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哥

康伴人生

<p class="ql-block">  我的四哥叫张健生,1951年出生,属兔。父母亲当初给我们兄弟俩分别取名“健生”和“康生”,其寓意不言自明。</p><p class="ql-block"> 健生长我两岁,按照排行,我该叫他“四哥”。但由于“四”与“死”谐音,所以,我从未叫过他“四哥”,而总是直呼其名。我们俩55年春节后随母亲来到江苏国营淮海农场与父亲团聚。从那时起,我们俩便形影不离,他带着我“走南闯北”,经风雨,见世面,教我读书写字,给我讲故事,处处照顾我这个弟弟。我们俩的感情特别深厚。然而,我们只朝夕相处了短短的7年,就阴阳两隔,生死永诀。</p><p class="ql-block"> 1960年8月18日,也就是在我父亲因公殉职后仅2个多月,健生意外溺水身亡。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9岁。时光荏苒,六十五年过去了,但我始终忘不了他。因为他曾陪伴我度过7个难忘的春秋,尤其是一同熬过了父亲突然离世后的那段最黑暗的日子。在他六十五周年忌日到来之际,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六十多年前……</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6年夏天拍摄的。健生是我们兄弟五人中与父亲长得最为相像的。</p> <p class="ql-block">  1、突发奇想</p><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那是1957年盛夏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我们家所处的淮海农场场部东宿舍区,出现了不少癞蛤蟆,房前屋后、田间路边,到处可见它们的踪影。见到此状,健生突发奇想,让我跟他一起去抓癞蛤蟆。那时,我对他那可真是言听计从。于是我们俩就瞒着母亲,偷偷地各拎了一个老鼠笼,开始四处“抓捕”癞蛤蟆。一抓到癞蛤蟆后,立即装入笼中。当笼子装满后,就倒进我们家东屋山头菜地里的一个大水缸中,经过半天多的“奋战”,我们抓了足足半水缸的癞蛤蟆。看到这些“战果”,我俩当时开心得不得了。父亲下班回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向他“邀功”。谁料想,父亲闻讯后,非但没有奖赏我们,还说我们这是瞎胡闹。他说,那么多癞蛤蟆挤堆在水缸里,气温高,时间一长,癞蛤蟆都会死掉的。所以他马上到菜地里将那只大水缸翻倒,癞蛤蟆顿时四处逃散,刹那间几乎爬满了那块菜地。我们兄弟俩当时都感到十分委屈,我甚至都要哭出来了。因为我们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现在竟然前功尽弃。不过,我们又觉得父亲说的很在理,所以也就只好乖乖地顺从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一念之差</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57年或58年春夏之交的一天上午,我们兄弟俩发现,农场畜牧场送牛奶的自行车正停放在我们家前两排房的一户邻居家门口。出于对自行车这一“稀罕物”的好奇心,我们俩就跑了过去,蹲下用手去用力摇脚蹬,看着车轮飞转,我俩非常开心,为了追求更大的刺激,我们是越摇越快,谁料想乐极生悲,由于用力过猛,自行车被我们摇倒了。这下可不得了了,因为牛奶是装在玻璃瓶里的,车倒后,有的奶瓶摔碎了,牛奶从装奶瓶的帆布兜里流了出来,我们俩见此状后,吓得不知所措,慌忙逃到了屋后,躲藏了起来。当时由于过度紧张,我感觉自己的心快要跳到嗓子眼了。我俩一个劲地后悔,都说要是不去玩弄这个自行车就好了。现在闯了如此“大祸”,真不知该如何收场了。好在父母很快闻讯后,当即如数赔偿了送奶员的损失,并向人家道了歉,总算没有酿成什么大祸。不过,这次意外闯祸却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从1959年国庆节拍摄的全家福照片中剪切的。这是健生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是他在我脑海中永远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3、为母分忧</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0年的6月底前后,也就是在我父亲离世后不久。当我们兄弟俩看见住在我们家前一排房的农场果园的王根全叔叔他们养蚕时,都感到很好奇,就跟他们讨要了一些蚕子,经过精心孵化后,小蚕纷纷出壳。从那时起,我们兄弟俩便把养蚕当成了除学习外的“头等大事”,只要有时间,就去照看它们,而且每天要到附近的果园去采摘桑叶。为了要采摘鲜嫩的桑叶,我们经常要爬到桑树上去摘。我们俩默契配合,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蚕生长的全过程。经过我们的精心养护和辛勤付出,最终所获得的蚕茧竟卖了大约十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母亲很高兴,夸奖我们说,“你们弟兄俩懂事了,能为家里挣钱和为我分忧了。”但谁能想到,这竟是健生为家里奉献的最后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前,健生还曾带着我一起用牙膏皮化锡后卖钱。我们先将自己家积攒的牙膏皮和从外面捡来的牙膏皮清洗干净,然后用剪子将其剪碎,再放入铝制的肥皂盒里,并将肥皂盒放在炉火上烧,等到牙膏皮化成锡水时,用弯成钩状的铁丝将漂浮在锡水表层的杂质撇除,之后,让锡水自然冷却,等锡水固化后,再将其倒出。我记得,在一次作业过程中,我们曾得到过一块形状较为奇特的锡块,所以没有舍得卖,当作“宝贝”一直放在家中。</p> <p class="ql-block">  4、不幸夭折</p><p class="ql-block"> 1960年8月17日,也就是在健生溺水身亡的前一天下午,健生和我当时都在我们家西屋的后半间,正抱着小妹的他突然大叫起来:“姆妈,一只大老鼠从房上掉下来了!”其实我当时也看到了这一幕,只是我没有来得及叫喊。母亲听到健生的喊叫声后,心头猛得一紧,因为按照迷信的说法,看见老鼠落空是不吉利的,需要尽快设法破解。据说,跟七户人家各要一点米,熬成粥,让当事人喝了,即可破解灾祸。然而,母亲当时仍沉浸在丧夫之痛中,没有顾得上去考虑和处置。</p><p class="ql-block"> 当晚半夜时分,母亲在睡梦中拼命哭喊,后被我堂婶叫醒。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母亲给我们讲述了她昨晚做的那个梦:她四处寻找我大妹,后来听我大妹的一个小伙伴说,“她在河里呢,”母亲随即大呼“救命啊!救命啊!”幸好我的一位堂叔及时赶到,将我大妹从河里救了上来,倒背在背上一边跑,一边爽水,母亲则跟在后面一路哭喊着我大妹的名字。正在此时,这个梦被我堂婶的叫喊声打断了。母亲对我们说,“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梦。你们兄弟俩今天都在家里待着,哪里也不要去。”</p><p class="ql-block"> 当天上午,一位跟健生特别要好、比我高一届的同学来到我们家,说畜牧场附近的小闸口有很多小毛鱼(就是小鳗鱼),叫我们去钓。健生就去跟母亲说,要去钓小毛鱼。母亲当即拒绝他说:“早晨不是已经跟你们说好了吗,今天你们兄弟俩哪里也别去。”</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的堂叔张宗高伯伯(海门方言中,叔叔叫“伯伯”),从龙潭港分场过来接他爱人回去。因为我堂婶是来照顾我母亲做月子的,现已完成任务,她要准备回家了。母亲想,堂婶照顾她这么长时间,很辛苦,打算杀鸡款待他们夫妇。熬鸡汤需要用煤球炉,但我们家没有,所以母亲就让健生带我伯伯到西宿舍区一个同乡家去借。健生说,“你不让我去小闸口钓小毛鱼,我就不带伯伯去借炉子。”母亲见此状,也就没有再强逼他去。</p><p class="ql-block"> 吃完中饭后,母亲像往常一样去午睡了。此时,健生跟我伯伯说,“我带你去借炉子吧。”伯伯以为他想通了,所以就跟随他去借煤球炉。不巧的是,同乡家的煤球炉坏了,没有借到。所以他们俩就只好打道回府,但在回来的途中,伯伯买了一些当地老百姓刚捕捞上来的鱼。此时,健生跟伯伯说,他要去畜牧场玩。伯伯说,“你妈妈不是说不让你去的吗,你怎么不听话啊。你再这样的话,就把你送到老家去养羊,不让你再上学了。”听到伯伯说这些吓唬他的话后,健生似乎不再坚持要去了,顺从地跟在伯伯的后面往家里走。</p><p class="ql-block"> 伯伯一到家,母亲急忙问起健生呢,伯伯说,他在后面,马上就到家了。母亲听后就赶紧到附近的小锅棚去拾掇鱼了,没有再多过问健生的事。其实,这时健生已偷偷地溜走了,去了畜牧场。</p><p class="ql-block"> 那天中饭后,我按照母亲的吩咐,一直坐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照看晒在匾筛里的红小豆(不让鸡去吃)。大概2点左右,我们农场场长的大儿子周南石(健生的同班同学)到我家来找健生,我跟他说,健生不在家,他以为我是在骗他,所以还特地到家里面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健生不在家后,他问我健生会去哪里,我说很可能去了畜牧场。他听后,便匆匆离去。</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下午4点左右,我父亲生产科的陈宗壁伯伯来问,家里是否有小孩出去,说畜牧场那边有小孩子淹死了。母亲顿时感觉有点不对劲,她觉得,如果健生没有出事的话,此时肯定会回来告知这一“新闻”的,因为他是瞒着母亲偷偷跑出去的,回来后免不了要受皮肉痛苦,如果带回这一“新闻”的话,也许母亲会看在这个份上不惩罚他了。母亲随即叫我去畜牧场那里打探消息。当我走到加工厂东大门处,看见不少工人正在那里朝畜牧场方向的一支渠小堆上张望(远远看去,那里正围着两堆人),当时工人中有人认出了我,说“淹死的两个小孩中,有一个就是他的哥哥。”听到这话后,我的两腿发软,再也没有勇气过去看究竟了,而是一路哭回了家。</p><p class="ql-block"> 母亲得知噩耗后,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那伤心程度真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母亲之所以如此悲痛欲绝,是因为她觉得,我父亲的死已无法挽回,只想把儿女们都抚养成人,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谁料想,我父亲去世才2个多月,竟然又失去了一个儿子,这怎能不叫她肝肠寸断,痛不欲生。</p><p class="ql-block"> 那时正值盛夏,气温很高,所以当晚就将两个孩子草草埋葬在“淮海公墓”距离我父亲墓数十米处的一个小高地上。直到第二年清明扫墓时,我们才看到那两个紧挨着的小坟墓。坟前没有任何标记,所以分不清哪个是健生,哪个是南石。只知道里面长眠的是两个生死之交的小兄弟。</p> <p class="ql-block">  事后,听那位畜牧场的同学讲述了出事那天的大致经过,健生到畜牧场后,他们俩去钓小毛鱼,结果一无所获。正当他们准备各自回家时,周南石恰好赶到。此时,他们看到一支渠的河对岸有一些当地老百姓的小孩在渠里游泳。他们三个人顿时动了也下水玩玩的念头。一支渠的河床南侧比较平缓,北侧却有一道深沟。三个孩子不知其中“奥秘”,只知在不太深的水里慢慢往前走,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孩子突然掉进了深沟,另外两个孩子赶忙去拉,但被顺势带进深水,处在最上面的是我的那位同学,他拼命地在水中挣扎和呼救,结果被畜牧场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救了上来。他告诉这个大孩子说,“张健生和周南石还在水里呢。”可是这个大孩子说,让他们在水里去玩吧,说完,他穿好裤衩后,就去割牛草了,没有去喊人来救。被救上来的我的那位同学则被吓坏了,他等头发快晒干了,才告诉畜牧场的一个小女孩说,“张健生和周南石还在水里呢。”这个小女孩闻讯后,赶紧回去告诉她妈妈,她妈妈再告诉他爸爸,然而他爸爸又不会游泳,只好再到大田里去叫人。等到大伙儿赶过去把这两个孩子打捞上来时,他们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两个活生生的孩子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  5、不解之谜</p><p class="ql-block"> 健生之死有诸多蹊跷之处,它始终像个让人无法解开的谜团。为什么当时发生的那些事情会如此凑巧?譬如,前一天他看见老鼠落空;当晚母亲做了一个不吉利的梦;出事当天上午有人来叫他去钓小毛鱼;当天上午堂叔过来接堂婶回家;叔侄俩到同乡家没有借到煤球炉;返回的途中堂叔恰巧遇到卖鱼的(周南石来我们家时,母亲正在小锅棚里拾掇这些鱼,所以没有看见他,否则肯定会让他去把健生马上叫回来)。细细想来,整个这一过程就像是事先设计好的,环环相扣。这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p><p class="ql-block"> 健生的突然夭折,不仅给母亲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让我失去了最亲密的哥哥和可依赖的“靠山”。他的不幸离世,让我的童年再一次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对于刚失去父亲不久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转眼六十五年过去了。然而,我们俩在一起的那段快乐时光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愿他的在天之灵能感受到我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p>