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简旅行图文手记·印尼篇(10)——乌布皇宫的黎弓舞

老简

<p class="ql-block">老简旅行图文手记.印尼篇 (10)——乌布皇宫的黎弓舞</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在乌布皇宫广场看了一场黎弓舞(Legong)表演。</p><p class="ql-block"> LP上说,黎弓舞是巴厘岛诸多舞蹈中最为优雅的一种,而在乌布皇宫表演的又是擅长表演宫廷黎弓舞的Peliatan舞团。</p><p class="ql-block"> 表演是晚上七点半开始的,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挤满了人,大多是外国游客。场地是露天的,所谓舞台就是在广场上铺一块寬约三米、长约四米的红地毯,红地毯的一端是皇宫的一座小寺塔,算是舞台实景,另一端就是面向观众的台口,乐队分坐两边。全部灯光就是台口两角的两个射灯,灯光从表演开始到结束没有任何变化地一直亮着。</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乐队。乐队由二十五人五类七种乐器组成,除一把胡琴之外其余全为打击乐器,打击乐器中除四个长鼓外全为铜质乐器,配置最多的一种乐器类似木琴,由十二块铜板排成一排,演奏者席地而坐右手持羊角锤敲击,敲击的方式除轻击重击之外还有侧击和擦击,左手则用于按停余响,羊角锤看上去像是象牙,锤底镶有金属,使声音脆亮。这种铜板琴配罝有十四把之多。另一种铜制乐器类似“罐”,园形,上大下小,壁厚,密封为一体(不清楚下面有没有底),上部中间有一园形凸,演奏时敲击凸处或凸的两边。由于基本上由打击乐器演奏,旋律线难以连贯柔和,铿锵有余而韵味不足,其音响效果叮咛噹噹的尤如打铁。顺便说一下,东南亚一带的民间音乐大多是以打击乐为主,主要的乐器有象皮鼓、牛皮鼓、蛇皮鼓等兽皮鼓,也有敲“竹杠”的,像印尼这样大量使用金属乐器的并不多见。东南亚盛产竹子,许多国家的民族乐队都配有竹笛、箫或唢呐,但这里没有,也属例外。</p><p class="ql-block"> 再说舞者。</p><p class="ql-block"> 舞蹈演员共有十人,两男八女,都不年轻。表演节目八个,除一个集体舞、两个双人舞外,其余全为独舞。舞者头戴金冠(或花冠),身着锦衣,上身紧裹,下着沙笼。锦衣以金色为主,底色则分胭脂红、墨绿和褐色三种,但基本为金饰所掩盖,整个看上去金光灿烂的华贵夺目。</p><p class="ql-block"> 八个舞蹈有五个是陡手舞,其余三个的全部道具也仅限于几把折叠扇。在这种情况下,表演就全靠肢体语言。舞者的基本身姿是屈膝突臀上身前倾,从侧面看成S型。前倾的上身保持基本不动,动的主要是手、脚、头和眼睛。手和脚的各个关节总是不停的转动,使手掌与小手之间、小手与手臂之间、手臂与上身之间以及脚掌与小腿之间、小腿与大腿之间、大腿与上身之间不停地变换、保持各种不同的角度和姿势。脚掌的动作也很讲究,常常是前掌翹起,脚跟先着地,也有时抬起脚根,让身体重心落到撑起的脚尖上。手指则通过不停的颤动和手指的不同的开合组合来传达寓意。最传神的当是眼睛,不停的瞪目转睛,活像庙宇里的神像。脸部是没有笑容的,这大概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所有的舞蹈动作幅度不大,并常有定格停歇,没有旋转和跳跃,从这个方面来看有点像杨丽萍的孔雀舞。</p><p class="ql-block"> 从服饰装束、表情神态以及舞步动作来猜测,我以为这大概属于供神祭祀的舞蹈或宫廷中的舞蹈。总的来说,这场表演是地道的精彩的很有特色的非常值得一看的。即使不懂欣赏,至少也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本辑照片2014·8拍于印尼巴厘岛乌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