用温水浸湿毛巾,一点点、一寸寸地擦拭儿子的身体,动作娴熟而轻柔,浸满了无声的爱意。她深知,长期卧床的儿子需要最精心的呵护,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他的舒适与尊严。清洁过后,她转身为儿子准备早餐,将营养的粥熬得软糯绵密,再将水果切成适口的小块,一勺一勺,耐心地喂到儿子嘴边。她静静等待着他每一次咀嚼与吞咽,偶尔轻声讲述窗外的新鲜事,期盼着能在儿子脸上唤起一丝笑容。她准时带儿子前往康复大厅,坚持训练,只为延缓那无情的肌肉萎缩;深夜里,她又需数次起身,在寂静中探看儿子的呼吸与睡颜,守护他每一刻的安稳。李阿姨的世界,几乎完全围绕着病床上的孩子旋转,个人的时间与空间被压缩至无形。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p> <p class="ql-block">李阿姨的家虽然简陋,却充满了爱的温度。儿子的房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康复器械,墙上贴满了于波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笑容灿烂,充满了朝气。李阿姨说,每当看到这些照片,她就更加坚定了照顾好儿子的决心,她希望有一天,儿子能够重新站起来,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尽管希望渺茫,但她却从未放弃,依然每天坚持为儿子做康复训练,期待着奇迹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们还采访了那位一直帮助李阿姨的袁凯医生。袁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康复科医生,与李阿姨母子结缘已有十余年。他目睹了李阿姨这十四年来的艰辛与坚守,心中充满了敬佩。面对志愿者的镜头,他沉思片刻,只说出了一句简单却饱含深情的话:“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这简短的一句话,却如千钧重,道出了李阿姨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在袁医生看来,李阿姨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位生命的守护者。她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儿子在黑暗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光明。她的故事,让无数人动容,也让袁医生更加坚定了医者仁心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在医院的十四年,五千多个日夜,李阿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母爱赞歌。她的故事,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阳光,照亮了生命的意义。她让我们看到,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能让人在绝望中坚守希望,在苦难中绽放光芒。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社会的温暖和帮助,能让困境中的人们重拾信心,勇敢前行。</p> <p class="ql-block"> 李阿姨依然在日复一日地照顾着住院的儿子,她的背影虽然略显佝偻,却无比坚定。她的故事,仍在继续,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会牵着儿子的手,一步一步走下去,用爱点亮生命的每一个角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