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摄影\编辑:梅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3628025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来到奥马哈海滩,海风轻拂,海浪低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片看似宁静的海滩,曾是战火纷飞的战场,是盟军英勇无畏的见证。当年,无数战士在此浴血奋战,用生命撕开纳粹防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b></p> 美国军人公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诺曼底美国军人公墓,位于法国滨海科勒维尔镇,俯瞰着奥马哈海滩,是为纪念在二战诺曼底登陆及后续作战中牺牲的盟军将士而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3年,美国国会成立了“美国战时纪念碑委员会”,以纪念美国武装部队自1915年以来在海外服役期间所做出的贡献、取得的成就以及所付出的牺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该委员会在全球各地设立的军事公墓和纪念碑,是为了缅怀美国的军人(无论生者还是逝者),并践行这样一个信念:时间不会抹去他们英勇事迹的光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军人公墓导览地图,展示公墓内不同区域、景点(如游客中心、纪念碑、花园等)的分布位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法国政府将公墓所在土地赠送给美国,象征着两国在战争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那些为自由献身的英烈的永恒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4年6月8日,由美国第一集团军建立了临时的圣洛朗美国公墓,这是二战中欧洲土地上的第一座美军公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诺曼底美国军人公墓便建立在其旧址上,1956年7月正式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公墓占地172.5英亩,经过精心规划和维护,整体布局庄严肃穆。墓碑背后,镌刻着士兵姓名、所属编队、出生地以及牺牲时间,不分军衔等级。同一编队的士兵埋葬在一起,所谓出生入死,大抵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安葬着9387(也有资料记录为9388或9389)名美军阵亡将士,墓地上排列着白色大理石十字架和大卫之星(代表犹太裔士兵),整齐有序,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公墓里埋葬着304名身份不明的士兵,墓碑上刻 "Here rests in honored glory a comrade inarms known but to God”(一位光荣的战友在此安息,只有上帝知道他的身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安息着3位荣誉勋章获得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还有45组兄弟长眠于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其中,包括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和昆汀•罗斯福,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尼兰兄弟的原型—普雷斯顿和罗伯特·尼兰,也葬在彼此身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纪念堂东侧的半圆形花园的“失踪将士墙”上,刻有1557名失踪美军的名字,后来被找到并确认身份的,其名字旁会标注上玫瑰花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半圆形柱廊两端设有凉廊,里面展示着大型地图和军事行动的叙述,帮助人们了解当年的战役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进攻与滩头阵地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联军诺曼底登陆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公墓的中心位置,是一座青铜雕像,名为 “Spirit of American YouthRising from the Waves”(美国青年精神从海浪中崛起),象征着美国青年为自由而战、英勇无畏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它由雕塑家唐纳德•德•卢卡(Donald De Lue)创作,象征着美国青年在二战中为自由和理想奋勇献身、精神不朽,以向上伸展的姿态,传递出无畏、牺牲与对和平的期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雕塑已成为纪念诺曼底登陆等战役中牺牲美军、铭记历史与英雄精神的标志性艺术符号,静静伫立在公墓,承载对逝者的缅怀与对和平价值的坚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们恰好碰到美国一部分退伍军人,他们聚集在这里,缅怀在1944年6月6日遇难的先烈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诺曼底美国军人公墓不仅是对在二战中牺牲的美军将士的缅怀之所,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历史的沉重与和平的珍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诺曼底美军公墓,因此变成了一块美国土地,星条旗飘扬在数十米高的旗杆顶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位于诺曼底美军公墓和纪念馆中的黑色花岗岩花瓶雕塑,上面的浮雕图案是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圣母玛利亚形象,意在缅怀逝者,同时给予生者以精神慰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小教堂,位于公墓十字形主路的交叉点,为前来缅怀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静谧的追思场所。</b></p> 奥马哈海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来到奥马哈海滩,这里曾见证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呈月牙形,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易守难攻,是二战诺曼底战役中盟军五个主要登陆地点之一,盟军规划,东部攻势由经验老到的美国陆军第一师承担,西部则由骑兵部队与初上战场的美国陆军第29师携手负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在二战中的重要战略行动,旨在开辟西线战场,加速纳粹德国的灭亡。若盟军登陆能控制奥马哈海滩,可使东部登陆部队与西部登陆部队会师,将零散滩头阵地整合成大型战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4年6月6日盟军登陆当日,因天气状况极为恶劣导致装备损毁,再加上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导航系统的原因,大部分登陆舰都在错误的地方上了岸,盟军登陆前损失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32辆水陆坦克中27辆下海沉没。因潮汐和秩序混乱,美军士兵上岸后迷失方向,大批士兵挤在滩头遭德军炮火攻击,两个小时西段无士兵冲上海滩,防守海滩的德军比美军预想之中的要强大的多,登陆部队因此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仅当天美军伤亡超过2500人,因此又被称为“血腥奥马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年美军第1步兵师的官兵就是在这里跳下LCVP登陆艇,冲向海滩。(图片来源于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德军用混凝土掩体加固了悬崖,在海滩上设置了许多障碍物。这个圆形的水泥基座就是当年德军的炮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战斗出现转机,美国海军17艘驱逐舰冒险前进至距海滩730米处进行火力支援,美军敢死队爬上霍克海角,发现德军155mm海岸炮是电线杆伪装,海军得以无顾虑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在精锐部队第一师带领下,美军开始冲锋。最终在空军指引下,美国海军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对岸射击,德军防御崩溃,天黑时美军登陆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盟军登陆纪念碑,正面以英法两国文字镌刻:“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在奥马哈海滩登陆以解放欧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碑的侧面,则是美军第一步兵师军训:“没有不可完成的任务、没有不可承受的牺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里的“勇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勇作战、付出巨大牺牲的盟军士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碑独特的金属造型,如同在海浪中矗立的战士,展现出登陆作战的艰难和士兵们的无畏勇气。</b></p> 奥马哈霸王行动博物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马哈霸王行动博物馆(Overlord Museum)位于法国诺曼底地区,是了解二战诺曼底登陆历史的重要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该博物馆位于奥马哈海滩东南方向,馆内展示了诺曼底登陆期间的军事装备、历史照片及文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陈列着当年盟军用过的枪炮、服饰等实物,供人们缅怀历史,铭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该博物馆还设有户外展区,如几辆坦克陈列在馆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战时,德军为防御盟军登陆,在诺曼底海岸修筑大量碉堡。这些碉堡配备机枪、火炮等武器,可监视、射击海滩区域,构成海岸防线重要节点,凭借坚固混凝土结构抵御炮弹攻击,为德军提供射击掩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都是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实物见证,当年盟军在奧马哈海滩遭遇德军碉堡凶猛火力,付出巨大伤亡,它承载着那段惨烈战斗记忆,让后人直观感受战争残酷与登陆作战艰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字形金属反登陆障碍名为“捷克刺猬”,用于阻碍盟军登陆艇、坦克等装备上岸。在海滩滩头密集布置,可刺破登陆艇船身,让坦克等履带车辆难以通过,迟滞盟军登陆行动,增加进攻难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今的奥马哈海滩已恢复平静,成为重要的历史纪念地,告别奥马哈海滩,脚下的细沙仿佛还留存着历史的温度。80载岁月流转,战士们的勇气与牺牲仍震撼人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和平的郑重铭记——愿沙滩上的每道浪痕,都提醒我们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照片摄于2025年4月13日。</b></p> 感谢驻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