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彩云之南

荷情花韵

<p class="ql-block">八月初的云南之行,旅途顺利,心情愉悦,为定格美好,以此美片记录,关于景点简介的文字来自豆包,在此感谢。</p> <p class="ql-block"> (一)花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到云南,当然要先去花市一饱眼福啊!</p> <p class="ql-block">云南的花具有种类繁多、花期独特、品质优良、花色艳丽等特点,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种类丰富 :云南地势北高南低,呈巨型阶梯状,南北跨度990千米的范围内,容纳了8个气候类型,形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点,为花卉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长环境。这里是多种花卉和园艺植物主要的起源及演化中心之一,野生花卉和观赏植物资源有5300余种,山茶、杜鹃、报春等“八大名花”从这里走向世界,还有彩云兜兰、云南火焰兰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p><p class="ql-block">- 花期独特 :受气候影响,云南的一些花花期与众不同。如云南的桂花以品类繁多、开花较早独具一格,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桂花树一年四季每隔两月就开一次花的现象并不罕见,且昆明的桂花平均早于全国其他地区20至40天开花,花期绵长,一年之中往往能盛开两三茬。</p><p class="ql-block">- 品质优良: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世界花园”,显著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云花高品质的禀赋,其鲜切花年产量达167亿支,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是世界鲜花三大产区之一、亚洲第一鲜切花交易中心所在地,鲜花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 花色艳丽:云南的花大多花色鲜艳,观赏性强。如云南樱花,常见的红花高盆樱花为重瓣或半重瓣,花色通常为粉红色,非常艳丽;还有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杜鹃花海,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灿若云霞,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p> <p class="ql-block"> (二)温柔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是中国最深的高原淡水湖</p><p class="ql-block"> - 基本概况:抚仙湖地处玉溪市的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内,属珠江水系,是南盘江水系的源头型湖泊。湖泊面积216.6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8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95.2米,最深处158.9米,蓄水量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8%,居中国国内淡水湖泊蓄水量的第三位。</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抚仙湖风景区是中国4A级风景区,有禄充村、界鱼石、明星景区、孤山岛等旅游景点。湖底还存有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庞大建筑群,疑似古滇国国都遗址,增添了神秘色彩。此外,还有肖、石二仙的传说等丰富的人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拉市海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以下是其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 地理概况:位于丽江城西面10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湖面海拔2437米。它是在继承性断裂活动影响下地壳不断下降而形成的断陷盆地中的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入湖地表水源有南侧的清水河和北侧的美泉河。</p><p class="ql-block">- 保护区概况:1998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6523公顷,由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库、文笔水库等4个片区组成,主要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p><p class="ql-block">- 生物多样性:根据最新科考成果,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904种、昆虫254种、脊椎动物455种,其中鸟类341种。每年冬春季有超过10万多只水鸟在此越冬,包括黑颈鹤、黑鹳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p><p class="ql-block">- 旅游资源 :拉市海四季风光如画,春夏水草丰茂,湖畔花海盛开,秋冬候鸟云集。游客可乘猪槽船或皮划艇深入湖心观鸟,也可沿茶马古道骑马穿越纳西村落与森林,体验马帮文化遗风,还能欣赏到玉龙雪山倒映湖面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波光粼粼,风景秀丽的拉市海边,情不自禁,毫不犹豫和偶遇的美女一起旅拍,圆了一场浪漫,唯美的梦……</p> <p class="ql-block">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云南第二大面积的高原淡水湖,全国第七大淡水湖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发源于洱源县的茈碧湖,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湖泊南北长42.5千米,东西平均宽6.3千米,湖面面积约252平方千米,湖岸线长约128千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2米。</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断陷盆地,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p><p class="ql-block">- 气候特征:属典型的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和,温度年较差小,光照充足,日差较大,干湿季分明,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年平均气温为15.1℃。</p><p class="ql-block">- 生物资源:湖内水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盛产鲤鱼、弓鱼等十余种鱼类,以弓鱼最为著名。珍稀水禽有棕头鸥等34种,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鸬鹚秋沙鸭、黑水鸡等15种。洱海湿地范围内记录有野生湿地高等植物260种,其中海菜花、云南莎草等为中国特有植物。</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洱海是大理白族的摇篮,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洱海坝定居。唐宋时期,洱海流域是南诏、大理等地政权的核心腹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诏、大理文化。此外,洱海还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枢纽,汇聚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人群、商品、文化。</p><p class="ql-block">- 旅游资源:1982年,苍山洱海被列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洱海周边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等景观,还有小普陀、南诏风情岛、双廊古镇等著名景点,“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海边发个呆,是最治愈的事。</p> <p class="ql-block"> (三)魅力古城/镇</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简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始建于宋末元初,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从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兴盛于明清,明清时期木氏土司凭借土司制度得以发展,丽江古城进入第一个辉煌时期。清代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后,古城经历了一些变革,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时期,工商经济发展走向高潮,逐步形成如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地理环境: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脉腹地群山褶皱之中,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临狮子山,玉泉水从黑龙潭流出,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水乡景观。</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民居为院落式建筑,多为土木砖木结构,常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融合了汉族、白族、彝族、藏族等多民族的建筑特色,门窗木雕精美。</p><p class="ql-block">- 文化底蕴:丽江古城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本源和主体,综合了汉、藏、白等少数民族文化。这里有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还有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等。此外,古城还有三多节、火把节、龙王庙会等丰富的民俗活动。</p><p class="ql-block">- 旅游景点:主要景点有木府、四方街、大水车、大石桥等。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布局结构模仿北京紫禁城,是丽江古城的文化地标之一;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曾是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如今店铺林立,每晚还有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镇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总面积5平方千米,海拔2440米。1997年作为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纳西语称“绍坞”,春秋战国末期纳西族先民迁徙定居于此,宋元时期已形成集镇,明代称“绍坞院”,清代以后称“束河”。</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古镇坐西朝东,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以青山为屏,大河为带,保存了以水为骨架、因水成街、依水建房的风格,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错落有致,融合了中原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有四方听音、青龙桥、九鼎龙潭等景点。四方听音是古镇的文化中心,有各类文艺演出;青龙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丽江古石桥之最;九鼎龙潭的水出自龙泉山,清澈见底,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景色优美。此外,还有三圣宫、茶马古道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p><p class="ql-block">- 束河八景:包括西山红叶、烟柳平桥、石莲夜读、雪山倒映、断碑敲音、龙门望月、夜市萤火、鱼水亲人,各具特色,展现了古镇的自然与人文之美。</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4A级景区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天宝年间,南诏王阁罗凤建造新都羊苴咩城。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以羊苴咩城为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在羊苴咩城基础上修建了现在的大理古城,后经清朝官吏重修,格局基本定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城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棋盘式方格网状结构,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城门相望,东西城门相错,由两条南北大街(复兴路、博爱路)和两条东西大街(玉洱路、人民路)构成了古城主街道的“双十字形”结构。城墙四面设有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南门双鹤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城外有护城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城门:又称“双鹤门”“承恩楼”,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题。</p><p class="ql-block">-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楼额挂着“文献名邦”匾额。 </p><p class="ql-block">- 五华楼:始建于唐代,是南诏国宴请贵宾之所,雄踞古城中央,三重檐歇山顶,台座坚实,木雕石雕精美,尽显白族工艺之妙。 </p><p class="ql-block">- 大理市博物馆:原为云南提督衙门,后为杜文秀帅府,现为博物馆,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陈列布局为一厅、六馆、一区,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化。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城内白族民居建筑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格局,青瓦白墙,点缀水墨彩绘,照壁题字蕴含家风训诫。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三月街民族节”,是当地最盛大的传统集会,延续了茶马古道的遗韵。</p> <p class="ql-block"> (四)东巴大峡谷</p><p class="ql-block">东巴大峡谷,又称东巴谷,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距丽江古城约15公里,是玉龙雪山脚下的一个自然生态大峡谷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为远古造山运动时期撕裂的一个断裂谷,纳西语叫“裸美落”,意为“好大一个谷”,谷长约90公里,谷内峭壁悬崖鬼斧神工,山洞林立,还有各种钟乳、枯藤、怪树、奇石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东巴谷以其独特的东巴文化闻名于世,东巴文字亦称“纳西象形文”,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也广泛流传。谷内居住着纳西族、僳僳族、他留人、普米族、摩梭人、藏族等民族,各民族文化交融,设有六个少数民族院落,展示了丽江多民族的风情习俗。</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观:有匠人街,是原始商贸的集货买卖地,街两边是充满民族特色的店铺,还能看到东巴先生读书写字;临波桥是一座吊桥,桥下是裸美湖,远处可眺望玉龙雪山,过桥后是绿色的森林浴道,景致优美。</p><p class="ql-block">- 文化活动: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东巴婚礼,观看僳僳族男人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等民俗活动,还能学习认识、书写东巴文字,欣赏各民族姑娘小伙的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五)美食及沿途所见</p> <p class="ql-block">美丽辽阔的彩云之南,愿不久的将来,我们再续未了的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