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开州府衙

赵霞

<p class="ql-block">濮阳的历史名人古迹</p><p class="ql-block">濮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迹众多,以下是一些濮阳的历史名人古迹:</p><p class="ql-block">历史名人</p><p class="ql-block">颛顼:上古五帝之一,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他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顺应时代要求,将“司天”与“司地”分开,进行“绝地天通”的改革,对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仓颉: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今濮阳市南乐县吴村人。他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总结远古各部落的刻划符号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先民结绳纪事的历史,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p><p class="ql-block">张挥:黄帝之孙、少昊第五子,因发明弓箭被赐张姓,是张姓始祖。挥公逝世后,葬于帝丘,在今濮阳县老城外东南隅一里即其墓葬遗址,今已扩建成挥公园。</p><p class="ql-block">闵子骞:春秋时期卫国人,故里在今濮阳县渠村乡闵城村,是孔子的著名弟子,被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以孝闻名,是二十四孝之一。</p><p class="ql-block">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曾任范县县令,历时五年,在任期内政绩卓著,刚正不阿,不逢迎官长,不巴结上司,办事公正,同情人民疾苦,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受到范县人民的敬重。</p><p class="ql-block">历史古迹</p><p class="ql-block">戚城遗址:位于濮阳市城区,是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遗址,是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包括会盟台、城墙、阙门、历史陈列室、孔子居卫十年的孔子侯馆、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等景点。</p><p class="ql-block">西水坡遗址:位于濮阳县,因1987年发掘出土“中华第一龙”而闻名,景区包含中华第一龙牌坊、中华龙碑和五代古城墙,是海内外游客来濮必到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回銮碑:又称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县新华街(原御井街)路西,是历史上宋辽“澶渊之盟”的实物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这里建有澶渊之盟博物馆,博物馆内有御井,“御井甘泉”是明清时期“开州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城隍庙:位于濮阳县城关镇东南部的城隍庙村,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距今已近千年。濮阳县城隍庙特别受人尊崇,因为别处的城隍庙里供奉的是神,而濮阳县城隍庙里供奉的却是明朝弘治年间深受百姓敬仰的好官——开州知州李嘉祥。</p><p class="ql-block">四牌楼:又名中心阁,位于濮阳县老城十字街,高8.6米,长宽各6.6米,面积43.56平方米。该建筑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阁顶为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有斗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青色琉璃瓦,阳光照耀下,青光闪烁。牌楼四面的额板上,雕字如斗,苍劲有力,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朔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概括了濮阳历史悠久和重要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