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歌

春风化雨

<p class="ql-block">  晨起食罢,出门闲走,行至昆山路与迎宾大道交叉之处,早秋的天幕已把空气蒸得沉沉欲坠,树叶仿佛也凝滞不动,唯有蝉鸣一声紧似一声,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闷热网。这初秋的燥热,无声地诉说着谋生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树荫底下,三五成群的农民工聚着,或坐或蹲,在泥堆边、石阶上,散落着几堆人,如同被遗忘却又生机勃勃的棋子。远远便传来笑声和扑克牌甩在旧报纸上的脆响,原来他们正四人一组,围拢着三四处牌局,把艰难日子的边角料耐心搓揉成一阵阵笑声——那声音带着粗粝的沙土气,却似一把无形的钥匙,硬生生拧开了这闷罐子般的初秋。</p><p class="ql-block"> 我取出手机,欲摄下这坚韧的瞬间。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脸庞转过来,有人便扬声笑问:“你是记者?是网红么?要开直播不?”我含笑摇头:“不过爱这烟火人间,随手记录罢了。”众人哄然笑了,其中一位红衫青年隔空递来一个极灿烂的笑脸,阳光在那张黝黑的脸上跳跃,竟晃得人眼亮。另一人却笑着大声补充道:“拍归拍,可别侵犯俺们肖像权哟!要是乱用了,俺们可是要起诉你,找你赔损失哩!”话音未落,周围又是一片善意的哄笑。那位卷起上衣的汉子刚刚放下衣襟,此刻也拍着大腿接口:“就是就是,咱现在也是懂法的文明人!要拍,得把咱拍得精神点儿,这可是为了咱沭阳的‘中国梦’形象!”——一句“中国梦”,竟被他们用如此接地气的方式喊了出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对未来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那好啊,”我也被这乐观感染,笑着应和,“但成了网红,更得注意形象才是,咱沭阳可是文明城!”我转向那位汉子:“瞧,这不就精神多了?”他挠头嘿嘿一笑:“还不是为了响应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嘛!”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我朗声道:“你们都是顶顶帅气的,是城市里最光荣、最美丽的劳动者!你们这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可不就是咱大家的‘中国梦’么?”——他们粗糙的皮肤被岁月刻划,却因这笑容的明澈而焕然一新,像被烈日浸透却依然挺立的树干,稳稳扎根于大地,支撑着向上生长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树影摇曳,光斑落在他们沾了尘土的衣背和汗湿的肩颈上。我凝望着这些在树荫下扑克牌前俯仰的身影:有人倚着树干,目光望向远处车流涌动的繁华,那眼神里或许装着老家孩子的学费、老人期盼的药费;有人盘腿坐地,裤脚沾着泥点,脊背微驼,却仿佛承受着整个城市重量的基石,沉默而坚韧;还有人蹲踞在泥堆边缘,姿态如古松盘踞于崖壁——每一道皱纹都刻着生活的重量,每一寸肌肤都浸染着阳光的灼痕。他们以身体为笔,在城市的皱褶里写着无声的生存宣言。这平凡的坚守,这苦中作乐的豁达,不正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为实现个人和家庭梦想、进而汇聚成民族复兴洪流的最真实注脚吗?</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映照出我少年时也曾历经的贫瘠岁月,内心不禁泛起同辈人之间的深切怜惜。这些面孔,与教室里我那些学生的父母何其相似?为了孩子能挺直脊梁走向未来,为了心中那个“日子越过越好”的朴素梦想,他们此刻正在城市滚烫的柏油路上,在脚手架丛林的阴影里,在暂时歇脚的树荫下,以血肉之躯默默吞咽着生活粗粝的沙砾,却始终怀揣着希望。</p><p class="ql-block"> 树荫下的纸牌游戏,与教室中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原是同一条河流的两个支流——皆是为明天、为心中那个或大或小的“中国梦”而奔涌的汗水与期望。这些黝黑的面孔被初秋灼热的阳光照亮,他们坦荡的笑容宛如大地之上不灭的星辰,照亮着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泥堆边缘,树影之下,那打牌人甩出纸牌时手臂划过的弧线,仿佛在沉闷的空气中劈开了一道希望的豁口。这豁口提醒我们:所谓文明之城,其尊严不在华厦广衢,恰在于如何安放、尊重并感恩这些坐在城市边缘泥地上的身影。他们以血肉之躯托举着城市的重量,以豁达的笑声在生活的铜墙铁壁上凿开透气孔,更以脚踏实地的每一份辛劳,默默浇筑着民族复兴的基石——这平凡坚韧、乐观向上的精神之力,正是支撑城市在时代浮沉的幽谷中如树般扎稳根基、向上攀援,最终实现我们共同梦想的不竭源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