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旅——世界人口最多的小区——贵阳花果园小区

大江东去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居民小区——贵阳市花果园小区</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7日下午,乘机抵达贵阳,入住久龙宾馆,晚饭后打出租车,耗费车资三十元抵达花果园小区。</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人提出世界上居民区人口最多的小区在哪?我会负责任地告诉你:在中国贵州贵阳市,这个小区名字叫花果园。</p><p class="ql-block"> 一个占地面积超6000亩、常住人口达50万、拥有22个分区和300栋45层以上高楼的小区,</p><p class="ql-block"> 若要形容贵阳花果园的规模,数据最有说服力:这片占地6000余亩的区域,面积是故宫的6倍、欧洲小国梵蒂冈的10倍;50万常住人口,相当于每12个贵阳人中就有1人居住于此。社区内配套3座地铁站、3座公交始发站、3座BRT车站及2座城市枢纽,就连外卖员进入小区,也常需半小时以上才能穿行而出。</p><p class="ql-block"> 听起来或许像天方夜谭。但这样的“超级社区”确实存在——它不在北上广,也不在二线城市,而位于贵州省会贵阳。</p><p class="ql-block"> 如此庞大的工程,背后是一段“化腐朽为神奇”的改造史。十几年前的花果园,曾是贵阳最大的棚户区“彭家湾片区”。2010年7月,贵阳市启动“城中村”改造计划,将此地交由宏立城集团开发,次年又合并五里冲片区改造项目,奠定了花果园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宏立城最初对花果园的规划投资仅29亿元(数据来源:界面新闻),设计居住人口5万,但最终总投资飙升至900亿元,入住人数达50万。这一“扩张奇迹”如何实现?</p><p class="ql-block"> 破局点一:用极致低价撬开市场。 开发初期,宏立城面临“客源不足”的困境——两个棚户区总人口仅10万,而规划居住人口达30万。创始人肖春红、肖春明兄弟打出“价格牌”:当贵阳市中心房价普遍突破1万元/㎡时,花果园开盘价仅3580元/㎡,瞬间吸引大量非棚户区购房者。随后更推出“降首付”甚至“免首付”策略:拉1人购房减1%首付,拉10人直接免首付,以病毒式营销迅速聚拢人气。</p><p class="ql-block"> “神盘”光环褪色:超级社区的现实困境</p><p class="ql-block"> 当“亚洲最大”的标签褪去,花果园的问题逐渐暴露——这座相当于6个故宫大小、人口超50万的社区,正在面临独特的治理挑战。</p><p class="ql-block"> 交通:百万级人流下的“肠梗阻”。 据《中国经济报》数据,花果园日均人流量达100万人次,堪比上海外滩南京路步行街。但交通管理却难以匹配:《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行人横穿马路、摊贩占道经营现象频发,三车道常被挤压成单车道,夜间通行隐患重重。百度搜索“花果园+堵车”,相关结果超57.8万条,交通拥堵已成为居民日常痛点。</p><p class="ql-block"> 管理:数十万人口下的“破窗效应”。 有居民向界面新闻透露,收房后未装修便租给公司堆放物料,而物业因管理半径过大(服务人口数十万),基本处于“无力管控”状态。这导致小区内租户比例攀升、外来人口混杂,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藏匿地——前两年全国关注的“1040”传销团伙,就曾被曝光藏身于此。</p><p class="ql-block"> 公共服务:“县城规模”下的保障短板。 去年疫情管控期间,花果园曾发生“9·9坠楼事件”,人民网报道指出,社区物资配送不及时问题突出——堪比县城规模的人口,仅靠少数社工保障,显然力不从心。此外,低楼层采光不足、水电供应不稳定、地震防范措施薄弱等问题也被居民频繁吐槽,高密度的“鸽子笼”式居住环境,正挑战着人居舒适度的底线。</p><p class="ql-block">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十几年前贵州受喀斯特地貌限制,密集建设高层社区有其合理性,但放在当下,这种模式已显陈旧。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应“以人为本”,若背离这一核心,即便造出“亚洲最大”的建筑群,也难逃“发展困境”的窠臼。花果园的未来,或许需要更彻底的规划调整——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重构”,才能让这座超级社区真正成为宜居之地。</p><p class="ql-block"> 花果园项目是全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贵阳市中心。项目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拆迁户数20000余户,涉及拆迁人口10多万人,拆迁面积400余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总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是集住宅、商业、艺术文化、商务办公、旅游、智能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p><p class="ql-block"> 花果园按照“公共交通优先+道路快速通行”的模式进行交通规划,打造涵盖城市轨道系统、城市公交系统、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公共立体交通人行慢行系统、地下交通系统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p><p class="ql-block"> 纵贯贵阳市南北向的轨道交通3号线,在花果园区域共设花果园站、松花路站和五里冲站3个站点。</p><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20日零时起,3号线花果园西站正式开始施工。城市公交枢纽2个、公交始发站3个、BRT车站3个;建设“六横六纵”12条市政一级主干道,总长约31.7公里;规划有隧道8座,桥梁17座,公铁立交桥梁、棚洞14座。交通体系以公交优先为原则,通过人车分流提升道路通行能力。</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底,据最新统计,花果园已入住人口达14.3万户,共计43万余人。此外,入驻的企业、商户达到20000余家,日均人流量提高至10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贵阳花果园小区“双子塔”。</p> <p class="ql-block">“雨后春笋”</p> <p class="ql-block">花果园小区夜景</p> <p class="ql-block">双子塔闪烁</p> <p class="ql-block">花果园白宫夜景</p> <p class="ql-block">花果园——据说只住二户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