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晨起天气尚好,趁着凉快,我又到湖边走了走。晨雾缭绕中,湖面若隐若现,湖水静谧得像沉睡着一般,只有偶尔几声鸟鸣划破这份宁静,朦胧间恍若仙境。那位陕西车友也在湖边溜达,我凑上前搭话,聊起行程才发现竟是同路返程。闲聊时听说奇台的腰站子面粉很不错,便想着顺路买一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饭后我们导航去超市,可超市要十点才开门。我心里急着赶路,便索性先出发了。去江布拉克景区要经过腰站子村口,我们顺道拐进村里,在一家商店买了袋富硒面粉。价格虽不便宜,但想着品质应该不错。这个村子真挺好,民房崭新整齐,院落宽敞干净。之后我们还去参观了腰站子博物馆,馆内用图文形式展现了小麦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独特立和历史价值,是对农耕文明悠久历史的回顾与致敬。介绍了这里的气候温差,以及小麦的发源与生长过程。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在这里交融,产生特色小麦蓬勃发展,让这座千年驿站持焕发光彩,让"腰站子"小麦品牌走向更高更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知不觉就到了江布拉克景区,我们买了票坐景交车进入。车窗外,满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麦田,像铺满金色的海洋。风一吹,麦浪一波波涌向天际,美得让人挪不开眼。饱满的麦穗迎着来来往往的旅游车,仿佛正笑嘻嘻地等着人们驻足观赏。田间,收割机在忙着收割,有的地块已经收完,打草机在处理麦草,还有一辆车装着捆好的麦草缓缓前行,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第一停车点“怪坡”,我们下了车。眼前不仅有金黄的麦浪,还有盛开的油菜花和格桑花,远处的山坡上植被茂盛,树木郁郁葱葱。“怪坡”的奇异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颠覆常理的奇幻世界,因此荣获了基尼斯之最,被誉为"世界第一怪坡"。我好奇地凑到怪坡体验区,只见游客骑车经过时,看着明明是上坡道,骑起来却像在下坡;看似是下坡,反倒要用力蹬车。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老公说:“怪坡现象虽然看似违背自然规律,实则只是由于参照物的不同所造成的视觉误差。由于坡道两旁的地貌比坡道本身的角度更大,因此,当站在坡道上观察时,会产生一种错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时视线里突然出现“汾酒集团”四个绿草的大字,赫然展示在对面的山坡麦田之间,汾酒是我老家的名酒,可能制造汾酒的原料是这里的小麦。那一刻,我像见到老乡般莫名的兴奋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交车到欢乐谷停下,下车一看,原来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爬上山坡,还有一棵“爱情树”,不少年轻人在树前挂锁许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加上肚子饿了,便决定在这里解决午餐。沿着摊位转了一圈,没找到什么可口的小吃,就点了凉皮面和烤串凑活了一顿。刚吃完,景交车就来了,我们赶紧排队上车,前往下一个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上景交车,司机还兼着导游。他一边开车一边介绍:“即将到达的是江布拉克景区的精华部分——松翠大峡谷。徒步10公里能到断桥景点,一路风景如画。”这话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下了车,我们直奔观景台,果然如司机所说,对面山坡的风景极美,翠绿的草坡上,深绿色的树木有序又错落有致地生长在草甸上,立体感十足,勾勒出秀美的图案。远处的山头光秃秃的,顶部有少许白雪,像给大山戴上了白色的帽子,披上了带绿色花纹的衣裳,美得让人惊叹。看着弯弯绕绕的木栈道通向松翠谷底,听说穿过峡谷上到对面的山坡就能到下一个景点断桥,这徒步的路况看着不错,可一听到“10公里”,我还是打了退堂鼓。于是返回停车点,继续乘景交车去断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会儿徒步的人多,景交车坐不满就不发车,我们只好在车里静静等候。到了断桥景点,我顺着木栈道往上爬,旁边供游人骑的骆驼蹲在地上睡着了,想必也太累了。脚下的木板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倒添了几分野趣。越往上走,风里的凉意越重,还夹杂着松针和青草的清香。抬头望去,远处陡峭的天山直插云端;转身俯瞰下方,停车区里布满了车辆,游人如织,来来往往。我心里一直纳闷,这断桥到底在哪儿?爬到半山腰的观景台,才真正看清断桥的模样——原来是一座废弃的木桥,只剩两端的桥墩嵌在山岩里,像被时光啃咬出的缺口。站在断桥头往下望,来时的路变成了缠绕在山间的银线。转身往下走时,才体会到“上坡气喘,下坡腿软”的滋味,膝盖还有点疼,我数着台阶,艰难地一步步挪下来。坐景交车返回时,实在累得不行,迷迷糊糊睡了一小会儿,直到抵达游客中心才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驾车继续赶路,经过老奇台村时,路边出现一个磨坊,牌子上写着“高山冬小麦面粉”。我们停下车进去看看,果然闻到一股清甜的麦香味。老板热情地介绍:“我们这儿昼夜温差大,冬小麦生长期长,磨出的粉纯香筋道。我用的都是山上刚收割的小麦,不打农药、不上化肥,是纯天然冬小麦磨制的,蒸出的馒头香得能飘到隔壁去!”这营销话说得一套一套的,倒让我不好意思就这么走了。况且,这里的价格比上午买的便宜不少,我便毫不犹豫地扫码付款,买了一袋十公斤的面粉。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继续踏上了旅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