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又新季,</p><p class="ql-block"> 学子莘莘返校园。</p><p class="ql-block"> 愿我中华青少辈,</p><p class="ql-block"> 扬帆万里富强奔。</p> <p class="ql-block"> 又到九月了。</p> <p class="ql-block"> 每年一到九月,学校就开学了。孩子们像一只只欢乐的小鸟飞进校园,迎来一个新的学年,播种一份新的希望,等待一轮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每到这个时节,我的心头总是会漾起一张布满皱纹但又十分慈祥温柔的脸——那是记忆中奶奶的脸。</p> <p class="ql-block"> 奶奶是童养媳出身。正因为是童养媳,打小要帮家里干许多杂事,所以没有缠足。记忆中的奶奶不像其他的老太太一样有双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般摇摇摆摆。奶奶天生身体结实,虽然年过八十,却依然身板硬朗。特别是每年一到夏天,她就光着那双大脚丫,挑水、浇菜、洗衣、做饭,样样在行,在那些三寸金莲老太太面前,可是出尽了风头。那挺拔厚实的背也成了我们兄弟姐妹儿时的摇篮和暖床。</p> <p class="ql-block"> 奶奶虽然自己目不识丁,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却要求我的父母让我们七个兄弟姐妹都进学堂,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每年一到九月开学的第一天,奶奶都会为我们兄弟姐妹每人煮两枚鸡蛋、一碗面条(只有上学的孩子才享有这份殊荣)。奶奶说,开学第一天吃了蛋和面条,就意味着没灾没病、健健康康,就会考100分。</span> </p> <p class="ql-block"> 由于奶奶的坚持,我们家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也要养着一两只老母鸡。若是遇上家里实在没有蛋又没有钱购买的年头,奶奶也要走东家串西家去借,无论如何也要在九月开学的第一天让我们吃上蛋和面条。奶奶说这是规矩,是好兆头,不能改也不能破。我们兄弟姐妹就这样沐浴在奶奶的关爱中健康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借奶奶的吉言,我书读得特别好,成绩特别优异。在奶奶的鸡蛋和面条的飘香中,我走出了大山,离开了家乡,迈进了大学校园,走进省城安身立命。可我无论身在何处,即便与奶奶天人永隔,那晶莹剔透的两枚荷包蛋,那热腾腾香喷喷的一碗面条,总在心头挥之不去,总会出现在午夜梦回时分</span> 。 </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当上了母亲。每年九月开学的第一天,我也给女儿煮两枚鸡蛋和一碗面条,希望她平平安安、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也成了奶奶。又到九月了,孙子也要上学了,我想九月开学的第一天,也给宝贝孙子煮两枚鸡蛋和一碗面条,愿他幸福安康,无忧无虑地成长。 </p> <p class="ql-block"> 九月,变了的是人和事、身份和环境,不变的是关爱和祝福、希冀与思念的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