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江苏山东行(一)

球友小虾

<p class="ql-block">久未出门了,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姐弟加我四人自驾前往江苏茅山、淮安、盐城;山东青州、淄博、日照等几个父辈(公公)战斗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8月14日一路向北三个多小时第一站先到镇江的茅山风景区,这里也是著名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镇江句容市茅山镇,是茅山国家5A级旅游区重要部分。1985年建成开馆,全馆占地0.16平方千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馆内有主馆陈列区、国防教育区等4个部分,珍藏文物史料1万余件。基本陈列《新四军苏南抗日战争历史陈列》及多个专题陈列,生动展现了新四军在苏南的抗战历程。</p> <p class="ql-block">中午天气炎热,我们先找了一家民宿住下休息。下午3点前往茅山风景区,坐景交车直达山顶。一览众山小,眼前是一马平川,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九霄万福宫地处茅山主峰大茅峰巅,是道教著名宫观,</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 道观创建于西汉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得道飞升后,初为石坛、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p><p class="ql-block"> • 齐梁年间,易石屋为殿宇。</p><p class="ql-block"> • 元代延佑三年(1316年),敕建圣佑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p><p class="ql-block"> • 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宇,并赐名“九霄万福宫”。</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与特色</p><p class="ql-block"> • 整体布局:坐北朝南,东西对称,依山借势,层层而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前有广场,东西各建山门一座。</p><p class="ql-block"> • 主要建筑:从南至北沿中轴线依次为灵官殿、藏经楼、太元宝殿、二圣殿。其中,太元宝殿是主体建筑,由青砖砌成,供奉着三茅真君;二圣殿供奉着三茅真君的父母,殿前飞升台上有三天门石坊,是茅山极顶海拔372.5米的地方,据说也是茅盈飞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道观总体上比较清净,布局简洁。</p> <p class="ql-block">茅山九宵万福宫。</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建筑都是新修的</p> <p class="ql-block">对道教不是很了解,但对养生感兴趣,特意用豆包查了养生十四字诀。太上老君养生十四诀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p><p class="ql-block">这十四字诀属道家养生修炼联语,从字的构造来看,“身宝”字读作“玉”,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珍贵如玉。“身丹”即“炉”字,意思是人自身就是宝贵的炼丹炉,可通过阴阳交会修炼内丹。“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是延年药无需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和冶炼炉可炼出。“正道行修益寿丹”中,“正道”指正常方法或固有规律,“行修”指下苦功夫修炼,即按正常方法刻苦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这十四字诀概括了道家养生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强调固守精、气、神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达到长生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万宁宫</p> <p class="ql-block">元符万宁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麓,初名“潜神庵”,绍圣四年始建“元符观”,九年后建成,徽宗赐额“元符万宁宫”,因保管传坛玉印,也被称为“印宫”。这里有睹星门广场、灵官殿、万寿台等建筑群,露天太上老君铜像还入选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太上老君是道教尊奉的核心神仙,被视为道的化身,又称“道德天尊”,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称“三清”。</p><p class="ql-block">其形象源于先秦道家创始人老子,道教将老子神化,认为他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的体现,常住天界太清境,掌管自然与万物运行规律。</p><p class="ql-block">传说他分身降世,传授道法,著有《道德经》,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来源。他被尊为道教的教祖,象征着智慧与慈悲,在民间信仰中也被视为炼丹、修仙的祖师,深受信众尊崇。</p> <p class="ql-block">茅山仙人洞原称“蓬壶洞”,位于华阳洞上方不远,因古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洞穴总长920米,分上、中、下三层,目前开放中、下两层共208米。洞内蜿蜒曲折、空间错落有致,遍布钟乳石、石笋、石幔等喀斯特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洞内景致非常一般,在炎炎夏日洞内清凉一刻显得更诱人。</p> <p class="ql-block">华阳洞:被称为“第八洞天”,位于茅山老虎岗西侧,北距印宫约300米,洞内负氧离子含量极高,仿佛充满了“仙气”。由于洞内高低起伏陡峭,没有进洞游览。</p> <p class="ql-block">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8月15日离开茅山前往淮安,约三小时车程。</p><p class="ql-block">第一个点参观淮安市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其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是解放战争时期苏皖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民国时期政权旧址之一。</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苏皖边区政府在此成立,管辖苏皖豫鲁四省交界的53个县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民主政权典范。旧址原为国民政府淮阴专员公署所在地,由多组砖木结构建筑群组成,包括办公室、会议厅、档案室等,建筑风格融合了民国时期的中西元素,布局严谨,气势庄重。</p><p class="ql-block">边区政府在此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如土地政策调整、发展生产、兴办教育等,为巩固解放区、支援解放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旧址内保留了大量珍贵历史遗迹,如当年的办公用具、文件手稿、会议记录等,生动展现了边区政府的运作轨迹。</p><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已建成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通过文物展览、场景复原等方式,系统展示了苏皖边区的革命历史和民主建设成就,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纪念价值。</p> <p class="ql-block">八个行政区</p> <p class="ql-block">工、青、农、妇</p> <p class="ql-block">公公曾经在华中银行印钞二厂工作过。</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周恩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不朽的丰碑——周恩来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有一座庄严肃穆又满含深情的建筑——周恩来纪念馆。这里,是人们缅怀周恩来总理伟大一生、汲取精神力量的神圣殿堂。</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于1988年3月奠基兴建,1992年1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200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又增建了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和西花苑碑园。</p> <p class="ql-block">步入馆区,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在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布局规整、气势恢宏。主馆高26米,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周总理扎根祖国大地、无私奉献的一生。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他四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 ,同时支撑着四坡屋顶,似古老江淮平原上的牛车棚,展现他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主馆分三层,底层原为陈列厅,现改造成影视大厅,放映周恩来生平业绩的影视片;沿51级台阶来到二层瞻仰大厅,厅内汉白玉坐像高达4.7米,连基座在内,在阳光照耀下,更显伟人顶天立地之姿;三层为观景台,可将古城和馆区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附馆呈人字型,面对主馆呈拱卫之势,体现了人民对总理的敬爱。这里是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通过“人民总理周恩来”主题基本陈列,运用图片、油画、雕塑及声光电等多种展陈形式,再现了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从立志求学、革命历程,到建设伟业、晚年岁月,每一个部分都承载着他为国家、为人民不懈奋斗的足迹 ,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馆内藏品丰富,截至2019年末,藏品数量达3567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87件/套 ,有周恩来生前坐过的红旗轿车、2758号飞机、长征途中用过的公文包和望远镜等。这些文物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将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形象与崇高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心中。这里不仅是对伟人的缅怀与纪念,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源泉。 </p> <p class="ql-block">非常喜欢周总理的这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意义“总理累了”?</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铜像广场上,周恩来铜像高度为7.8米,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着伟人走过的78个光辉春秋 。基座上“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铜像姿势取材于上世纪50 - 60年代他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尽显其平易近人的风范 。</p> <p class="ql-block">仿西花厅是按照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格局,以一比一比例设计建造 。这里再现了周恩来生前工作、休息和会见国宾的场景,陈列着他生前的遗物。院内依次是他的活动室、办公室、卫士值班室、后客厅、邓颖超卧室、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等,每一处房间、每一件陈列,都仿佛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温情的岁月,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总理的生活与工作日常,体会他的勤勉与操劳。</p> <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在河下与淮河相接,使其成为重要的水运中转站。明清时期,这里是淮北盐集散地,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p><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明清两代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这里还名人辈出,有巾帼抗金名将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经学大师阎若璩等。</p> <p class="ql-block">梁红玉是南宋著名抗金女英雄,生于江苏淮安河下古镇。她出身武将世家,因祖父和父亲获罪,家道中落沦为营妓,后与韩世忠相识成婚。建炎三年,她在平定苗傅叛乱中飞马传诏,立功受封护国夫人。建炎四年黄天荡之战,她亲执桴鼓,助韩世忠将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48天,战后因弹劾丈夫“失机纵敌”,加封杨国夫人。她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巾帼英雄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古镇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80%以上的民居楼是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主要景点有湖嘴大街、吴承恩故居、吴鞠通中医馆、状元楼、文楼等。</p> <p class="ql-block">河下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文楼蟹黄汤包、鼓楼茶馓、平桥豆腐等众多美食。其传统手工技艺也十分多样,包括纸扎、柳编、泥艺等。</p><p class="ql-block">2002年,河下古镇被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之一,2015年纳入周恩来故里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今,它已成为人们感受历史文化、品尝美食、体验传统技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8月16日上午前往淮安府署参观。途中看到这里树立了一个淮阴市碑。查了一下淮安和淮阴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淮安市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有先民活动,创造了“青莲岗文化”。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淮阴县,因其治所位于淮河南岸,取古语水之南为阴命名。南齐永明七年(489年),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p><p class="ql-block">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明清时均为淮安府。1912年,淮安府撤销,1914年,清河县改称淮阴县,山阳县改称淮安县。</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辖11个县和2个区。1996年,宿迁、泗阳、沭阳、泗洪4个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p><p class="ql-block">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2012年,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2016年,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成立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洪泽区。如今,淮安市下辖4个区、3个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淮安府署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古代府级官署建筑群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周恩来故里景区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占地约5万平方米,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主体建筑,两侧辅以六科房、花厅、库房等附属设施,整体布局严谨,体现了明清官署建筑的规制与特色。</p><p class="ql-block">大堂是府衙核心,面阔五间,硬山顶,前有宽敞月台,是知府举行重大典礼、审理要案的场所,堂内“公生明”匾额高悬,彰显为官准则。二堂用于日常办公和审理一般案件,三堂则是知府私邸,兼具居住与密议功能。</p><p class="ql-block">淮安府衙曾管辖山阳、清河等九县,历史上多位名臣在此任职,如民族英雄关天培曾任淮安府漕运同知,《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也曾在此活动。衙内留存的碑刻、匾额等,见证了其作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如今,淮安府衙经修缮后对外开放,通过复原陈列、实物展示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古代府级政权的运作场景,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官制文化、感受淮安历史底蕴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现场演绎官府办案。</p> <p class="ql-block">就在淮安府署附近的漕运博物馆,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漕运总督署遗址”而建,占地约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品”字形格局,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馆内以“漕运”为核心,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系统呈现了中国漕运的起源、发展与兴衰。</p><p class="ql-block">展厅分为漕运历史、漕运科技、漕运文化等部分,展出古代漕运船只、漕运官员服饰、漕粮量具等珍贵文物数千件。其中,复原的明清漕运总督署大堂场景、京杭大运河漕运路线沙盘等,直观展现了漕运在维系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漕运博物馆生动诠释了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漕运制度与运河文明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周恩来故居。</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占地1987.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于东宅院,并在此度过了12个春秋。东宅院为原状陈列,复原了周恩来出生的房间、读书房、厨房、水井和菜地等,西宅院则设有“周恩来家世家风图片展”等陈列。</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逝世后,经中共中央同意并经江苏省委批准,故居按原状修复,并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题写馆名。如今,这里已成为人们缅怀周恩来总理、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家风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故居内还设立了邓颖超生平事迹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故居周边有许多修饰的“古色古香”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镇淮楼位于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城中心,是淮安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始建时间说法不一,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七年重建式样。</p><p class="ql-block">镇淮楼为砖木结构,通高18.5米,下层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是两层山楼,重檐九脊顶,四角飞檐饰龙首,屋脊塑卧龙,拱梁刻有凤凰等图案。它本名谯楼,曾称鼓楼,清乾隆后改名镇淮楼,寓意震慑淮水。楼内曾设铜壶滴漏等报时报警,现是淮安区博物馆分馆,陈列众多文物,与总督漕运部院遗址等构成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上午走了不少景点,中午犒劳一下。淮安著名的长鱼面、蟹黄包、烫干丝。</p> <p class="ql-block">8月17日离开淮安前往山东淄博。参观齐文化博物馆,其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临淄大道308号,是齐文化博物院的核心部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该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外观似扭转的台历,是临淄的地标性建筑。其展厅分为基本陈列、特色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厅四个部分。基本陈列厅以齐国故都八百年兴衰变迁为线索,分先齐文明、西周之齐等八个部分,通过实景沙盘与投影结合等方式,展示齐文化的发展脉络。特色陈列厅包括齐地考古、稷下学宫、石刻等厅,石刻厅内有华东最大单体石佛——西天寺北魏石佛等珍贵文物。专题陈列厅则涵盖临淄党史、廉政教育、陶拍、瓷器、书画等内容。</p><p class="ql-block">馆内藏品丰富,截至2022年底,有藏品30801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0余件/套,上展文物4100余件/套。镇馆之宝牺尊造型独特,仿牛形,由头颈、躯干、盖分铸而成,全身布满精美的纹饰,还镶嵌着绿松石、玛瑙等宝石,展现了战国时期齐国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p><p class="ql-block">齐文化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展陈的场所,还承担着研究、保护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的重任,是传承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河崖头殉马墓是齐文化博物馆的重要展示内容之一。照片展示殉马墓非常震撼,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墓主为春秋时期齐国第二十五代国君齐景公,他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君。</p><p class="ql-block"> • 墓室为“甲”字形大墓,南北长26米多,东西宽23米余,椁室用自然石块垒砌。殉马坑位于主墓东、西、北三面,呈“冂”字形布局,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全长约215米。</p><p class="ql-block"> • 经三次发掘,1964年发掘北面西段54米,清理殉马145匹;1972年发掘西面南端30米,殉马83匹;1982年将西面南端清理至36.5米处,出土殉马106匹。按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600匹以上。这些殉马均为6-7岁的壮年战马,且均为骟马,是被处死后人工排列而成,马分两行,前后叠压,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呈临战姿态。</p><p class="ql-block">庞大的殉马葬式,既体现了齐景公的奢侈豪华,也反映了当时齐国国力的强盛,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的经济、军事和殉葬制度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孔子思想的核心“仁”</p> <p class="ql-block">人类喜爱音乐与生俱来。</p> <p class="ql-block">石刻厅的文物很多是第一次见。</p> <p class="ql-block">石刻厅内有华东最大单体石佛。</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牺尊造型独特,仿牛形,由头颈、躯干、盖分铸而成,全身布满精美的纹饰,还镶嵌着绿松石、玛瑙等宝石,展现了战国时期齐国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阵仗不小</p> <p class="ql-block">结束博物馆参观,并没有留在淄博品尝烧烤,拍张照片以示打卡了“淄博烧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