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他人错误惩罚自己

净音

<p class="ql-block"> 不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的漫漫长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职场上同事的疏忽可能打乱我的计划。亲密关系中对方的误解可能让我陷入委屈,甚至陌生人的无心之失也可能搅乱我的心绪。此时,我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困境——用他人的错误惩罚我自己:或彻夜难眠反复复盘,或自我怀疑陷入内耗,或带着怨气消耗身心能量。然而,真正的成熟与智慧,恰恰在于学会在他人的错误面前守住我自己的内心秩序,不让外界的失序侵蚀自我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用他人的错误惩罚我自己,本质上是对自我能量的严重内耗,其危害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理层面,长期的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失眠、心悸等躯体问题;心理层面,反复纠结于他人的错误会不断强化“我不够好”的负面自我认知,削弱自我价值感,久而久之可能陷入抑郁情绪的漩涡;关系层面,被内耗裹挟的人往往会带着怨气对待身边的人,或是因过度敏感而误解他人的善意,最终让亲密关系变得紧张疏离。就像职场中若因搭档的失误而长期自责,不仅会影响后续工作的专注力,还可能让我自己在压力下逐渐失去对工作的热情,陷入“他人犯错,我自己买单”的双输局面。</p> <p class="ql-block">  跳出“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陷阱,需要我们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重塑认知逻辑,学会自我关怀。首先要明确“责任归属”,在他人犯错时问自己:“这件事的直接责任是谁?我是否过度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就像学生时代同桌未完成作业被批评,你不必因此自责“我没提醒他”,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不是冷漠,而是对他人独立人格的尊重。其次要调整认知,接纳“人性本不完美”的真相——他人会犯错,就像我们自己也会犯错一样,允许他人有局限,本质上也是在允许自己不必活在“让所有人满意”的枷锁中。最后要学会“情绪止损”,当负面情绪出现时,用正念呼吸、书写情绪日记等方式觉察情绪的存在,而非被情绪控制。可以告诉自己:“他的错误让我不舒服,但我不必用他的问题惩罚自己,我可以选择放下,专注于自己能掌控的事。”</p> <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行为,却能选择如何回应世界的失序。不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用更成熟的方式面对问题——先守护好自己的内心秩序,才有能量理性处理外界的混乱;不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是对他人的纵容,而是明白真正的改变始于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负责,而非旁观者的自我牺牲。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当我们学会在他人的错误面前轻轻放下执念,守住自己的节奏与安宁,才能让生命的能量流向真正值得的地方,在岁月中沉淀出从容与强大。这或许就是对自己最温柔的善待,也是对生活最清醒的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