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廿九:丹霞山青春之旅

曲仁(红工)家园

<font color="#ed2308">“曲仁煤矿开采110周年纪念活动”征文廿九</font>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丹霞山青春之旅</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春青</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茶山矿,深圳市)</span></h1><h1><br></h1><h1> 时光的齿轮缓缓转动,回溯到 1981 年五月初,那是一段镌刻在记忆深处的青春时光。那时,我是曲仁茶山中学的一名团员,怀揣着对青春的热爱与憧憬,迎来了校团支部组织的庆祝青年节活动——前往丹霞山。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正是我们敬爱的王文忠老师,一位热情而严谨的青年团干部,他用满腔的热忱为我们策划了这段难忘的旅程。</h1><h1><br></h1><h1> 五月三号下午,放学铃声仿佛是青春乐章的前奏,欢快而激昂。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些团员青年们如一群出笼的小鸟,兴奋地从茶山出发。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映照着青春的脸庞,大家一路谈笑风生,脚步轻快。路边的野花野草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我们的出行欢呼。王老师走在队伍前列,不时回头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还指着远处的山峦讲起丹霞山的地质故事,让我们的期待愈发浓烈。</h1>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熟悉又陌生的道路前行,目的地是矿务局所在地花坪小火车站。一路上,大家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讨论着学习上的难题,青春的气息在空气中肆意弥漫。经过一段不算漫长却充满欢乐的步行,我们终于抵达了花坪小火车站。王老师提前与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协调好,确保我们能顺利搭乘当晚的小火车。夜幕渐渐降临,小火车站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暖。我们登上了那列锈迹斑驳却充满年代感的小火车,火车缓缓启动,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仿佛是岁月的车轮在前行。窗外的夜色如墨,偶尔有几盏灯火闪过,那是宁静乡村的点缀。大家在火车上或坐或站,兴奋的神情丝毫未减,尽管火车的颠簸让身体有些不适,但王老师却用幽默的玩笑让我们忘却了疲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达三矿后,我们跟随王老师来到了三矿中学。校园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静谧,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斑驳的砖墙投下细碎的光影。学校腾出了两间教室供我们休息。教室里,课桌被整齐地排列开来,我们直接躺在硬实的桌面上,或蜷缩在相邻课桌拼成的狭小空间。尽管木板冰凉,但那个年代的我们习惯了艰苦生活,说笑声与彼此的体温驱散了夜的寒意。王老师逐一巡查,轻轻抚平我们皱巴巴的衣角,反复叮嘱值夜的同学注意关窗防风。远处矿区的灯火星星点点,山里的蝉鸣与夜风相伴,我们在课桌上渐入梦乡,年轻的脸庞在月光下泛着青春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一阵清脆的敲门声传来。王老师握着手电筒,挨个教室敲门,压低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同学们,起床了!丹霞山在等我们呢!”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却比任何闹钟都有效。我们一骨碌从课桌上爬起来,在手电筒的微光下匆匆整理行囊。没有热水洗漱,大家就用冷水抹了把脸,顿时精神抖擞。王老师早已在操场等候,他披着晨露,清点人数,确保无人落下。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老师的严厉,更是一位长辈对青年成长的关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凌晨五点,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前往丹霞山的道路。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丝凉意,山间弥漫着薄雾,仿佛仙境。王老师走在队伍中间,不时提醒大家调整步伐,还指着远处山巅的轮廓说:“看,丹霞山的红岩在晨光里像不像一团火焰?”他的话让我们浑身充满力量。路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我们加油鼓劲。</p> <p class="ql-block">  当丹霞山的轮廓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大家都兴奋地欢呼起来。那雄伟壮观的山峰,奇特的地貌,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我们沿着山路攀登,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衫,但王老师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鼓励声从未间断:“加油!山顶的风景绝对值得!”他的话语仿佛有魔力,让我们在疲惫时重新振作。站在丹霞山的山顶,微风拂面,吹散了我们的疲惫。俯瞰着脚下的大地,山川河流尽收眼底,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王老师掏出随身携带的相机,为我们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青春的脸庞与壮丽的山色交织,定格成了永恒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如今,多年过去了,那段青春岁月已经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每当回忆起 1981 年五月的那次丹霞山之行,王文忠老师的身影总是历历在目。他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我们青春路上的引路人。没有闹钟的清晨,他用责任和关怀唤醒我们;崎岖的山路上,他用鼓励和陪伴支撑我们。那是我们逝去的青春,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段美好旅程。那些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日子,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璀璨的篇章。</p>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曲仁煤矿开采 110 周年纪念活动”</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征文启事</font></div><br> 百年煤海岁月长,薪火相传谱华章。2025 年,广东省曲仁矿务局迎来开采 110 周年华诞。为弘扬深厚矿山文化,铭记几代矿工为煤炭事业的卓越奉献,传承 “特别能战斗” 的奋斗精神,激励新时代奋进力量,《曲仁(红工)家园》、曲仁煤矿 110 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特举办主题征文活动,现面向广大矿友、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作品。<br>一、征文主题<br> 以 “曲仁煤矿开采 110 周年” 为核心,围绕矿山历史、矿工故事、矿区发展变迁、矿山往事回忆、矿山精神传承等内容,展现曲仁煤矿的前世今生,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br>二、征文时间<br>2025 年 7 月 1 日 - 2025 年 9 月 30 日<br>三、征文对象<br>原曲仁煤矿广大矿友、矿山子弟,以及一直以来曾关心、支持曲仁煤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文学爱好者。<br>四、征文要求<br>体裁多样: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及其他文学形式,鼓励创新表达。<br>1、篇幅精炼:每篇作品控制在 1000—1500 字左右,以小见大,聚焦一个故事、一个片段、一个人物或一个历史场景,生动展现曲仁煤矿的特色。<br>2、内容积极:主题鲜明,情感真挚,突出矿山精神,传播正能量。<br>五、投稿方式<br>1、请将作品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6938250@qq.com 邮件标题注明 “曲仁煤矿 110 周年征文 + 作者姓名 + 作品标题”,文末附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单位(或地址)。<br>2、直接与主办方人员联系提供。微信号码:13603098366<br>六、奖项设置<br>本次征文活动将邀请专业评委进行评审,颁发荣誉纪念品,并择优在纪念活动宣传平台展示,同时,在《曲仁(红工)家园》第三期画册刊登。<br>百年风雨,镌刻着曲仁煤矿的奋斗足迹;时代新篇,呼唤着传承者的铿锵之声。期待您用文字讲述难忘故事,用笔墨描绘矿山情怀,共同为曲仁煤矿 110 周年献上一份饱含深情的文化厚礼!<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曲仁(红工)家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曲仁煤矿 110 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 年6月 28日</span></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