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面花 童心传非遗——延职附小一年级六班开展“体验‘面花’制作 感受非遗魅力”主题实践活动

幽若加蓝

<h3>舌尖非遗,巧做花馍。一半美食,一半传承。</h3> <h3>  2025年8月17日,延职附小一年六班第五组的6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老周手工馍小店。家长们通过非遗面花视频让小朋友们初步了解了花馍的来历、样式及寓意。</h3> <h3>  面花师傅展示了不同花馍的图片让“小厨师们”选择自己心仪的面花样式。随后用提前调制揉好的彩色面团手把手教授基础手法,向同学们展示传统面花细节。掌握基础后,“小厨师们”在面花师傅和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始通过揉、捏、团、压等多种方法设计制作出自己心中的创意花馍。他们时而揉、搓,时而捏、剪,时而缀、点,使每一个花馍都充满了生命力。</h3> <h3>  小巧的“醒狮”在稚嫩的小手中,从白色面团的圆脑袋上“长”出了小耳朵、眼睛、鼻子、胡须,在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中小狮子毛绒绒的形象逐渐栩栩如生。</h3> <h3>  萌萌的“小蛇”在小女孩手中,从圆脑袋里俏皮的吐出了“红信子”,黄色面团捏成的脸颊和黑色葡萄般的眼睛无不体现着童真的可爱和灵动。</h3> <h3>  “小花”、喜字、福字在孩子们懵懂而向往美好心中落地生花,象征福气的花馍在孩童们小心翼翼的揉搓、粘贴中变得富有生机。</h3> <h3>  通过面花师傅和同学及家长们的合作,完成了寓意吉祥、惟妙惟肖的面花,同学们脸上洋溢出惊喜的表情。</h3> <h3>  经过进一步蒸制,香喷喷的花馍终于出锅啦!热气腾腾的花馍散发诱人的香气。面香麦香与甜味相得益彰,使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快乐。同学们在既想品尝又舍不得破坏作品的纠结中踏上归程。</h3> <h3>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得以亲身体验面花制作的乐趣,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想象力,更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到陕北面花蕴藏的匠心工艺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h3> <h3>拍摄:各位家长<br>供稿:各位家长<br>制作:秦晟棋家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